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节”根植在学生心中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lqw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以来,关于语文的性质问题,一直纠缠不清,至今未绝。新课标前言部分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此,赞同也好,质疑也罢,我们必须承认语文新课标是新世纪指导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语文本质属性的“二元统一论”还是基本能够体现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所以,与其在“姓什么“上做文章,还不如在“教什么”“用什么教”上下工夫,因为这才是决定语文教育成败的依托和根本之所在。
  那么,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到底“教什么”“用什么教”呢?语文教科书的主干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文”。具体讲,这里的“文”既指作为语文外衣的语言文字,也指作为语文骨干的锦绣文章,更指作为语文精髓的中国文化,因为语文不只是鲜活的交际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中国节日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然而我们翻遍了现行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却很难找到反映我国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我们认为这是导致年轻人淡忘传统节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当今初中生对传统节日的冷漠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再次擦亮了世界的星空,尽管那只是中国文化沧海中的一粟,但足以让世人称奇,同时也给国人特别是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2004年,惊闻韩国准备申报端午节(“江陵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国人曾一片愕然,可我们的孩子却依旧追捧洋节,甚至到了逢洋节必过,却不知传统节日为何日的地步。
  当下,在中学校园呈现出一种盲目崇洋的倾向。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成了学生的饮食时尚,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据统计,早在2003年北京移动用户在平安夜的短信发送量最高达到每小时209万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春节每小时200万条和中秋节的每小时170万条。这些短信的发送者主要是学生,其中有大学生,也有中学生。在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对圣诞节、情人节的狂热程度和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与之时间相近的元旦和元宵节。一个在国际上真正有影响力的国家,其文化的影响力也举足轻重。中国节日文化历经上千年历史变迁与岁月更迭,近年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大侵蚀,如何让我们的后代继承传统、亲近传统,进而热爱自己的传统,是语文教育在新时期新世纪面临的崭新课题。
  
  二、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
  
  语文新课标告诉我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宗旨。何谓人文?《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的释义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既然是各种文化现象,自然涵盖了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文化。一段时期以来,在与国际接轨的潮流中、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中,许多人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不该一味责怪孩子们因一时崇洋而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都应该深刻反省自己,作为学生灵魂之师的语文老师更应扪心自问,是否在孩子们成长的记忆中、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里,播撒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据调查,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少得就像许多人戏言的那样,“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而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全然不知。何以至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难辞其咎。不然,一个不合中国伦理人情的西方的情人节怎么会迷倒那么多中国人呢?沉醉其中的青少年,哪里知道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个浪漫而又富有诗意的“七夕节”,谁来告诉他们那才是符合我国传统与国情的“爱情节”?他们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以外的传统节日。“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在文化多元、中西方文化碰撞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抓住基础教育这个关键阶段,在鲜活的语文教学中注入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元素,让传统节日在我们后辈的心中生根,成为中华儿女永远的文化传统。
  可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用什么来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呢?初中语文教材中到底有多少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可以唤起学生对“中国节”的爱恋呢?
  
  三、三个版本选文的计量分析
  
  目前国内使用面较广的初中语文教材主要有三个版本: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这里不妨把这三个版本的选文作一下简单的计量对比:
  人教版选文所涉领域广泛,文质兼美,展示了丰富的生活、多彩的世界;体裁多样,题材较广;古文相对分散,有较浓的现代气息。选文总篇目是213篇(含课内短诗,不含名著导读及课外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有《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春酒》(台湾女作家琦君)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篇,这三篇作品都安排在初二下学期,其中同属于叙事性散文的《端午的鸭蛋》和《春酒》集中安排在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里,这种编排值得提倡。但从数量上看,只占总篇目的1.4%。
  语文版选文充分体现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新选文占一半以上,注重名人名篇推介,文言权重加大。选文总篇目是236篇(含短诗),其中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有《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篇,编排较分散,分别安排在初一下学期和初三上学期。从数量上看,约占总篇目的1%。
  苏教版选文突出表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科学的主题,有名家名作,也有反映民俗风情、贴近学生生活的新作。入选作品268篇(含短诗,也包括诗词诵读欣赏篇目,不含专题选文和名著推荐与阅读),其中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有《端午日》(沈从文)、《中秋咏月诗三首》(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以及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和《迢迢牵牛星》,共五篇,都安排在初一上学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端午日》和《中秋咏月诗三首》集中安编在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这个主题单元中。从数量上看,占总篇目的1.9%。
  通过对比发现,这三版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的新篇目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题材也很广泛,可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还是少得可怜(姑且不说入选的作品是不是同类题材的经典之作)。从体裁看,除人教版《端午的鸭蛋》《春酒》、苏教版《端午日》属记叙类文章外,其他均是诗词作品,体裁较单调。从内容看,也不够丰富,入选作品多涉及中秋节、端午节等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传统节日。
  认真研读这三版教材后,我们也会有惊喜的发现,三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者似乎都有弘扬传统、推介民族文化的意识,只是对初中生而言,这种意识必须有明确、具体和一定量的 表现形式才能逐步强化、生成为一种文化教育,即通过一篇篇内蕴丰富、辞情兼美的选文,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光芒四射的文化印记,也只有这样的浸润,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才能逐渐走进学生的心里。
  
