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用语的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用语是学生学好化学的一个关键点,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否保持的一个关键点。因此,研究和分析化学用语的教学方法、掌握和利用化学用语的教学规律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化学用语 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每接手一届新的学生,化学教师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科被学生喜欢,甚至成为他们终身为之奋斗的一门学科,学生在第一节课时也是雄心勃勃、满怀信心,但一个月后师生双方的心情与开学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原因是没有抓好分化点的教学。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用语是学生学好化学的一个关键点。因此,研究和分析化学用语的教学方法、掌握和利用化学用语的教学规律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
  化学用语是化学的语言和研究工具,对化学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化学用语的学习为什么会产生严重的分化现象呢?
  
  一、弄清学生学习化学用语产生严重分化现象的原因
  
  1.从学生角度看
  初中化学的前面两节课,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许多从未见过的实验,再加上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神秘的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学生的直觉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师的不断激发下充分被调动起来,学生具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充满信心。随后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课堂内容就比较枯燥了,那些仅靠直觉兴趣和好奇心为动力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低落下来,再加上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前后连贯,元素符号还没有记住,化学式又来了,接着又出现了化学方程式,大量的符号像第二外语一样去强记,压抑了学生的认识兴趣;一部分外语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负迁移而产生心理上的相互作用,使化学用语的学习一开始就成为他们不愿意背的一个“包袱”,而使兴趣降低;即使对一些求知欲较强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思维处在由抽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偏爱理解记忆,但化学用语的学习可以发展理解记忆的范围比较小,如化合价与原子结构有关系,新教材几乎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化学变化的一般规律与具体物质的化学反应能挂钩的也不多,使学生的理解记忆常常受阻,思维密度不够。因此,记忆的效果不佳,也使这部分同学的兴趣降低。所以,化学用语的教学,如不采取措施跟教学的枯燥、知识的遗忘作斗争,兴趣是难以于强化的,分化也是难免的。
  2.从教师角度看
  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一部份教师觉得要熟练掌握,就必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每节课前发下小纸条让学生默写,学生就象学外语一样地学习化学用语,教师教得枯燥乏味,学生学得毫无兴趣,致使课堂师生心理因素都不佳,埋下了分化的隐患;还有部分教师对“熟练”二字理解过头,求成欲过于迫切,在学生未掌握书写规律的情况下,一堂课罗列了大量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记忆,有的把高中的要求放到初中,增加了学生的额外负担,违背了学生追求理解记忆的心理,这种过于强烈的求成欲和责任感往往也压抑了学生心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了分化。
  
