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书画第一擘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建丞(1898〜1995年),原名钧,号割园。浙江湖州人。1916年入南京东南大学。1922年东渡日本,入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为研究生。1924年回国,后与王一亭、吴东迈等书画家发起创办“清远艺社”。曾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西泠印社名誉顾问、浙江美协顾问、浙江书协名誉理事、浙江省篆刻研究会顾问、湖州书画院院长、湖州诗词学会会长等职。著有《怎样画葡萄》。
  
  位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山水清远,物阜民丰,名人辈出。在历史的长河中,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杜牧、苏东坡、米芾均先后在湖州参政为官,与湖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各自留下了珍贵的传世之作。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使湖州孕育了曹不兴、赵孟頫、王蒙、钱选、俞樾、吴昌硕、王一亭、沈尹默、谭建丞等一批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尤其是以诗、书、画、印全能著称的吴昌硕,更享盛名,驰誉艺坛。谭建丞则是继吴昌硕之后的又一位艺术大师,他在吴昌硕的基础上,另辟新境,亦以“四绝”名重吴越。
  谭建丞(1898〜1995年)原名钧,号澄园。1898年4月9日生于湖州城内马军巷春晖堂老屋。幼好书画,4岁时就学私塾。散学之余,乳母钟氏令其习字描红,又取所贮存之包药纸(印有仙女采芝图),嘱其描画,日必一帧,于是兴趣盎然,日久渐能脱手自绘。13岁附读于湖州府中学堂,是年之秋举家迁沪。在沪时,谭建丞曾随大伯父谭吉卿拜访吴昌硕先生。他们去的时候,看到吴昌硕正在画一幅兰花,大概是画得很顺手,非常得意。因谭吉卿与吴昌硕是同乡老友,颇为熟悉,打过招呼后,就领着谭建丞过去一起观看。吴昌硕对年少的谭建丞很是喜欢,又从谭吉卿处得知此孩童已能握笔作画,即令其取纸笔试试。谭建丞在吴昌硕面前毫无拘束,挥笔自如,浓淡穿插,纵横挥洒,但兰花毕竟难画,谭建丞虽年少胆大,但还是把兰叶画成了韭菜,把兰花的根须画得像虾的模样。谭吉卿见后大笑曰:此所谓“韭菜炒弯转也”。(湖州人称虾为“弯转”)吴昌硕说:“此子他日必成画家,且在吾上。”谭吉卿听完吴昌硕的话后,不知吴昌硕为何对谭建丞如此器重,即又问其缘故。吴昌硕答曰:“用笔能湿润,非干笔头者,可贵也。”谭建丞的父亲因怕孩子荒废学业,原来只支持其学书,不准学画,闻昌老言后,乃准许其学画。次年,谭建丞侍母返湖,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三中学,课余从乡中名宿宋勉成学书法,并向周少莱请益。1916年入南京东南大学。1922年东渡日本,经桥本关雪介绍,入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为研究生。是年,俞剑华主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先生之艺术活动成就被编入该辞典。1924年回国,在沪结识同乡王一亭先生,并辗转与当代艺坛耆宿相过从,又与王一亭、庞左玉、吴东迈、沈迈士、陆培之等书画家发起创办“清远艺社”,共磋艺事。1950年迁居杭州,与张宗祥、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叙晤谈艺,常有合作。1966年“文革”中遭受迫害,家藏书画文物全部被抄,连其居室也被占据,但谭建丞依旧写字作画,并以画葡萄自课。为画葡萄,又曾在园中种植葡萄数株,日夕观摩,而且每天必作两帧册页。如果因事外出,当天未画,归来必补。数年间积葡萄画稿数千余幅,写成《怎样画葡萄》一书。
  谭建丞的作品厚重大气,雄浑苍老,笔墨自由驰骋,元气淋漓,自成一格,被著名书画家李苦禅誉为“江南书画第一擘”。
  他画技广博,山水、人物、花卉无一不擅,尤精佛像。他画的佛像,骨法沉雄精炼,线条圆浑流畅,设色单纯古朴,造型凝练生动,慈容神采,跃然纸上。
  松石也是谭建丞喜画的题材。他所画的苍松,从画面上看就有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他一生境况的写照。画如其人,从“直干自堂堂”的松干和嶙峋突兀的山石中,似乎听见了谭建丞与命运抗争的心声。这些画造型简括,大气磅礴,文人气息浓厚,融金石味、书卷气于一体,自成一格,深为识者所重。
  谭老还以擅画葡萄著称,他笔下的葡萄,厚而清,苍而润。在用笔变换中见风姿,缭绕盘走中得圆腴,藤蔓遒劲,碧叶苍郁,串串果实,明透圆润,且墨色韵味均佳,有江南“谭葡萄”之美称。已故著名画家吴茀之见到谭老的葡萄时,曾题诗曰:“谭老今年七十五,挥毫落笔健如虎。别开生面意自新,何必师承从旧谱。”谭老的葡萄画赢得了国内行家的好评与赞赏,为中国画史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谭建丞的书法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作品苍莽雄浑,笔致古茂,寓磅礴之气于优美之中,寄雄浑之情于超逸之外。他以颜鲁公之厚重,兼及欧阳询之健劲,并集苏东坡、黄山谷、翁同龢等众家之长于毫端,融汇贯通。故其书法点画沉穆严谨,凝重端庄,既有个性,又有高古之格调,温厚绝俗,开一代雄风。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书画界有“浙江三老”之说,三老者:杭州之沙孟海,温州之方介堪,湖州之谭建丞。这样的评价肯定了谭建丞在书画界的地位。著名美术评论家王伯敏在撰写《澄园及门诸子书画篆刻选集》序言时,曾对谭建丞的书画艺术成就做了高度的概括。在此序言中,王伯敏曾赞曰:“黄宾师画厚,潘天老画大,而澄翁之画则重。在画史上,画家成就能突出其一,便非易事。”王伯敏以美术评论家的眼光,将谭建丞与20世纪二位书画大师相提并论,可见先生艺术之精深。
  翻开中国绘画史、书法史,几乎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为数较多、造诣很深的名家,然而像谭建丞先生书、画、金石、诗词,四美并兼,融于一体者是很少有的。他以诗文品德之内涵,借助金石书法之功力,博采各家之长,而能以已意化之,入古人法度之中,随时代另辟殊途,戛然独造,开一代画风。这样的大家在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相信他的艺术将随着人们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越来越为世人所重。
