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藏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普遍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能树立人生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和家庭诸多不良因素以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我区中学生脆弱的心理和薄弱的意志承受不了种种压力,部分学生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有的学生不分场合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的学生讲哥们义气,为朋友的错误“保密”;有的学生与伙伴发生矛盾,到校外找人帮助。现在中学生以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向实际。在学生的目的中,以自我发展为目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中,选择“两方面兼顾,既得利又不得罪人”;在人生价值观中,以个人利益为中心。
以上情况说明西藏中学生思想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行为表现外显了其思想状况。深刻探讨西藏中学生思想存在的部分问题,有其自身基本素质的原因,也有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体制性的问题。为了加强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对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二、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师资队伍数量少、质量差,并且不稳定
西藏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少,特别是农牧区严重缺少中学教师。在现有中学教师中很多都是代课教师,专门从事思想教育的教师更少,虽然现在培养出了一批民族中学教师,但至今骨干教师仍然很少,形成了骨干教师仍以援藏教师为主的局面。西藏边缘地区比城镇艰苦,物价又贵,但西藏对基层与农牧区教师又无特殊补贴,多数教师不愿意去基层,有些高水平和骨干教师开始改行从事其他行业。这样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
2.藏、汉语教学的体制问题
西藏是一个藏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全区总人口中藏族占95.2%,区内的门巴族、夏尔巴族、珞巴族、回族等一般也习惯于使用藏语教学。中学思想教育的教材是汉语课本,而广大牧区里的小学里,由于学生基本全是藏族或是通用藏语的其他区内少数民族,只有藏文课本和藏族教师,一般到三年级后才开始上汉语课,这样一部分学生汉语基础较差,他们在思想教育课中吸收知识比较困难,许多知识难以理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3.宗教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解放前,西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几乎全民信教。解放后几十年来,政教合一虽然被取消了,人们的觉悟也有所提高。但在精神生活中,宗教仍有极为强烈的影响,不少群众仍保持着浓厚的宗教热情。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它是整个社会体系的结构要素之一,同其他各种社会要素发生着广泛的社会联系。这就使宗教在社会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存在和发展必然同其他相关领域发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受宗教社会的影响而信教的也不少。
(1)生活中受到挫折,因而消极厌世,想在宗教中求得解脱。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消灭了剥削压迫,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是,现实社会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矛盾,给当事人带来各种各样的迷惑和苦难。就个人来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常常会碰到各种不如意的事。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各人态度不一,有些人知难而上,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有些人丢失了信心或者由于受到挫折而失去了勇气,不敢面对现实生活,而是转向宗教,祈求在宗教中得到心灵的安慰。
(2)升学和就业问题。上大学是许多青年人的希望和理想。诚然,能上大学,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即使没考上大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样能为人民做出贡献。有些青年人则因高考落榜而一蹶不振,或因工作不如意而感到人生没有意思。
(3)对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感到愤懑,认为宗教能使人品德高尚。大多数青年信教是为了追求崇高的道德,他们将教堂视为神圣之地,以信教为修身之法。
从以上分析的情况看,青年人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源于他们自身的经历、生活的环境、个人的文化社会。宗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不仅对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有影响,而且对生长在新社会的部分青年同样会产生影响。这些信教青年将会成为宗教的基本群众,因此,他们的生活情况、思想变化、信教的原因和目的以及他们在社会上和宗教内的活动等,无疑会同今后的宗教发展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忽视这一点将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损失。
4.家庭教育的松弛和误导,妨碍西藏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每个人出生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团体。家庭是以永久生活为目的而同居的亲属团体。因此,家庭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它是由互为亲密关系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组合及经营的团体。传统的家庭关系重视礼教,容易受到家庭成员影响。
受家庭成员影响而导致信教,这是部分中小学生信教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平解放后,西藏社会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宗教思想和宗教意识,将长期在西藏社会上存在,并影响大多数青年甚至成年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笃信宗教的老年人,他们对于宗教的信仰是根深蒂固的。这些人的宗教信仰会时时通过种种方式,感染周围的人,特别是他们的亲属。受家中信教的老人或亲友影响,是许多青年信教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这些青年信徒的宗教信仰比较虔诚,宗教知识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这部分青年教徒是整个青年教徒中的主流。
5.中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滞后性和行为上的随意性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所谓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主要是指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西藏中学生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由于国家对民族地区学生实行优惠照顾政策,高考时降低分数线录取,而且中学阶段在校期间还有生活费用上的补贴。这些优惠条件一方面使民族地区学生感受到党和人民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帮助,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学习进取心不强,缺乏竞争意识,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二是自卑心理困扰,自暴自弃。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升学无望,无心学习,在校期间养成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等一些不良行为,经常旷课、逃课。这些与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要求的求实、开拓、创新、拼搏的精神不相适应。
6.法制教育的缺乏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由于学生的法制教育缺乏致使当前中学生犯罪的现象明显增多。有的中学生主观上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从小结成团伙闹事,为小事情相互打架、斗殴;有的中学生还借助于黑势力逞能,出现打死、打伤人的事件,从而导致犯罪;有的中学生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家不守家规,在学校不守校规,缺乏起码的社会道德;还有的中学生在黄、赌、毒的影响下,道德败坏,强奸犯罪屡屡发生,抢窃、吸毒、贩毒、卖淫等现象时有所闻。西藏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缺乏对中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重视。
(责编 潘冰)
