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汽车市场近两年刮起一股“混血”热潮,上海通用五菱、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等合资厂商相继推出属于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后,一汽大众、神龙汽车、福特汽车等厂家对合资自主品牌这个新兴市场也显得跃跃欲试。
福特中国董事长兼CEO萧达伟透露,福特正与其在华合作伙伴谈判引进合资自主品牌事宜,公司致力于在华推出专属中国市场的合资自主品牌。
5月初,大众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外国汽车制造商在华合资企业开发自主品牌。在其发布的公告中称,与一汽联合推出“开利”的计划已经获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
资深汽车评论员王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资自主这个新生的‘混血’产品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是福是祸实在难以分辨。而且按照目前的合资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来看,只是采用‘换壳车’甚至‘换标车’的方式,这对于中国汽车发展的推动作用实在微乎其微。而且对于自主品牌的挤压也是可想而知的。”
销售量喜忧参半 自主品牌被挤压
目前,合资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理念S1在上市以来一直维持在2000~4000辆的月销量水平,上市不久的启辰D50,4月销量也达到了近3000辆的水平。宝骏630更是在今年1月创造了近万辆的喜人业绩。
某业内人士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合资自主品牌车型主要以目前较为成熟的合资车型技术为主。启辰D50源于日产颐达、思铭基于思域技术开发、宝骏630生于凯越平台,而理念S1干脆就是本田思迪换标车。“这样的‘新生’车型对于中国汽车发展来说不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实更像老旧车型另一种方式的复活。”
6月11日,《投资者报》记者来到北京一家东风本田4S店,店内的思铭轿车被摆在了靠中央的位置。该店销售人员说:“企业还是挺重视思铭的,前段时间思铭上市前公司还组织过车型培训。但是新车到店表现一直不太好,尤其北京市场。目前领导的意思是,只要有人真想买思铭,只要价格不太离谱差不多就能卖。”
该店大厅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思铭上市以来我们店一共就卖出了一辆,都快俩月了根本卖不动,还是价格高啊。新思域跟思铭的价格根本差得就不多,发动机、底盘相似,仅外观不一样,公司定价肯定也是怕如果定价太低会直接影响到新思域的销售。这类合资自主车型价格定高、定低都不好。目前,思铭还是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卖得比较不错,相对启辰、宝骏来说定价可能还是有点高。
6月12日,《投资者报》记者向河北省一家启辰4S店询问了解到,目前启辰在河北销量不错。前来看车的用户大多看上了D50成熟的技术、宽大的空间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据该店销售人员介绍,目前每个月这家店都能卖出30~50辆车,销售前景比较乐观。
6月初,中汽协公布了今年前5月汽车市场的产销数据显示,1~5月,国内汽车产销双双增长,总体呈现回升态势。合资品牌乘用车保持稳步上升的步伐,市场反应良好。但是,自主品牌方面形势严峻,2012年前5个月中,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了265.24万辆,同比下降2.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占有率同比下降3.25个百分点。
针对自主车型销量下滑的市场,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表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主品牌很有可能会呈持续下滑趋势,何时见底还不可预测。但他同时认为,自主车型早已今非昔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某些合资车型。
对此,汽车评论员王先生也认为,合资自主品牌轿车确实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相对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售后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车型相对十分成熟,在耐用、稳定性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而相对合资车型则具有价格优势。如果这种“混血”车型能将价位打入自主车型的价格区间,那么对该级别自主车型的打击无疑十分巨大。
陈旧技术难推中国汽车进步
“理念S1完全就是思迪,根本没有变化。”一位广州本田的售后服务人员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如果说变化,也就是在某些看不见的地方省点儿东西罢了。合资自主品牌无非是在用另一种手段延长了某一车型的寿命,算是另一种方式的多代同堂。思迪这车卖了快十年了,虽说车比较稳定,但是在技术上确实有些落伍。毕竟当初来到中国的时候就不算是什么新车。”
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合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发展的作用还需要从两方面去考虑。合资自主品牌车型虽然使用的是相对老旧的技术,但重要的是该车型属于中外双方共同所有,这样国内企业无需上交外资公司车型的品牌使用费。另一方面技术也得到了共享。合资自主后,外资品牌的技术保密程度就会降低,形成中外双方共同研发的合作方式。这样中方企业就能利用这一优势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层次乃至生产管理水平,而如何利用这一资源就是中方的企业自己应好好考虑的。如果仅靠这一手段进行营利,对中国汽车的发展肯定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对于目前自主品牌销量下滑的状况,张志勇则认为,自主品牌目前销售不好的现象不光是由合资甚至合资自主品牌的压力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源于之前自主品牌的超速发展,造成忽视产品自身的竞争力。自主品牌就应在中低端市场打好质量战。
外国企业的产品、技术一直是推动我国汽车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合资自主品牌的出现无疑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另一个机会。但自主品牌如何应对就是另一回事了。
某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合资自主品牌的出现就目前来看确实对类似吉利、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厂商更为不利,原本合资品牌给自主品牌造成的压力就已经不小了。
他认为,自主品牌想要成功必然不能仅仅依靠消费者的爱国情绪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希望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能使自主品牌企业有所顿悟,从而在产品质量、开发新车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来增强‘中国车’的竞争力。这样自主品牌才能真正快速、稳定的发展。”
