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泰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ul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丰于我,就好像地坛之于史铁生,地坛离他很近,泰丰离我很近。
  从北京做完手术回来,泰丰是我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化疗后的我,反应虽不像别人那样严重,但白细胞受到了严重损伤,打了两针长效生白针,血项离正常值还有一段距离,医生告诫我不准外出,尤其不能到人多的地方,非得出门的话一定得戴上口罩。家里实在憋不住了,照顾我的表姐说,戴上口罩吧,我带你出去走走,就这样,我来到了经开区新建的泰丰公园。从此,泰丰公园成了我的地坛。
  早上九点以后,锻炼的人陆陆续续回家了,公园变得安静下来,我戴上帽子口罩,在表姐的陪同下来到泰丰公园。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挤了出来,紫色的马鞭花开得正艳,斑蝶、蜜蜂相约而来,在花间飞舞翩跹。我忘记了自己在病中,也忘记医生戴口罩的医嘱,扯下口罩,举着手机,半蹲在花前,静候蝴蝶飘然落下,拍下一张张蝶舞花间的照片。褐黄色的斑蝶有些顽皮,手机刚对准它,它就翩然而去,逗着我花间来回奔走。蜜蜂不理我的多情,勤劳地在每一朵花间收集着花粉。蝴蝶的顽皮终于把我弄得满身虚汗,坐在花前的木凳上,才觉得木凳的贴心与踏实。
  走过紫色的花海,迎接我的就是娇黄灿烂的金丝梅,小时候外婆家门外山坡上的野花移到城里,居然也开得肆意娇艳。左边新修的石拱桥弯着腰安静地横跨在河上,柳条儿多情地从桥廊上拂过,又轻轻地落在水面。站在桥上,阵阵清风迎面而来,所有的憋闷和忧虑随风而过,病痛生死在这一刻远远地离开,心境涤荡得清冽干净。
  在这种静谧的指引下,我来到一条长满野花和苔癣的古桥,桥面修补过,但仍然难掩它的沧桑与荒凉,桥的一侧有一块高大的石碑,记录着这座桥的来源,“康熙三十三年,由南宁知县桂天申捐资修建”。原来离我很近的地方居然还有一座真正的古物。這座利民桥修建于康熙年间,修桥的钱不是政府拨款,而是知县捐资,我没有查证过这位知县是否是位清官,但愿意捐钱建桥的官一定会受人敬重。我从桥上走过,心里默默祭奠着这位叫桂天申的知县。人的生死有很多种,死后让人记起的不多,但只要能为人民做点事,哪怕只是一座桥,千百年后的人们依然会把他想起。
  泰丰公园依河而建,既保持了它原有的风貌,又加入了新的元素,绿是公园的主色,紫色、黄色、白色、粉色是它的点缀,构成一幅静谧的水粉画,垂柳、梨树、桃李、樱花、海棠、芭蕉在密密的花海中默默站立,呵护着花的温柔与美丽。
  傍晚时分的泰丰又是另一番景象,吃过晚饭以后的人多了起来,公园里的几个小广场成了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地盘,她们任意地扭动着不再婀娜的身姿,跟着节拍陶醉在音乐里。周围或站、或坐,围满了人,出口处还有挑着篮子卖梨卖桃的农民。只要有了合适的地点,就会变得热闹起来,泰丰公园没有修建的时候,这里空寂无人,每次我开车经过,从来不会从窗外瞟上一眼。泰丰公园的修建,让周围的居民变得熟络起来,他们聚在一起,张长李短,聊天锻炼,人与人的距离似乎瞬间近了起来。
  这时候,我会选择另一条路,从红色高拱的花架下走,这里人少,紫藤花正在努力往上爬,雨水滋养后的枝蔓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昨天才爬到花架半腰,今天已爬到头顶,爬得快的,还没来得及抓好花架,就从头顶伸下柔嫩枝条,在晚风中轻轻摇晃。我担心粗糙的人弄断了它柔嫩的蔓条,每次遇到总要踮着脚尖把它们顺在花架上,让它找到安定、找到依靠。这条路在公园的高处,离河较远,视线开阔。两旁除了藤类植物就是梨树、桃树,这些是原来的土著,看得出这里曾经是个果园,这条路直插南小线,却并不进南小线主路,而是在接近南小线的地方又随着坡势往河边下移,回到河边,循着薰衣草的香味回归主路,重新走回公园出口。