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公关预算表”的三大猜想
盛大林
继网曝“公费出国考察”之后,又一名为《山东聊城新奥燃气公司09年度公共关系维护计划表》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在该“公关预算表”中,拟维护的官员名字、职务以及费用款项一目了然。排在这张预算表第一位的是聊城市委书记宋远方,针对他的费用总预算为7.8万元。紧随其后的是市长、副市长等。“目标人数212人,预算总额106.3万元。”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再想盖住已经不可能了。这件事会有怎样的一个说法呢?我忍不住作一番猜想——
第一种可能:所谓“公关预算表”是假造的,即新奥燃气公司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份计划表。不过,要给出这样的结论,那就必须追查“始作俑者”,因为造假者的行为涉嫌散布谣言等违法犯罪,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也只有查清造假的初衷和经过并予以公布,才能够取信于公众。不过,假造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制造这种谣言不仅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引火烧身。前不久被曝光的两份“公费出国考察”清单可都被证实了确有其事。
第二种可能:那份“公关预算表”确实存在,但只是一份“草案”,并没有付诸实施,甚至还没有研究决定。至于前些年,新奥燃气公司完全可以“一口咬定”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儿!如果纪检机关也予以采信,那么公众不太可能找到确有其事的证据。不过,如果新奥燃气公司是垄断性质的国有公司,那么公众有权要求该公司公开财务、以证清白。作为公用事业,没有竞争对手,新奥燃气公司不应该存在商业秘密。
第三种可能:不仅这份“公关预算表”属实,而且前些年也都这样做了。也就是说,行贿受贿确实存在。果如此,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依法处置了。这种说法应该是最不让人意外的,因为它与人们想象中的“潜规则”高度契合,大多数网友也都宁信其有;不过,这种说法不出现也不会让人意外,因为它涉及到几名高级干部甚至一个地级市的整个“班子”——反腐要有大动作,需要很大的决心。
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呢?虽然笔者想不出来了,但却不敢轻言没有。从“周久耕事件”最终出人意料地以“公款购烟”作结來看,一些地方的有关部门在“保护干部”和“应付舆论”方面往往具有超乎想象的智慧。因此,真不知道山东有关方面最终会抛出怎样的结论——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编辑:衡 洁
机关借用人员为何泛滥成灾
惠铭生
“在市级机关100多个部门中,有50个部门办了76种刊物,内部人手不够,还借用外来人员。目前,扬州机关部门借用人员高达数千人,财政为此一年要花费2亿多元。我们的钱就这样用的吗?”在目前举行的江苏扬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季建业对形式主义和人浮于事的情况予以痛批。
机关单位里借用人员多,不只是扬州市特有现象,哪个机关单位里没有借用人员?恐怕寥寥无几吧!机关里借用人员多,是颇有“中国特色”的常态化现象。
据笔者了解,机关借用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是机关奇缺人才、特种技能人才,在机关里凤毛麟角,很难培养、寻觅。二是“关系户”。现在就业难,进党政机关更难,所以很多人进机关,当“借用人员”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等候时机跳进事业单位。第三类就是在机关里当“差役”、从事一些简单而琐碎的活计,像这些工作,虽然属于机关人员本职工作,但没有人愿意干。
机关之所以热衷借用人员,归纳起来不外乎四个原因:一是用人廉价;二是便于某些领导干部安插“关系户”;三是花钱图省心、省力,反正钱是公家出,轻松的是自己;四是某些岗位,机关在编人员也确实干不了,只得花钱“养能人”。
机关里借用人员之所以泛滥,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机关有“能进不能出”的僵化用人制度。当今,一个人一旦拥有了编制,不管他有能力无能力,是否适合目前的岗位,那位子和工资待遇就是铁板钉钉,谁也不能撼动。占位子占编制的太多,机关想用能人,只能借用。二是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没有像公务员那样实行严格的“凡进必考”制度,谁能进事业单位,还带有浓厚的“长官意志”。进机关当借用人员是“混进”事业单位的绝好跳板。第三,就是有事没人干,有编制的人为图清闲当“老爷”,典型的“闲着媳妇请保姆”的机关懒惰作风。
