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体正 气长格清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hongcha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一向有着很高的地位,其发展的高峰时期,曾出现过东晋顾恺之和唐代吴道子那样彪炳史册的杰出画家。而随着山水、花鸟画的独立成科与兴盛,人物画则日渐式微,元代以降,除了明代陈洪绶、清末任伯年等少数画家外,则很难再找到真正高成就的人物画家。近代之后,人物画才又有新的转机,徐悲鸿、蒋兆和等画家根植传统艺术并掺入西洋表现方法,为人物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坛英才辈出,中青年一代画家也在迅速崛起,李学峰便是这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近几年来,李学峰的艺术实践越来越多地赢得专业人士的好评,作品常被邀请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结集出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李学峰的艺术之路有着较高起点是分不开的。不管是他的科班出身和美术出版社的工作经历,还是原有的雕塑专业及现在的人物画创作。李学峰对不同时期作品创作题材的转换其实并不十分苛求,而艺术表现上的超越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从不沉湎于自己已有的探索成果,而是不断地增容自己作品的艺术含量,近年创作的人物画作品便逐渐形成了体正、格清的风格特征。
  李学峰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严格的学院训练,使他具有了扎实的造型基础。这种造型基础,现在看来虽然不太受到重视,但它无疑是初学美术的正途。李学峰正是以这种硬功夫,加上灵活多变的笔墨,才使他笔下的人物形象表现得遒劲圆润,自然洒脱,收放有度。也正是有了这一坚实的基础,李学峰自然地摒弃捷径,呵斥怪异,转向了传统优秀艺术的学习和研究。由于平时留心,家中富收藏,大量古籍、鼎彝、碑版、雕塑、陶瓷、玉器和古代书画真迹的经手把玩,使其眼界大开,不仅诗文书画与鉴藏等方面的兴趣与才能得到了滋养,而且鉴藏之名鹊起,影响渐大。著名鉴藏大家王世襄先生生前便对其藏品和识见赞赏有加,并为之题写“得法楼”以资鼓励。这种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清醒认知,无疑对李学峰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门径既开,取法便广,面目不求异而自异,气象不求新而自新,此可谓得法于画之正体也。传统中国画博大精深,欲窥其堂奥,唯有深入其中,认真揣摩体味方能有所得。但我相信,画家只要经过传统的磨莹,明其优劣,便能皎然自明。李学峰在当下漠视传统的气氛中,能洞彻画理,超越高迈,实乃体正之所悟也。
  整体来看,李学峰的作品不仅古典而且现代,他能使循循入矩与戛戛独造如靳如骖,相辅相成,这体现出他多方面的才能。首先他能以人物造型的准确生动增加画面的神采。顾恺之尝言:“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李学峰画人,也很注重目睛这一关乎全局的大要,他的作品,形象固然不必尽美,其所以点睛者,为画中人物平添了不少生气。如他的《古贤造像》系列作品,多是描绘古代名士,形象简练,笔法粗犷,挥洒自如。人物衣褶连钩带染,渗透着笔墨情趣,在表现衣服质感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韵律,令人有一种视觉上的快感。脸部表情十分传神,眼、鼻、口、发、须的描写,紧紧围绕各贤者特定的个性而加以刻画。其牢笼全局的手法,看似简单,实大手笔也。其次他也能以北碑南帖之线条立其骨气。北碑的特点是界格方严,法书深刻,有金石气味,康有为曾认为北碑有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等十美。而南帖则意态风流,疏放质妍,有珠玉风神,周星莲曾作唐书如玉、宋书如晶等比喻。总之,北碑气刚,南帖气柔。李学峰欲执两端而并蓄,实则是追求险绝而归于平正的一种壮举,这也是他在线条方面所做得最吸引人的一种探索。如《高贤读书图》、《得清凉》等作品,主要是南帖的笔法,尤其能得啄笔与掠笔之妙,或按笔蹲锋,或微曲而下,气势翩翩,若飞若动。而《佛道造像》系列作品,则以北碑笔法为主,骨力峭拔,气息浑古,下笔尽意峻厉。其他作品,常常是以这两种线条交互并用,以求凝重与轻盈之妙。但是,欣赏李学峰的作品,万不能按图索骥,执象以求。他能把这两方面的特点融合统一,形成锋颖之美,但并无定律,有时短线纵横纷飞,有时长线袅空飘逸,有时则一笔写出,墨色、水色、物色三者交融,俨然有双声和弦的意趣。李学峰用线的精彩之处,枯湿浓淡皆见力度和节奏,读者于此应当细心体味。
  除了上述特征,李学峰作品中的格清亦值得一说。所谓格清,是指李学峰作品给人留下来的总体印象。总的来看,李学峰作品的构图大多取简笔一路。其特点是,能以行笔的轻重、繁简作纵横捭阖之势,能以运墨的虚实、浓淡作空、色相异之辨。因此,其画面布局虽显平实但不乏灵动。加上有些画面上方的题跋书法,用笔枯劲,上下映带勾连,流畅中寓生涩、拙朴之感,与所描绘的人物浑然一体,《陆羽煮茶图》等即是此类代表。李学峰绘画的章法,常常随笔而走,汩汩流来,人物与景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如《闲披短褐杖山藤》,画一身穿红衣的高士倚树而坐,双目微闭,长袍及地,左手拄一竹杖,掩映在红衣之下。画中凝重的用笔迟缓中见流走,朱红的设色澹雅中无火气,这些都加强了画面超尘脱俗的空寂气氛。由此可以看出,这正是李学峰学习明代绘画大家陈洪绶人物画遗貌取神的高明之处。唐代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清奇》曾云:“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履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这首诗的意境,恰好可以用来写照李学峰的人物画艺术。但刊华落实,终究是要归乎澹泊的。透过这些人物画作品,我们所能领略到的,是画家心中一片湛然的光明,这便是格清的真正内涵。
  李学峰是一位低调平和、踏实而不尚浮华的画家,他视画画为编辑工作之余最为开心的事。他的人物画不仅传统功力深厚,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度的思想,已经表现出很好的悟性和才情,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他依然在探求着中国画的创新之路,不断地把内心的想法表达于笔端并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正因为如此,他的艺术前景应该是令人迷醉的灿烂。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任军伟
