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同样的道理,学好作文,不能只在课堂上局限于作文的小圈子里腾挪翻滚。即使有进步,也大多只是使学生学会了技巧的运用和辞藻的堆砌罢了。那样的作文是没有真情实感的。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在课堂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为作文服务呢?当然不是,它须与我们的阅读课紧密结合,由此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是一个细火慢熏的过程,绝不是集中十几节指导课强化训练所能达到的。以下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
一、“因声求气”,引导在诵读中感受文本秘妙
所谓文本秘妙,就是王国维先生所指出的“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的语言现象。它是某种精准、妥帖的表现形式与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的浑然融合。学习写作,就要学习用文字来表现这样的语言现象。可是,文字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它是僵死的符号,是个“罪恶的漏斗”,它把文字所蕴含的最富于生命力的东西漏掉了,放走了。所以,光靠默读文本,所得是有限的。阅读课上,我常常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因声求气”,根据文章语句的长短、节奏与声调的高低来诵读,并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意图与情感。直到读得“其言皆若出自吾口,其意皆若出自吾心”,在诵读中与作者情感共鸣。 由此,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声气、节奏、情感能感染学生,使他们“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音,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从而在无形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感受多样的言语表现形式,即文本秘妙。这样一来,便有助于他们在写作时文思顺畅、遣词造句游刃有余。这种通过诵读学习作文的方式,接近于“无为”而学,是一个学习主体潜移默化地接受熏染的方式。
二、细读文本,注重在教学中设计语言积累环节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精研文本,对文本的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保持高度的敏感,特别是要善于根据文本特点,设计积累语言的教学环节,为学生作文服务。让这样的环节与课文的细读融入一体,而不是学完课文后,摘抄几句背一背了事。以下是笔者在执教《小河蚌的故事》时的做法。
《小河蚌的故事》中有一句话:“逝去的时光就像那条河中悄悄流去的河水一去不复返”。读到这句话,我不由得想起《论语》中的言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仿佛看到孔子这位温和敦厚的圣贤把他丰富的人生经验、理性言语,穿越沧桑,传递到我面前这篇短小的童话故事里,让我仍然觉得温暖。我决定把我感受到的这种温暖通过这篇童话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并让他们对经典语言有所积累。于是,有了这样的导入: ①师:同学们背过的《论语》还熟悉吗? ②指名背诵。 ③师:《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场景,读着它,仿佛能看到孔子正在耐心地教育他的弟子,而他的弟子们呢,都专心地倾听着……你们刚才背的其中一句话,还被今天的人们编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呢,想读吗?接着,有了这样的整体感知: 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②你认为课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③你猜猜,你所背的十九则论语中,哪一句和课文中最重要的一句(“逝去的时光就像那条河中悄悄流去的河水……”)有关?学生们通过自读、思考、交流,便顺利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文章的中心句联系起来。有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书上这句话就是“逝者如斯夫”的解释说明呢!”这种猜一猜,找一找,说一说的教学活动,让他们觉得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成就感,当然,学习的兴趣也愈浓。然后,有了以下的精读品悟:
师:假如你是孔子,看到小河蚌站在河边后悔不已的时候,你会对它说什么?谁来演一演?
孩子们听说扮演孔子,兴奋又庄严。有的煞有介事地捊捊胡须(下巴)说:“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了嘛!‘逝者如斯夫’谁叫你不听呢?”有的则摆着头,指着“小河蚌”(一学生)说:“哎!逝者如斯夫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生们的精彩感动着我,同时,我也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体味着经典,通过这生动有趣的童话传递给我们的简单朴素却又温暖的生活态度。
课末,我请学生们在“逝去的时光如流水般悄悄地……”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上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积累,水到渠成。
三、读写结合,重视在仿作中训练技巧
学习作文,技巧不可不要,例如怎样开头、结尾、想象、修辞等等,方法多种多样,要想在两周仅有一次的作文指导课上进行训练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常常结合阅读课,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就一个作文技巧训练点仿写课文或文中的某一片段。如二年级的《欢庆》是一首想象丰富、修辞优美的小诗,根据这一特点,我确定了“大胆想象,学习打比方”的作文技巧训练点,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原文如下:“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学生的当堂习作绝不亚于原文:“小河唱起欢乐的曲子/大地翻起金色的波浪/村庄穿上五彩的新衣/树林跳起优美的舞蹈/十三亿孩子……” “田野献上香甜的蔬菜,/森林染上黄色的头发/晴天掠过南飞的大雁/河流唱着动听的歌曲/十三亿孩子……”等等许多孩子的习作富于想象,他们初步感受到运用打比方、拟人的修辞手法能让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优美。像这样有针对性地确定作文技巧训练点,并在二年级以上的各个学段持之以恒,便能使学生对作文技巧熟稔于心,从而提升作文能力。正如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学美学论文选集》中所介绍自己学写古文的秘诀一样:“只要熟读和仿作范文多篇,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的姿态,等你笔下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言地来了,你就变成一个扶乩手,不由自主地动作起来。”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育新小学)
