蔡文姬,被嫌弃的一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词叫作“红颜薄命”,说来没错,四大美人都不能算是好命。但是再想想,乱世里没有红颜的人命更苦。
  貂蝉虽不容易,但没吃过太多苦,她比蔡文姬好很多。蔡文姬虽然是史上著名才女,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一生。乱世中,女人的才华不怎么受重视,不像美貌那样是硬通货。她的才华,不过是用来记录普通女子在乱世里会怎样地被践踏和嫌弃。
  蔡琰(生卒年不详)字文姬,又字昭姬。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父亲是大儒蔡邕,我小时候看过《三国演义》,对他印象深刻。大坏蛋董卓死后,群众拍手称快,只有一个人不合时宜地发出叹息,这人就是蔡邕。
  他有许多叹息的理由,比如说董卓对他不错,或者,单是对这权倾一时却瞬间灰飞烟灭的命运的感叹,估计当时有所触动的不止他一人。问题是,触动没关系,叹气就是表态了,才立了大功的司徒王允不高兴了,将蔡邕下狱然后杀掉。
  张爱玲曾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蔡邕这一死算干净了,女儿蔡琰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蔡琰大约就属于《红楼梦》里所说的“有命无运”之人。她出身不错,受过良好教育,但嫁人不久就死了丈夫,因为没有孩子,只好回到娘家。
  她的这段人生跟卓文君差不多,不同的是,她没能等到一个司马相如,只等到了趁着中原战乱,南下掳掠的匈奴人。蔡琰后来写下《悲愤诗》描绘当时的场景:“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她正是作为物资被载在马后的妇女中的一个。
  《后汉书》里写道:“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这句“没于南匈奴左贤王”让史家争论不休,有人说蔡琰嫁给了左贤王,也有人说,她只是左贤王名下的财产。
  我没有考证过,但凭直觉倾向后者。看《悲愤诗》不难发现,被掳掠的一路,她都是一个处境不堪的囚徒———“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押送者一个个凶神恶煞,动辄扬言要弄死他们,有时候拿起棍子就打,那种人间惨状,真是“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她就是草芥和蝼蚁,是匈奴人无差别抢劫中的受害者,而不是左贤王的目标对象。
  到了边荒之地,她又能凭什么成功引起左贤王的注意?纵然她满腹诗书,才气过人,但南匈奴的左贤王,应该没有那么重视文化吧!
  她在匈奴人那里,完全是苦熬。她成家生子,听到有人从远方来,还是会欢喜不胜,忙不迭地去打听,结果来者都不是她的鄉亲。
  蔡琰仿佛就要这样身死异乡,命运却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峰回路转。12年后,曹操记起了她。
  曹操做过蔡邕的学生,蔡邕学生应该不少,但曹操混好了,混到能够做一些看上去价值不大,只是让自己高兴的事了。记起蔡琰,就属于这类事情。
  曹操想起老师的不幸,打听蔡邕有无子嗣,听说他的女儿流落边荒,就表示愿意给匈奴一大笔钱赎回她。一代枭雄如曹操,常有这种小温暖。
  蔡琰终于等到一线光明,但这光明又交织着最黑暗的痛苦,她跟被拐卖的妇女也差不多,即便亲人寻来,可以出离苦境,可她那俩孩子怎么办?就算曹操愿意一并赎回,匈奴人能答应吗?
  《悲愤诗》里写到母子诀别时的对话,让人肝肠寸断,小小孩童抱着母亲的脖子说,人家都说母亲即将离去,以后还有回来的时候吗?您以前那么疼我,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我都还没长大,您就一点都不牵挂吗?