其他文献
谭建丞(18981995年),原名钧,号割园。浙江湖州人。1916年入南京东南大学。1922年东渡日本,入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为研究生。1924年回国,后与王一亭、吴东迈等书画家发起创办“清远艺社”。曾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西泠印社名誉顾问、浙江美协顾问、浙江书协名誉理事、浙江省篆刻研究会顾问、湖州书画院院长、湖州诗词学会会长等职。著有《怎样画葡萄》。    位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山水清
期刊
孙凯老师和蔡支梅老师撰写的文章《精设探究·揭示本质·生长能力——以“平面直角坐标系”观课为例》(以下统称“文章”)发表在《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9年第3期上,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 文章以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观课为例,从探究活动设计的视角对两节公开课的主要环节进行对比分析和点评,并给出观课反思. 
期刊
十里秦淮,六朝烟雨的江苏金陵,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而今放眼书坛重镇南京,刘灿铭无疑是中青年书家中之俊彦。其近年来的书法创作锋头愈健,引人瞩目。  成功的书家必然植根传统,具备扎实的、多方面的基础,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涉猎诸体,遍临百家,终不得要领者,于今大有人在。而灿铭君能在研习探究之后,将技巧法度衍化为自我驾驭笔墨的基本能力,表现了对其书艺基本规律的认知。能动能静,能楷能草,能大字能小字,能巨幅能
期刊
7.8期為合刊
期刊
摘 要:专题复习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 文章从学科统整的视角来设计课例,进行数学内部的学科统整——统整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学习经验. 回归学生发展本位,在统整中渗透“四基”“四能”、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数学审美价值,最终实现数学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学科统整;专题复习;核心素养  在一次区教研室组织的活动中,笔者曾开设一节关于二次函数专题复习的示范课.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是数学思维培养与提升的关键. 以“平方根”一课为例,从概念形成、特征表述、内涵与外延的应用等方面阐述平方根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基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视角开展教学,使学生既能理解并掌握知识,又能合理地分析与思考,促进学生理解数学.  关键词:平方根;数学思维;概念课教学  教师往往在解题教学中强调逻辑,但是在概念教学中,却很少从蕴涵于概念
期刊
摘 要:数学建模素养是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 以一道期末考试题的命制和测评为例,谈谈如何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设计问题. 结合测评结果,从“在熟悉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水平;选择合适数学模型表达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的水平;创造性地改进数学模型精准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建模过程和结果的水平”这四个方面分析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发展水平.  关键词:题目命制;生活情境;数
期刊
李春锋,1976年出生于辽宁绥中。200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10~2011年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教授工作室国内访问学者。现为渤海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点评:  李春锋聪慧而踏实,热情而执着,不声不响却才华横溢。其人物造型和笔墨表现方面的功力:精炼到极致的构图处理,徜徉于二维与三维之间,是平面化的,也是立体空间
期刊
李学峰,别署孑翁,室名得法楼。祖籍河南沈丘,1957年生于河南淮阳。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出版有《李学峰水墨人物》等多部。    李学峰先生以谦谨敬诚见称于圈内,他性情平和率直,处事低调,不擅张扬。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同年进入河南美术出版社工作至今,这么多年来的专业美术工作,积累之厚,浸淫之深,视野之阔,固
期刊
摘 要:在倍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证明的习题课中,以“边角的转移方法”为主题,以“证法切入点的探究”为主线,以“正反关联、纵横比较”为变式,为学生搭建有依据、有目的、有意识的理性思考和研究讨论的平台,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合乎逻辑地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长远发展,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三主一变;习题课;倍角三角形;切入点  一、问题提出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