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
基层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具有公益性,因而各级政府无论从工作力度还是资金投入上,都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消除思想认识上“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一些误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所需的经费,尽主体之责,处主导之位。政府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努力开发社会资源,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建设。只有创新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相结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建设才能保持更加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属精神文明的范畴,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内容越来越广,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上既要体现农民自身需要,又要注重社会正面引导,不断注入现代文化元素。积极挖掘民间文化,使之古为今用,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间特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虽然类型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开展文化活动要有特色,要有利于引导群众参与,要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必须注入现代文化新鲜血液,不断充实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使基层群众文化“与时俱进”。如今网络文化、风光摄影、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卫生保健、农村实用技术等都是现代文化的内容。群众文化只要它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满足群众求乐、求知、求富、求健康的多层次需求,它们都是农民群众在健康高尚的文化活动中的“精神食粮”。
基层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是文化人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建设需要一支精干优良的文化专业队伍。因此在基层文化建设对象上,坚持优化文化专业队伍与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引导群众唱主角相相结合,各基层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把一批政治上可靠,热心文化工作,懂文化,爱文化,会文化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文化工作岗位,不断加强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逐步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解决实际困难,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推动基层文化事业。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广大农民群众,在对象上,必须强化群众性。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没有群众唱主角,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是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展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文化阵地建设是关键。文化阵地是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事业传承、发展的空间和舞台。要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进程和成效。对于地方文化设施建设可以采用政府投资、民办公助、集资入股、个人出资等灵活措施,因地制宜,修建文化广场。
搞好基层群众文化,必须把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开展起来。文化活动的内容要多形式、多样化。既要有民间民俗表演艺术活动,也要有读书看报、文化辅导、实用技术培训、法制讲座、卫生保健常识竞赛等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活动;既要有专业人员送戏、送电影、送卫生、送科技等输入型活动,也要有农民业余文化团体、广大群众参与的自娱自乐型活动。总之只有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才能真正让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才能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
基层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具有公益性,因而各级政府无论从工作力度还是资金投入上,都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消除思想认识上“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一些误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所需的经费,尽主体之责,处主导之位。政府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努力开发社会资源,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建设。只有创新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相结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建设才能保持更加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属精神文明的范畴,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内容越来越广,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上既要体现农民自身需要,又要注重社会正面引导,不断注入现代文化元素。积极挖掘民间文化,使之古为今用,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间特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虽然类型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开展文化活动要有特色,要有利于引导群众参与,要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必须注入现代文化新鲜血液,不断充实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使基层群众文化“与时俱进”。如今网络文化、风光摄影、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卫生保健、农村实用技术等都是现代文化的内容。群众文化只要它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满足群众求乐、求知、求富、求健康的多层次需求,它们都是农民群众在健康高尚的文化活动中的“精神食粮”。
基层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是文化人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建设需要一支精干优良的文化专业队伍。因此在基层文化建设对象上,坚持优化文化专业队伍与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引导群众唱主角相相结合,各基层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把一批政治上可靠,热心文化工作,懂文化,爱文化,会文化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文化工作岗位,不断加强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逐步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解决实际困难,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推动基层文化事业。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广大农民群众,在对象上,必须强化群众性。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没有群众唱主角,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是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展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文化阵地建设是关键。文化阵地是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事业传承、发展的空间和舞台。要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进程和成效。对于地方文化设施建设可以采用政府投资、民办公助、集资入股、个人出资等灵活措施,因地制宜,修建文化广场。
搞好基层群众文化,必须把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开展起来。文化活动的内容要多形式、多样化。既要有民间民俗表演艺术活动,也要有读书看报、文化辅导、实用技术培训、法制讲座、卫生保健常识竞赛等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活动;既要有专业人员送戏、送电影、送卫生、送科技等输入型活动,也要有农民业余文化团体、广大群众参与的自娱自乐型活动。总之只有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才能真正让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才能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