  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止学生学习的分化
  
  1.培养、帮助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变高遗忘为高记忆
  第一节化学课就下发一张口诀表,要求学生贴在教材的第一面。首先要求学生每天背两句元素符号和口诀,每节课前集体读两遍,一周后达到人人过关。适当时候再让学生背化合价口诀,尽管学生人人能背,还得在用时集体背诵,脱口而出。如:用到氢的化合价时,要求学生一起背诵“一价钾钠氯氢根”,这样反复强化,学完化学式的写作法后,归纳出口诀“正在左,负在右,标上价再交叉,化好简,后检查”。用时带领学生反复念,并不用刻意去背,学生自然就记住了。
  2.培养和发展学生心理动力因素,激发兴趣
  心理动力因素指教学过程中的目的、动机、兴趣、求知欲、责任感、理想等。心理动力因素比较稳定和持久,就会成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的主要动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是为一定的动机所支配的,而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成份往往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有了认识兴趣,教学的引人入胜和成绩的提升就会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就会形成毅力和恒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使这种兴趣不断发展,把枯燥的学习趣味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
  (1)用实验作为基本手段。实验是激发兴趣的主要手段。笔者在第一节课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就在镁的旁边标注Mg,告诉学生:写中文的镁烦锁,不能在国际上通用,以后我们就用Mg表示,希望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接着分析镁燃烧的现象及实质,镁燃烧生成白色粉末是镁与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为以后书写方程式打下基础。
  (2)眼耳口并用。为避免机械枯燥的记忆,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时我通常要求学生看着黑板大声念出来,手还要在课桌上划;写化学方程式时,有了化学式和实验的基础(如镁带的燃烧)学生马上想到化学式和记住的实验现象本质,顺手就能写下方程式。讲解题目时,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物质和反应用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翻译在旁边,随时练习,以利于更正、巩固、提高。
  (3)不断变更教学内容安排和复习形式,使学生有“新鲜感”。如:元素符号在上课第一天就要求学生记几个,虽然学生人人过关,如不复习就容易遗忘。要在一星期内反复检查复习。每次复习的形式和角度可以有所变化,有时由符号写名称,有时以检查符号为主,有时课前在黑板上写上N,请学生写出有大写N的元素符号,或写出有g的元素符号。进行化学式的教学时,反复分别写出几种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的化学式,要求学生找出组成、书写、命名规律,通过搞小组竞赛、哪一组写的化学式多、改错多等活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3.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化学用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把规律教给学生
  利用实验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是容易奏效的,但不持久,也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只有充分巩固学生的认识兴趣,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揭露事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因果关系中去,引向教学目的和任务,兴趣才能趋于稳定,应该让学生掌握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及各符号的意义,加深对概念、原则、定律、规律的理解,培养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在适当地多用多练中,让学生具有驾驭知识的本领。
  (1)通过原子结构的学习,发展对化合价的理解记忆。
  (2)通过化合价规则,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练习时,每次严格按照口诀规定的步骤写。
  (3)运用规律,综合演绎。化学用语的学习,由利用概念进行记忆和书写,到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和书写,再过渡到利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规律进行练习和总检验的综合演绎阶段。这一阶段非常重要,给学生打开了利用规律书写化学用语的路子,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使学生对化学用语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产生了飞跃。“第十一单元盐和化学肥料”部分,始终把化学用语作为文字工具在运用,要注意每节过关。根据酸碱盐的概念、组成要会熟练命名、写出化学式;根据酸碱盐的性质逐节把好反应规律的运用关。这一阶段还要对具体规律作适当的补充和归纳,防止学生将规律绝对化,死套规律,乱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作者单位:830002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
其他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思想家笛卡尔也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由此可见,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是何等的重要。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期刊
要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思品课活动在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到传统习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德育工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社会生活脱节,品德教育收效甚微。  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去明道理、辨是非、发议论,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不会感兴趣,也难以让执教者产生激起学生知、情、意融合的
期刊
思品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时政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的延伸和补充,它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党的大政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时政教学的实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二开放三注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放三注重”即开放校园、开放课堂,注重渗透、注重建构、注重整合。    一、开放校园    “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科目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将思想品德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得轻松愉快呢?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打破教师单一主体的教学模式,一是要结合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现象或实例,与课本中抽象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想方设法让他
期刊
由于人们对地理学科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上中考取消地理,致使中学地理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对地理知识知之不多,中学地理教育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在地理课堂上如何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问题,已引起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而进行的以创造教育为归宿的教育。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期刊
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容易掌握,只要看书就可了解,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态度根本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喜欢历史学科,会主动学习历史,教师的教
期刊
在当前我省实行的“3+文(理)综”高考模式下,很多学生在高一、高二基础年级时对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综合考试的学科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巩固少甚至基本没有、练习应付完成、考试临时抱佛脚、知识遗忘率极高。在高三进入高考总复习时,教师会发现并抱怨,学生高一、高二的学科知识存储太少,基础不实。面对学生对知识大面积的遗忘,教师有种“黔驴技穷”的无奈。如何面对现实采
期刊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每一单元都设置了综合探究活动,每一框都有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重点问题、疑难问题或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寻求答案,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综合、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差异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其人格发展奠定好基础。那么,如何搞好探究活
期刊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研究、探索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一、引导学生动脑,提出问题  问题是从旧知通向新知的桥梁,是思维认识向前发展的动力。任何研究、探索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引发了问题,也就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巧问,学生才会善思,从而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  二、尊重学
期刊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沉闷的局面,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仍停留在仅让学生锻炼和完成教学任务上,导致许多学生上体育课“装模做样”,课后基本不动,身体素质不升反降,相当多的学生“有体重无体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