一、“因声求气”,引导在诵读中感受文本秘妙
所谓文本秘妙,就是王国维先生所指出的“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的语言现象。它是某种精准、妥帖的表现形式与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的浑然融合。学习写作,就要学习用文字来表现这样的语言现象。可是,文字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它是僵死的符号,是个“罪恶的漏斗”,它把文字所蕴含的最富于生命力的东西漏掉了,放走了。所以,光靠默读文本,所得是有限的。阅读课上,我常常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因声求气”,根据文章语句的长短、节奏与声调的高低来诵读,并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意图与情感。直到读得“其言皆若出自吾口,其意皆若出自吾心”,在诵读中与作者情感共鸣。 由此,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声气、节奏、情感能感染学生,使他们“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音,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从而在无形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感受多样的言语表现形式,即文本秘妙。这样一来,便有助于他们在写作时文思顺畅、遣词造句游刃有余。这种通过诵读学习作文的方式,接近于“无为”而学,是一个学习主体潜移默化地接受熏染的方式。
二、细读文本,注重在教学中设计语言积累环节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精研文本,对文本的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保持高度的敏感,特别是要善于根据文本特点,设计积累语言的教学环节,为学生作文服务。让这样的环节与课文的细读融入一体,而不是学完课文后,摘抄几句背一背了事。以下是笔者在执教《小河蚌的故事》时的做法。
《小河蚌的故事》中有一句话:“逝去的时光就像那条河中悄悄流去的河水一去不复返”。读到这句话,我不由得想起《论语》中的言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仿佛看到孔子这位温和敦厚的圣贤把他丰富的人生经验、理性言语,穿越沧桑,传递到我面前这篇短小的童话故事里,让我仍然觉得温暖。我决定把我感受到的这种温暖通过这篇童话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并让他们对经典语言有所积累。于是,有了这样的导入: ①师:同学们背过的《论语》还熟悉吗? ②指名背诵。 ③师:《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场景,读着它,仿佛能看到孔子正在耐心地教育他的弟子,而他的弟子们呢,都专心地倾听着……你们刚才背的其中一句话,还被今天的人们编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呢,想读吗?接着,有了这样的整体感知: 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②你认为课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③你猜猜,你所背的十九则论语中,哪一句和课文中最重要的一句(“逝去的时光就像那条河中悄悄流去的河水……”)有关?学生们通过自读、思考、交流,便顺利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文章的中心句联系起来。有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书上这句话就是“逝者如斯夫”的解释说明呢!”这种猜一猜,找一找,说一说的教学活动,让他们觉得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成就感,当然,学习的兴趣也愈浓。然后,有了以下的精读品悟:
师:假如你是孔子,看到小河蚌站在河边后悔不已的时候,你会对它说什么?谁来演一演?
孩子们听说扮演孔子,兴奋又庄严。有的煞有介事地捊捊胡须(下巴)说:“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了嘛!‘逝者如斯夫’谁叫你不听呢?”有的则摆着头,指着“小河蚌”(一学生)说:“哎!逝者如斯夫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生们的精彩感动着我,同时,我也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体味着经典,通过这生动有趣的童话传递给我们的简单朴素却又温暖的生活态度。
课末,我请学生们在“逝去的时光如流水般悄悄地……”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上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积累,水到渠成。
三、读写结合,重视在仿作中训练技巧
学习作文,技巧不可不要,例如怎样开头、结尾、想象、修辞等等,方法多种多样,要想在两周仅有一次的作文指导课上进行训练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常常结合阅读课,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就一个作文技巧训练点仿写课文或文中的某一片段。如二年级的《欢庆》是一首想象丰富、修辞优美的小诗,根据这一特点,我确定了“大胆想象,学习打比方”的作文技巧训练点,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原文如下:“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学生的当堂习作绝不亚于原文:“小河唱起欢乐的曲子/大地翻起金色的波浪/村庄穿上五彩的新衣/树林跳起优美的舞蹈/十三亿孩子……” “田野献上香甜的蔬菜,/森林染上黄色的头发/晴天掠过南飞的大雁/河流唱着动听的歌曲/十三亿孩子……”等等许多孩子的习作富于想象,他们初步感受到运用打比方、拟人的修辞手法能让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优美。像这样有针对性地确定作文技巧训练点,并在二年级以上的各个学段持之以恒,便能使学生对作文技巧熟稔于心,从而提升作文能力。正如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学美学论文选集》中所介绍自己学写古文的秘诀一样:“只要熟读和仿作范文多篇,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的姿态,等你笔下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言地来了,你就变成一个扶乩手,不由自主地动作起来。”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育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