  稚子之言,让蔡琰感到五内俱崩。在亲情与归宿感的夹缝里,蔡琰说,自己痛得像个傻子。
  但她还是回来了。曹操挺负责,给她做了周到安排,其中包括为她指定一位夫婿,一个名叫董祀的屯田都尉。
  可能曹操觉得董祀跟蔡琰挺合适,董祀却觉得不合适。蔡琰岁数不小了,又生过孩子,姿色谈不上了,最糟糕的是,她还有一个千疮百孔的老灵魂,有几个男人愿意去接收这样的灵魂?
  董祀不敢违命,只好对蔡琰实施冷暴力,不怎么搭理她。蔡琰没有诗句讲述自己当时的感觉,但可想而知她一定很尴尬,可能也很自卑。也许她和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是一类人,打算以蜗牛的耐心慢慢地爬,直到被丈夫接受。
  幸运的是,命运可能觉得她这一生太苦了,给了她一次加速的机会。这机会以灾难的形式呈现:董祀有次犯下大错,按律当死。蔡琰跑去求曹操。
  当时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曹操对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见她。”蔡琰走进来,披头散发,赤脚而行,连连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宾客皆为之动容。
  曹操表示他同情蔡琰,但文状已发。蔡琰说:“您的马厩里有万匹好马,何必吝惜一匹快马,而不救垂死之命!”曹操被她说动,追回自己的命令。从此董祀开始善待她。
  由此,蔡琰以展示自己的狼狈无助换得了一点小安稳。除此之外,汉书里还记载了一件事,似乎是她苦闷的人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
  那是她刚回来时,曹操问她:“听说您家曾有很多古籍,您是否还能回忆起来?”蔡琰答:“我父亲曾留给我四千卷书,流离涂炭,几乎没有保存下来的。但我还能背诵下来四百多篇。”曹操说他找十个人帮她记录,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就不必了,您拿来纸笔,我来写给您。后来她将默写下来的四百篇古籍呈给曹操,几乎没有遗漏和错误。
  世人都赞赏蔡琰的学问和记忆力,赞赏曹操对于文化的重视和保存。为曹操默写典籍的那些日子,才是蔡琰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吧。
  她集中精力做一件自己擅长的、有建设性的事,不再有恐惧和不安。在一字一句的默写里,旧日可曾重现?她是否记起自己当初背诵典籍的好时光?那时候,她是父亲膝上有天分的女儿,大好人生正在展开。她听不见战争的脚步,不知道它正在像大象一样走来,此后将无差别地摧毁一切,而她在此间,将拥有被嫌弃的一生。
  选自《环球人物》
其他文献
今天你从图书馆抱回一大摞书,砰一声丢在地板上,哭丧着脸说:“才两个礼拜,怎么读得完?”又说英文老师早讲了,她要给你们“上吨”的书去读,还说会天天布置功课,就算十题中只有一题没做,也要扣一半的分数。接着你又抱怨物理老师,说他教得太快了,害你回家要花好多时间一点一点想,才想得通。孩子,才开学三个礼拜,我发现你已经瘦了,而且在夜里两三点钟,还能听见你的脚步声。我发现不能不教你用时间的方法了。还记得我们不
自然界的风霜,是一种物候现象;人生中的风霜,则意味着逆境、危机、艰难险阻,乃至无奈、低落,悲哀、痛苦。然而,面对风霜,去直面它,会懂得坚强;去熬过风霜,便迎来收获。晓晴寒未起,青霜染黄叶。下霜的日子,冷。干冷。太阳未出时,地面、屋舍、树叶、一根谷草,都覆着一层寒冷的雪意:有的是长出点白毛毛,有的是镶上了蕾丝花边。美是美的,但真冷。霜降,像一声轻喝,阻住了万物;铁打的规矩,不可通融。古书说,霜降三侯
我出生在河北省枣强县枣强镇新村,枣强县是河北省贫困县,人均收入极低。我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和我一起就读于枣强中学,小弟弟还在上幼儿园。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着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父亲打工的微薄收入。第一次直面贫穷与生活的真相,是在八岁。姥姥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一家人焦急慌乱,却难以从拮据的手头挤出救命钱来。姥姥的生命像注定熄灭的蜡烛,慢慢地变弱、燃尽,直到失去最后的光亮。姥姥辛苦了一生,却未换来一日的闲
