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大学毕业生离校的截止时间,不少火学生非但没有忙着办理离校手续,反而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想方设法要留级一年,以便明年还能再享受一次应届毕业生的待遇,还能获得报考公务员和落户北京的机会。
2009年的6月真可请热闹非凡。一方面是84万高考学子的“浪漫”弃考,一方面是高考作弊案件的牵牵连连。但最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恐怕就是这条“大学毕业生想方设法要留级”的消息了。笔者是一名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深深知道“留级”是怎样的一种含义、怎样的一种“待遇”。不是因为成绩的“羞于见人”或者极“左”、极“右”的错误存在的话,学生一般是很难“享受”到“留级”这般待遇的。
按照常理,经过了四年锤炼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毕业的时节里,理应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眷恋,走向满怀憧憬的新生活才对,这个季节应该属于老友之间的惜别,应该属于打点行装的再次出发。但大学毕业生们在这个火红的季节却毅然放弃了对踏入社会的憧憬,想方设法选择了留级,其个中滋味似乎并非我等俗人所能理解,也绝非是一般的“智”、“愚”所能够说得清楚的。
记得前年首都经贸大学应届毕业生200多人未能通过“清考”而被学校责令留级时,人们在唏嘘一片中一方面将责任归咎到了学生的“愚昧”,一方面认为是学校的“发难”行为。但当今天出现不少优秀学生为了再次享受应届生待遇而“请愿”留级时,这又当如何论之呢?当就业成为一种社会“重伤”、成为一种“心痛”的时候,我们还会去责备学生们的“荒度光阴”与学校的“宽进严出”吗?
“办理了延期毕业,我们明年就还是应届毕业生,还能享受到应届毕业生的待遇,比如说我们还能参加应届生专场招聘会,参加大学生村官和社工的选聘,还有每年上半年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也只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最重要的还是户口,一旦我们变成了往届生,落户就难上加难了,而延期一年毕业,就多了年的机会。”学生们如此用心良苦,可谓大智。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遭遇并懂得如何等待机遇。但学生们以“因病不能按时完成学业”为由办理了延期毕业的做法,又可谓大愚。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年的就业究竟是春天还是寒冬。
2009年的就业蓝皮书说:2008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434万人,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4万。除此,便是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其中,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即所谓的“啃老族”)。在如此背景之下,大学生们“想方设法”选择留级的做法,是“智”还是“愚”呢?
谈到大学生就业准的问题,我们总是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裁员”成为企业增长利润之手段、就业必须靠门路的情况之下,那些无关系无门路大学生们的就业之路岂能不雪上加霜?对于大学毕业生选择留级这一做法,国家职业指导师蒋爱丽认为不值得:“其实工作经验才是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浪费了这一年的时间,得不到正式工龄,将来就业时,还不如工作一年更有优势。”对此笔者试问:在连工作岗位都难以找到的情况之下,他们哪里来的经验?还凭什么妄谈工龄呢?
2009年的6月真可请热闹非凡。一方面是84万高考学子的“浪漫”弃考,一方面是高考作弊案件的牵牵连连。但最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恐怕就是这条“大学毕业生想方设法要留级”的消息了。笔者是一名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深深知道“留级”是怎样的一种含义、怎样的一种“待遇”。不是因为成绩的“羞于见人”或者极“左”、极“右”的错误存在的话,学生一般是很难“享受”到“留级”这般待遇的。
按照常理,经过了四年锤炼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毕业的时节里,理应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眷恋,走向满怀憧憬的新生活才对,这个季节应该属于老友之间的惜别,应该属于打点行装的再次出发。但大学毕业生们在这个火红的季节却毅然放弃了对踏入社会的憧憬,想方设法选择了留级,其个中滋味似乎并非我等俗人所能理解,也绝非是一般的“智”、“愚”所能够说得清楚的。
记得前年首都经贸大学应届毕业生200多人未能通过“清考”而被学校责令留级时,人们在唏嘘一片中一方面将责任归咎到了学生的“愚昧”,一方面认为是学校的“发难”行为。但当今天出现不少优秀学生为了再次享受应届生待遇而“请愿”留级时,这又当如何论之呢?当就业成为一种社会“重伤”、成为一种“心痛”的时候,我们还会去责备学生们的“荒度光阴”与学校的“宽进严出”吗?
“办理了延期毕业,我们明年就还是应届毕业生,还能享受到应届毕业生的待遇,比如说我们还能参加应届生专场招聘会,参加大学生村官和社工的选聘,还有每年上半年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也只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最重要的还是户口,一旦我们变成了往届生,落户就难上加难了,而延期一年毕业,就多了年的机会。”学生们如此用心良苦,可谓大智。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遭遇并懂得如何等待机遇。但学生们以“因病不能按时完成学业”为由办理了延期毕业的做法,又可谓大愚。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年的就业究竟是春天还是寒冬。
2009年的就业蓝皮书说:2008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434万人,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4万。除此,便是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其中,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即所谓的“啃老族”)。在如此背景之下,大学生们“想方设法”选择留级的做法,是“智”还是“愚”呢?
谈到大学生就业准的问题,我们总是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裁员”成为企业增长利润之手段、就业必须靠门路的情况之下,那些无关系无门路大学生们的就业之路岂能不雪上加霜?对于大学毕业生选择留级这一做法,国家职业指导师蒋爱丽认为不值得:“其实工作经验才是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浪费了这一年的时间,得不到正式工龄,将来就业时,还不如工作一年更有优势。”对此笔者试问:在连工作岗位都难以找到的情况之下,他们哪里来的经验?还凭什么妄谈工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