这样一圈大约三四公里,不用走回头,既欣赏了不同的美景,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从北京回来至今,只要天不下雨,我每天都要到公园散步,开始的时候我得休息两三次,现在我已经可以一口气走一圈。公园的花开开落落,已经换了几种。马鞭草开始枯萎,薰衣草也结满了籽,倒是葱兰,开得最旺,一片一片,就像落在绿毯上的星星,洁净而耀眼。我天天在园中,看着它们从蓓蕾到盛开最后到凋谢,有的结出果实,有的灿烂一季,然而无论怎样的一生,它们依然绽放,不急不躁,不悲不喜,开花的时候就努力绽放,凋谢的时候就心平气和地凋谢,无论生命长短,都开得那么灿烂而美丽。花草都不在乎生命的长短,只管守着自己的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人为何不能如此?
  泰丰公园的花花草草、小桥河流,让我静下心来,将自己融进自然,从每一朵花,每棵树上,看到了美到极致的灿烂,也感受到生命凋零时的伤感,我终于在惶恐和绝望中停了下来,像看待一朵花一样看待生命,我忽然觉得一切都没有那么害怕。史铁生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么我急什么,生死既然由不得自己,为什么不让生的时候快乐一些、轻松一点?
  人的一生不会总是艳阳高照,也不可能常常凄风冷雨,既然遇到了,就该学会承受。病痛或许只是让我停下来,过滤生命中一些毫无意义的忙碌,让我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珍惜每一个走过的日子。
  泰丰离我很近,它是在我生病之后才建好完善的,它是我的,也是别人的,但是泰丰于我,却让我在病痛之后变得安静,学会豁达,让我忍受痛楚,看开生死。
其他文献
每当想家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起家里的老父亲捋着麦芒行走的场景。  麦子是我们所有的力量源泉的供给者,白白的馒头、香味诱人的面包都是我们的最爱。然而,离开故土后,我们这些吃着白面馒头和面包的人,却和麦子变得陌生起来,偶尔在六月到来时听到麦子黄了的消息,侧耳听见城市外面遥远的几声布谷鸟叫,这才忽然想起麦子已经成熟。我们的家,原本在城市与车水马龙之外,在麦子和城市的隔离之外,在麦浪的深处,这时候,乡亲们
期刊
一  振庸哥,昨夜下雪了。  一大早,孩子们就到雪地打闹,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雪地上欢快地涂鸦,有的忙着自拍,他们是那么快乐,那么惬意。那一刻,似乎所有的学习压力都释放了,所有的竞争烦恼都消散了。  你在家的时候,那些雪花纷飞的日子,那所有的日子,都是那样甜,那样美。我们在雪中漫步,在雪中打闹,在雪中高唱,在雪中低吟,在雪中畅想未来……你走后,我只能独自回味有雪的日子,回味围炉读书的日子
期刊
“头茬韭,花香藕,新娶的媳妇,黄瓜纽。”这是流传于苏北水乡的民谣《世上四大鲜》。  韭菜作为“四鲜中的头鲜”,令居家百吃不厌。谈到泰州港口(现姜堰区华港镇)韭菜, 泰州、姜堰、扬中乃至在整个江苏久负盛名。  韭菜原名“救菜”。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斩草除根,还想杀掉16岁的刘秀。刘秀逃出京城后起兵讨伐王莽,不料兵败,逃生途中饥渴难耐,求救于一个农户。主人夏老汉见刘秀非同一般,就把他扶进舍中,因为缺饭
期刊
你看看花在流泪  说这句话的时候儿子还不满6岁。  一天早晨,我领着儿子在郊外的田埂上散步,走着走着他的脚步就慢下来了。显然是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吸引了他。  看着那些含露绽放的花朵,看着那些散发着阵阵幽香的花朵,儿子却扭过头来对我说,爸,你看看花在流泪。  绕过了花朵热烈奔放的一面,儿子的目光却指向了花瓣上一滴滴冰冷的露珠,指向了隐忍在花朵内心的柔弱和忧郁。我的心一下子被揪紧。说不清是无邪的童心使然