编辑:衡 洁
盛大林
继网曝“公费出国考察”之后,又一名为《山东聊城新奥燃气公司09年度公共关系维护计划表》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在该“公关预算表”中,拟维护的官员名字、职务以及费用款项一目了然。排在这张预算表第一位的是聊城市委书记宋远方,针对他的费用总预算为7.8万元。紧随其后的是市长、副市长等。“目标人数212人,预算总额106.3万元。”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再想盖住已经不可能了。这件事会有怎样的一个说法呢?我忍不住作一番猜想——
第一种可能:所谓“公关预算表”是假造的,即新奥燃气公司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份计划表。不过,要给出这样的结论,那就必须追查“始作俑者”,因为造假者的行为涉嫌散布谣言等违法犯罪,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也只有查清造假的初衷和经过并予以公布,才能够取信于公众。不过,假造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制造这种谣言不仅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引火烧身。前不久被曝光的两份“公费出国考察”清单可都被证实了确有其事。
第二种可能:那份“公关预算表”确实存在,但只是一份“草案”,并没有付诸实施,甚至还没有研究决定。至于前些年,新奥燃气公司完全可以“一口咬定”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儿!如果纪检机关也予以采信,那么公众不太可能找到确有其事的证据。不过,如果新奥燃气公司是垄断性质的国有公司,那么公众有权要求该公司公开财务、以证清白。作为公用事业,没有竞争对手,新奥燃气公司不应该存在商业秘密。
第三种可能:不仅这份“公关预算表”属实,而且前些年也都这样做了。也就是说,行贿受贿确实存在。果如此,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依法处置了。这种说法应该是最不让人意外的,因为它与人们想象中的“潜规则”高度契合,大多数网友也都宁信其有;不过,这种说法不出现也不会让人意外,因为它涉及到几名高级干部甚至一个地级市的整个“班子”——反腐要有大动作,需要很大的决心。
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呢?虽然笔者想不出来了,但却不敢轻言没有。从“周久耕事件”最终出人意料地以“公款购烟”作结來看,一些地方的有关部门在“保护干部”和“应付舆论”方面往往具有超乎想象的智慧。因此,真不知道山东有关方面最终会抛出怎样的结论——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编辑:衡 洁
机关借用人员为何泛滥成灾
惠铭生
“在市级机关100多个部门中,有50个部门办了76种刊物,内部人手不够,还借用外来人员。目前,扬州机关部门借用人员高达数千人,财政为此一年要花费2亿多元。我们的钱就这样用的吗?”在目前举行的江苏扬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季建业对形式主义和人浮于事的情况予以痛批。
机关单位里借用人员多,不只是扬州市特有现象,哪个机关单位里没有借用人员?恐怕寥寥无几吧!机关里借用人员多,是颇有“中国特色”的常态化现象。
据笔者了解,机关借用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是机关奇缺人才、特种技能人才,在机关里凤毛麟角,很难培养、寻觅。二是“关系户”。现在就业难,进党政机关更难,所以很多人进机关,当“借用人员”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等候时机跳进事业单位。第三类就是在机关里当“差役”、从事一些简单而琐碎的活计,像这些工作,虽然属于机关人员本职工作,但没有人愿意干。
机关之所以热衷借用人员,归纳起来不外乎四个原因:一是用人廉价;二是便于某些领导干部安插“关系户”;三是花钱图省心、省力,反正钱是公家出,轻松的是自己;四是某些岗位,机关在编人员也确实干不了,只得花钱“养能人”。
机关里借用人员之所以泛滥,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机关有“能进不能出”的僵化用人制度。当今,一个人一旦拥有了编制,不管他有能力无能力,是否适合目前的岗位,那位子和工资待遇就是铁板钉钉,谁也不能撼动。占位子占编制的太多,机关想用能人,只能借用。二是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没有像公务员那样实行严格的“凡进必考”制度,谁能进事业单位,还带有浓厚的“长官意志”。进机关当借用人员是“混进”事业单位的绝好跳板。第三,就是有事没人干,有编制的人为图清闲当“老爷”,典型的“闲着媳妇请保姆”的机关懒惰作风。
编辑:衡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