  责任编辑:郑寒白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拓展课是一种强调让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课型,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习得数学思维策略,开拓数学思维方式,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提高数学素养. 在“直角三角形”的拓展课教学中,通过设置开放引入、自主展开、逆向思考、纵向拓展和设问结尾五个教学环节,并采用“学生先行—交流展示—教师归纳”的教学形式,实现过程深刻的拓展课教学.  关键词:开放;自主;深刻;拓展  一、教学缘起  《浙江省教育
期刊
摘 要:高质量的问题设计应该从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出发,引导学生经历抽象、归纳、类比等学习过程,加强学生从整体视角看问题的能力,有逻辑的问题串就是一种精心而又不着痕迹的有效设计方式. 文章以“分式”单元教学为例,从研究方式、思想方法、特殊性和差异性等关键细节、知识建构角度思考问题串的设计逻辑,并给出“有逻辑的问题串”的三个特征.  关键词:问题设计逻辑;问题串;分式  高质量的问题设计是当下提升课堂教
期刊
摘 要:数学专题教学设计,既要关注主题内容的本质,又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基础. 从基础出发,可以让学生轻松切入研究主题,引导学生低起点、小步子、层层深入地进行研究,使学生自然地发现方法、获得经验、运用经验. 通过由浅入深地实施专题教学,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促进学生调动经验有效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专题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深化思维;轴对称  在教学中,教师常设计专题课来加强学生对知识
期刊
姜玉波,1959年生于山东宁津。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教学部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出版有《姜玉波书法作品集》、《姜玉波书法集》、《墨迹文心—姜玉波信札选》等。    点评:  老姜的字,朴实敦厚而又风流蕴藉。大字远望端伟魁梧,拙而无滞、巧而不华,智而若愚、和而不流,真如蔼然恢宏之君子。小字或飘摇轻举,或威重山安;或踟蹰潦倒,或娴雅自若,令人玩之不厌。总之,老姜笔下表现出一种相当宽阔的
期刊
◇时间:2011年4月6日   ◇地点: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    李昌集,1949年生。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乐府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所所长。出版有《书法篆刻》(合著)、《王羲之书论注》、《中国古代散曲史》、《中国古代曲学史》、《柳亚子诗文选注》等
期刊
摘 要:以“能将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加倍吗?”一课为例,对正方形、正多边形、圆、矩形的“倍增”问题进行了层层深入的探究,进而深度思考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生活与数学的关联性,通过挖掘其蕴含的规律和学科育人价值,阐述综合与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育人价值;提升素养  在数学教材中引入综合与实践活动,既是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
期刊
摘 要:良好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的基础,而良好的教学设计建立在教师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基础上. 在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基于课程标准分析,明确学习要求;基于内容分析,理解数学本质及核心育人价值,确立教学重点;基于学情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及难点. 在此基础上,整体设计教学活动,选择合理的课程资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完整抽象过程,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发展
期刊
摘 要:以研究有理数直接运算法则为载体,让学生基于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学习经验去探究新的有理数减法法则,感悟观察与联想、分类与比较、类比与转化等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教材中问题解决的策略,感悟数学本质,实现复习教学的高层次目标,促进学生解题能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学习经验;解题路径;数学本质;复习教学  九年级学生经过中考一轮复习后,对单元知识系统性的认识有了提升,但也出现了
期刊
靖江刘君灿铭,风仪俊清,聪颖儒雅。少时见“兰亭”,至忘寝食,挑灯夜读,浸淫碑帖。勤学劬古,冥心真契。贯通艺理,阐发新义。大学期满,遂负笈买履,游名山幽壑,弄风研露,暝云漱石,心与天游。云烟烂漫之致,潇爽不群之态,目染清晖,探究品类,体察形胜,穷状奥妙,含腴咀隽,心领神会。其书,一曰“大”;二曰“淡”;三曰“远”;四曰“情”。古人诫言:“明智养于静,而丧于耀。”刘灿铭其为人修志行,重然诺,事业之怀,
期刊
摘 要:校本研修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章介绍了一次以“题”为突破口,以“教师视角的解题、学生立场的说题、研究视角的命题”为切入点的比赛,为青年数学教师搭建了一次“解题、说题、命题”的校本研修之旅,并对教师的解题、说题、命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成长;校本研修;青年教师  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表”中给出了数学解题的四个经典步骤,并认为解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