期刊
请给我一支香烟,燃烧出故乡炊烟的颜色。  然后顺着城市里纵横交错的水管,去寻找童年的水井,慰藉我出走的灵魂。  水桶还在,光滑的青石板被搬进了城市的哪个公园。  密密麻麻的脚印里,哪个是我儿时细小的脚掌,还有艰涩的心情。  故乡的水井是老人失落的眼。没有了昔日的光亮,却依旧流着眼泪。  那刻,我怀疑故乡躲回了泥土。因为害羞,愤怒,还是其他。  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水井打捞童年的梦。  童年的梦
期刊
走进血透室,一个中年男子正撕破喉咙在对护士发火:“你们电话通知我一点钟来做血透,可你们又把床位给了别人,什么意思?我那么远,晚了没车咋回家去?”  护士再三和颜悦色地向中年男子解释:“是一个危重病人需要抢救,床位只有那么多,你就宽容一下吧……”  中年男子叫老马,是一个退休的村官,在一个偏远山区的村里当了二十几年的村主任,三年前身体突然不舒服,腹痛腰腹痛,头晕,全身酸软无力,到乡卫生院检查,医生说
期刊
曾经,在封闭单一的环境中三点一线,我的生命中沒有风景,只是在别人造好的方便的水管里流过来,流过去,每天忙着克隆别人的人生,努力修剪着自己的边边角角,努力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  在我热闹的生活调色板上,欢快和明丽一直欺骗着你的感官,孤独的主色调被隐藏在视角的留白处,俯身逆光时你偶尔能看到。只有当所有的光亮被黑暗掩埋,孤独才像瘾君子的触须,无法抑制地从骨髓里爬出来,在肢体和魂灵之间蔓延,在黑夜的空寂里
期刊
江南小巷。  湿湿滑滑的石板小路,瘦高的民居,粉墙黛瓦上积满了墨绿的苔藓,墙头上不时伸出一两枝石榴,翠绿的密叶间挂着猩红的花朵,与窗户上晾着的鲜艳内衣裤相映成趣。在江南,这或许是最常见的生活场景,然而对于我这个东北人来说,一切却都是那么新鲜。这样一个薄云遮日的寻常下午,走在这样的寻常巷陌,我的心中却充满了隐秘的喜悦和期待,仿佛自己成了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这小巷就是帮我逃离红尘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期刊
再次见到槿槿是一年之后的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那天,我帶着一身的露水和油菜花香快步迈进了江岭农家客栈:  “老板,来碗面条,我好饿啊!”客栈的柜台没有人,厅堂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上身趴在窗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大爷,老板呢?”因为我已经是第二次来,知道这位大爷是老板的亲戚,我问。  老人用手扇走忽蓝忽白缭绕在他面前的烟雾,冲着我笑了笑,又摇摇头,然后不紧不慢抽着他的旱烟。显然,老大爷没有听懂
期刊
我7岁时,全家人随父亲下放到了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今赤峰市)一个偏远荒僻的山村。  那个年代,无论城里还是乡下,食粮短缺是每家每户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每年秋收过后,便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到田里挖鼠洞,以获取点粮食糊口。好玩好乐的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么有趣的“游戏”,积极踊跃地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我们居住的这个村子水浇地很少,大部分是山坡地,较适合种一些谷物、豆类等耐干旱的作物,而这些当时恰恰属于“细粮”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