福特中国董事长兼CEO萧达伟透露,福特正与其在华合作伙伴谈判引进合资自主品牌事宜,公司致力于在华推出专属中国市场的合资自主品牌。
5月初,大众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外国汽车制造商在华合资企业开发自主品牌。在其发布的公告中称,与一汽联合推出“开利”的计划已经获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
资深汽车评论员王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资自主这个新生的‘混血’产品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是福是祸实在难以分辨。而且按照目前的合资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来看,只是采用‘换壳车’甚至‘换标车’的方式,这对于中国汽车发展的推动作用实在微乎其微。而且对于自主品牌的挤压也是可想而知的。”
销售量喜忧参半 自主品牌被挤压
目前,合资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理念S1在上市以来一直维持在2000~4000辆的月销量水平,上市不久的启辰D50,4月销量也达到了近3000辆的水平。宝骏630更是在今年1月创造了近万辆的喜人业绩。
某业内人士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合资自主品牌车型主要以目前较为成熟的合资车型技术为主。启辰D50源于日产颐达、思铭基于思域技术开发、宝骏630生于凯越平台,而理念S1干脆就是本田思迪换标车。“这样的‘新生’车型对于中国汽车发展来说不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实更像老旧车型另一种方式的复活。”
6月11日,《投资者报》记者来到北京一家东风本田4S店,店内的思铭轿车被摆在了靠中央的位置。该店销售人员说:“企业还是挺重视思铭的,前段时间思铭上市前公司还组织过车型培训。但是新车到店表现一直不太好,尤其北京市场。目前领导的意思是,只要有人真想买思铭,只要价格不太离谱差不多就能卖。”
该店大厅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思铭上市以来我们店一共就卖出了一辆,都快俩月了根本卖不动,还是价格高啊。新思域跟思铭的价格根本差得就不多,发动机、底盘相似,仅外观不一样,公司定价肯定也是怕如果定价太低会直接影响到新思域的销售。这类合资自主车型价格定高、定低都不好。目前,思铭还是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卖得比较不错,相对启辰、宝骏来说定价可能还是有点高。
6月12日,《投资者报》记者向河北省一家启辰4S店询问了解到,目前启辰在河北销量不错。前来看车的用户大多看上了D50成熟的技术、宽大的空间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据该店销售人员介绍,目前每个月这家店都能卖出30~50辆车,销售前景比较乐观。
6月初,中汽协公布了今年前5月汽车市场的产销数据显示,1~5月,国内汽车产销双双增长,总体呈现回升态势。合资品牌乘用车保持稳步上升的步伐,市场反应良好。但是,自主品牌方面形势严峻,2012年前5个月中,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了265.24万辆,同比下降2.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占有率同比下降3.25个百分点。
针对自主车型销量下滑的市场,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表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主品牌很有可能会呈持续下滑趋势,何时见底还不可预测。但他同时认为,自主车型早已今非昔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某些合资车型。
对此,汽车评论员王先生也认为,合资自主品牌轿车确实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相对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售后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车型相对十分成熟,在耐用、稳定性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而相对合资车型则具有价格优势。如果这种“混血”车型能将价位打入自主车型的价格区间,那么对该级别自主车型的打击无疑十分巨大。
陈旧技术难推中国汽车进步
“理念S1完全就是思迪,根本没有变化。”一位广州本田的售后服务人员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如果说变化,也就是在某些看不见的地方省点儿东西罢了。合资自主品牌无非是在用另一种手段延长了某一车型的寿命,算是另一种方式的多代同堂。思迪这车卖了快十年了,虽说车比较稳定,但是在技术上确实有些落伍。毕竟当初来到中国的时候就不算是什么新车。”
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合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发展的作用还需要从两方面去考虑。合资自主品牌车型虽然使用的是相对老旧的技术,但重要的是该车型属于中外双方共同所有,这样国内企业无需上交外资公司车型的品牌使用费。另一方面技术也得到了共享。合资自主后,外资品牌的技术保密程度就会降低,形成中外双方共同研发的合作方式。这样中方企业就能利用这一优势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层次乃至生产管理水平,而如何利用这一资源就是中方的企业自己应好好考虑的。如果仅靠这一手段进行营利,对中国汽车的发展肯定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对于目前自主品牌销量下滑的状况,张志勇则认为,自主品牌目前销售不好的现象不光是由合资甚至合资自主品牌的压力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源于之前自主品牌的超速发展,造成忽视产品自身的竞争力。自主品牌就应在中低端市场打好质量战。
外国企业的产品、技术一直是推动我国汽车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合资自主品牌的出现无疑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另一个机会。但自主品牌如何应对就是另一回事了。
某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合资自主品牌的出现就目前来看确实对类似吉利、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厂商更为不利,原本合资品牌给自主品牌造成的压力就已经不小了。
他认为,自主品牌想要成功必然不能仅仅依靠消费者的爱国情绪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希望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能使自主品牌企业有所顿悟,从而在产品质量、开发新车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来增强‘中国车’的竞争力。这样自主品牌才能真正快速、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