朋友养了一条狗,相伴14年后狗死了,朋友很伤心。我安慰他,你虽然失去了爱犬,但你们相依相伴的这十几年,并没有失去;你对它的照顾和爱,它对你的忠诚和陪伴,也没有失去;它留给你的念想,更没有失去,甚至可以说,永远也不会失去。朋友遂豁然。拥有和失去,是一对矛盾体,但又是相辅相成的。有些东西,是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拥有的,换句话说,人这一生,能拥有的东西,一定是有限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什么东西都想拥
杜甫草堂,纪念伟大诗人杜甫的一座博物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它坐落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占地面积近300亩,古朴典雅、清幽宁静。两年前暑假的一天,怀着对杜甫的崇敬之情,笔者一行走进了杜甫草堂。  屈原、李白、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耀眼的三颗巨星,代表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在这三位伟大的诗人中,后世以学杜诗者最多,中唐以后的诗人无不受他的影响。随着岁月的流逝,杜甫在文化史上的价值日益彰显,被公认为中
始终认为这世界上最美的音乐,当属鸟儿们的啼唱。回望生养我的故乡,那是鸟儿们最理想的天堂。那些青葱的竹林、葳蕤的原野、层涌的山岭、苍莽的林涛,以及潺潺的流水,乡亲们的土墙,共同构筑成鸟儿们的天然大舞台。各色各类的鸟儿如排练有序的演唱团队,随着四季的轮回次第登台演出,用最优美的啼唱倾情演奏,成为乡亲们烂熟于心的歌谣。在乡亲们的眼里,鸟儿们懂季节,更懂耕耘,它们总是在不同的季节里,用不同的歌唱,替乡亲们
秋是一年之中最为多彩、最为赏心悦目的季节。农人喜其果实的丰饶,游人喜其阔野的风光,诗人喜其遍地的灵感,画家喜其缤纷的色彩……上穷碧落下田园,无论何人都有沉甸甸的收获。我也捡拾了一些遗漏在天际阡陌的零星杂碎。(一)向日葵向日葵朝着太阳转,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转,逐日而转,是向日葵纯情的努力。从破土而出,从嫩芽萌生,即日出而转,日入而息。似乎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向日葵就有三百六十五次逐日,追逐太
的确,秋天是有声的。秋字在甲骨文里的象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历代文人对秋声也多有着墨:“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写的是水;“夜半酒醒人不觉,满地荷叶动秋风”写的是叶;“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写的是雨。水流、叶动、雨声,交相辉映成一片如诗如画的醉人秋景。最喜欢的还是蒋捷的《声声慢》:“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
当20世纪即将成为古典时,我们遥望漫漫的21世纪现代文化之路,感到了一丝历史的苍凉,亦触摸到了逝去的旧文化美学的哀婉之情。我总是喜欢和自己心灵最契合的朋友寻觅这古城里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的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阳,照耀在寺庙旁那座斑驳陆离的木结构的茶肆酒楼上,一杯清茶,二人对坐,海阔天空,江山社稷,一缕缕秋风吹上了你的心头,人与自然都沉浸在了无红尘烦恼的古意之中。这是文人山水画的意境所
记得上小学时,语文书上有一篇《王冕画荷》的小文,写的是古时一个叫王冕的孩子,因家贫不能再读书,给隔壁的秦老家放牛。王冕聪慧,画池塘里的荷花,只个把月,就画得活灵活现,很多人争相购买,由此也改变了家境。当时,很想知道王冕是哪个朝代的人,在他身上还发生了哪些故事,但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讲这篇课文。我阅读完课文,就像远观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幽静青山,水边古柳,牧童短笛,雾里炊烟。细细品味,有几处打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