  四、初中语文教材呼唤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
  
  初中语文教材传统节日题材作品缺乏与初中生热衷“洋节”、急需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强烈呼唤传统节日题材作品进入初中语文教材,也就是说,未来的初中语文教材首先要敞开门来迎接“传统节日的大家族”,然后是研究、确定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节日题材作品的条件,进而解决语文课堂用什么教学生认识传统、用什么为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奠基的问题。
  初中学生思想最为活跃,心理、生理发育最为迅速,人生记忆也最深刻、最长久,此时是对他们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初中语文本应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就把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种在他们心田,并不断浇水施肥,一步步引导他们认识、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传统节日是历代文/亘古不衰的吟咏主题。在中国文学的大观园中,名家璀璨,佳作无数,在不限体裁的前提下,可选作品众多,即使千挑万选也应有更多作品可以入选初中教材。
  初中阶段入选作品应以古诗词为主,适兰辅以言辞精美、内蕴丰富的古文和现代文。
  第一,初识传统节日(初一阶段),初一盯段的选文目的是引领学生初识传统节日,宜把学生知道一点儿却又不解详情的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加以强化、深化,并把一之相关的文化意蕴通过课文刻入学生成长的年轮。此时选入作品应以短诗、小散文(叙事类为主,可以是现代文,也可以是浅显易懂的文言文。
  第二,赏识传统节日(初二阶段):初二阶段的学生已经了解了异彩纷呈的春节、起源进离的端午、月圆情满的中秋,应该对我们的传统节日产生了一定兴趣。此时应因势利导,再把学生不太熟悉的三个传统节日——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继续用选文的方式推介给他们。鉴于初二学生理解力和欣赏力都有所提高!此时选入作品应以古诗文为主。
  第三,钟爱传统节日(初三阶段),初三阶段的学生已经了解、欣赏了六个传统节日,此时应趁热打铁,再把他们相对比较陌生的三十传统节日——七夕节、上巳节、立春,继续用选文的方式推介给他们。初三学生的理解力和欣赏力已经不可低估了,在题材已定的前提下,这时选入作品的体裁无须限定,只要节日文化内涵深厚即可。
  其实,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光汉族的就有几十个,所以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传统节日题材作品不可能是穷尽式的面面俱到,我什的目的是点拨、是激发、是引领。一句话,我们就是想通过语文的阵地,借助语文的美丽、语文的魅力和语文的影响力,努力把传统文什的种子种到每个孩子的记忆里,让传统的“中国节”根植在中国学生的心中。
其他文献
智慧课堂应该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普及一种能够让学生广泛参与的学习模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和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笔者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如何设计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创设出一个(或一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8年考纲》)于3月8日如期颁布。与2007年《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7年考纲》)相比,《2008年考纲》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均没有变动,仅在考试内容方面作了细微调整,延续了“考纲”稳中求变、变中创新的特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删除“常用”二字。扩大了字词考查范围    《2008年
2009年全国18套语文高考试卷中,有16套试卷设置了语言表达(或称语言文字应用)部分。随着愈来愈多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区进入高考,课程改革精神、理念的逐步渗透与推广,语言表达的赋分在变化。今年浙江卷18分、辽宁卷20分、宁夏海南卷(全国卷III)20分、安徽卷24分。有的把原来的第一大题(客观选择题)与第六大题(语言表达主观题)合并为第1I卷,比如安徽卷。  第一,设题材料继承了往年紧扣时代脉搏,生
2006年高考各地所出的诗歌鉴赏题题型比较多样,显示了自主命题的特色,但这些多样的题型涉及范畴不外乎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三个方面。下面拟从这三方面对今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作个具体分析。    一、表达内容    1.识记常识  文学常识是文学鉴赏的基础,但作为考点,在各地考卷中出现的不是太多。其实,中学生了解点相关文学常识是完全必要的,关键是不要太把它当一回事。上海卷将诗歌鉴赏与文学常识结合起
【摘 要】教师做事要为创造美好的生活服务,为建构幸福的人生服务。做事之时要不断地尝试创意、创新与创造。正确聚焦,快乐做事;避免误区,幸福做事;遵循规律,积极做事;学会分离,健康做事;彼此润泽,把事情作为磨砺和完善人生的土地、舞台、机缘,享受教育职业的幸福。  【关键词】教师 教育家 幸福做事 成长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教师经常有烦恼、抱怨、焦虑、挣扎的消极情绪,很多教师经常表现出忙碌、无序
编者按:2008年12月6日,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召开学术年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围绕语文课改,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大家充分肯定了语文课改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通过研讨,与会代表对新世纪语文改革有了较为全面、辩证、清醒的认识。    一、课改的成绩有目共睹    针对八年
田贺书《伤仲永》这节课超越了“语文教学”,实践着“语文教育”:教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言语智慧和人生智慧,增长学习语文和做事的才干,使学生越来越聪明。一、汲取言语智慧,教学生学语文  “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1],田老师本节课所教的就是“学本身”。  1.教学生阅读之法——披文入情,理解“文本之道”  “披文入情”就是通过文字走进文本,咬文嚼字理解文意,即以文本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基于此,落实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情境中逐步落实人地协调观念,通过不断剖析案例,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要素进行区域认知,达到提升综合思维的要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一
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课《芦花荡》一文塑造了一位老交通员的英雄形象。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通篇用“老头子”来称呼这位老英雄,不妥,应该称呼“老爷爷”,这样更能表示对他的尊重和敬佩。  我请学生们举手表决,全班四十一人,有六七位同学认为应该叫他“老爷爷”。于是,我决定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从衣着打扮往往能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白光》《祝福》以及散文《范爱农》都涉及了人物的死亡问题,但令人奇怪的是鲁迅在展示人物生命终结时,都在某些层面上做了隐性的处理,似乎在努力暗示着什么。这样处理尽管给我们理解文本带来一定难度,但却体现了鲁迅高超的创作技法。  我们先来看孔乙己的死。孔乙己是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到了要讨饭的地步,但他却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毛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