目前西藏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普遍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能树立人生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和家庭诸多不良因素以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我区中学生脆弱的心理和薄弱的意志承受不了种种压力,部分学生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有的学生不分场合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的学生讲哥们义气,为朋友的错误“保密”;有的学生与伙伴发生矛盾,到校外找人帮助。现在中学生以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向实际。在学生的目的中,以自我发展为目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中,选择“两方面兼顾,既得利又不得罪人”;在人生价值观中,以个人利益为中心。
以上情况说明西藏中学生思想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行为表现外显了其思想状况。深刻探讨西藏中学生思想存在的部分问题,有其自身基本素质的原因,也有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体制性的问题。为了加强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对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二、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师资队伍数量少、质量差,并且不稳定
西藏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少,特别是农牧区严重缺少中学教师。在现有中学教师中很多都是代课教师,专门从事思想教育的教师更少,虽然现在培养出了一批民族中学教师,但至今骨干教师仍然很少,形成了骨干教师仍以援藏教师为主的局面。西藏边缘地区比城镇艰苦,物价又贵,但西藏对基层与农牧区教师又无特殊补贴,多数教师不愿意去基层,有些高水平和骨干教师开始改行从事其他行业。这样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
2.藏、汉语教学的体制问题
西藏是一个藏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全区总人口中藏族占95.2%,区内的门巴族、夏尔巴族、珞巴族、回族等一般也习惯于使用藏语教学。中学思想教育的教材是汉语课本,而广大牧区里的小学里,由于学生基本全是藏族或是通用藏语的其他区内少数民族,只有藏文课本和藏族教师,一般到三年级后才开始上汉语课,这样一部分学生汉语基础较差,他们在思想教育课中吸收知识比较困难,许多知识难以理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3.宗教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解放前,西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几乎全民信教。解放后几十年来,政教合一虽然被取消了,人们的觉悟也有所提高。但在精神生活中,宗教仍有极为强烈的影响,不少群众仍保持着浓厚的宗教热情。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它是整个社会体系的结构要素之一,同其他各种社会要素发生着广泛的社会联系。这就使宗教在社会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存在和发展必然同其他相关领域发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受宗教社会的影响而信教的也不少。
(1)生活中受到挫折,因而消极厌世,想在宗教中求得解脱。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消灭了剥削压迫,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是,现实社会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矛盾,给当事人带来各种各样的迷惑和苦难。就个人来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常常会碰到各种不如意的事。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各人态度不一,有些人知难而上,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有些人丢失了信心或者由于受到挫折而失去了勇气,不敢面对现实生活,而是转向宗教,祈求在宗教中得到心灵的安慰。
(2)升学和就业问题。上大学是许多青年人的希望和理想。诚然,能上大学,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即使没考上大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样能为人民做出贡献。有些青年人则因高考落榜而一蹶不振,或因工作不如意而感到人生没有意思。
(3)对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感到愤懑,认为宗教能使人品德高尚。大多数青年信教是为了追求崇高的道德,他们将教堂视为神圣之地,以信教为修身之法。
从以上分析的情况看,青年人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源于他们自身的经历、生活的环境、个人的文化社会。宗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不仅对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有影响,而且对生长在新社会的部分青年同样会产生影响。这些信教青年将会成为宗教的基本群众,因此,他们的生活情况、思想变化、信教的原因和目的以及他们在社会上和宗教内的活动等,无疑会同今后的宗教发展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忽视这一点将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损失。
4.家庭教育的松弛和误导,妨碍西藏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每个人出生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团体。家庭是以永久生活为目的而同居的亲属团体。因此,家庭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它是由互为亲密关系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组合及经营的团体。传统的家庭关系重视礼教,容易受到家庭成员影响。
受家庭成员影响而导致信教,这是部分中小学生信教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平解放后,西藏社会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宗教思想和宗教意识,将长期在西藏社会上存在,并影响大多数青年甚至成年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笃信宗教的老年人,他们对于宗教的信仰是根深蒂固的。这些人的宗教信仰会时时通过种种方式,感染周围的人,特别是他们的亲属。受家中信教的老人或亲友影响,是许多青年信教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这些青年信徒的宗教信仰比较虔诚,宗教知识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这部分青年教徒是整个青年教徒中的主流。
5.中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滞后性和行为上的随意性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所谓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主要是指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西藏中学生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由于国家对民族地区学生实行优惠照顾政策,高考时降低分数线录取,而且中学阶段在校期间还有生活费用上的补贴。这些优惠条件一方面使民族地区学生感受到党和人民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帮助,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学习进取心不强,缺乏竞争意识,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二是自卑心理困扰,自暴自弃。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升学无望,无心学习,在校期间养成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等一些不良行为,经常旷课、逃课。这些与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要求的求实、开拓、创新、拼搏的精神不相适应。
6.法制教育的缺乏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由于学生的法制教育缺乏致使当前中学生犯罪的现象明显增多。有的中学生主观上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从小结成团伙闹事,为小事情相互打架、斗殴;有的中学生还借助于黑势力逞能,出现打死、打伤人的事件,从而导致犯罪;有的中学生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家不守家规,在学校不守校规,缺乏起码的社会道德;还有的中学生在黄、赌、毒的影响下,道德败坏,强奸犯罪屡屡发生,抢窃、吸毒、贩毒、卖淫等现象时有所闻。西藏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缺乏对中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重视。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