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技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 Premiere CC 视频编辑课程为例,论述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技术实训课程中应用,提出借助雨课堂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按照“初步了解,基本掌握—理解,熟练掌握—能力拓展”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设计,并从课前线上自主预学习、课中强化实训操作教学、课后线上拓展提高等步骤实施,以增加课堂互动、增强师生交流、加强学生操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实训教学 Premiere CC视频编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125-02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相应职业能力。该课程的实训教学一般安排在计算机实验室,采取“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模式授课。教师讲授和演示时,学生通过大屏幕或电子教室“听与看”,课堂缺乏互动,十分沉闷;学生操作时,部分学生基础差或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遗漏学习内容,忘记操作过程。同时,教师的讲授和演示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少,达不到熟练掌握操作的实训教学效果。本文以 Premiere CC 视频编辑课程为例,探索借助雨课堂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进中职计算机技术实训教学效果。
  一、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应用实践
  在计算机技术实训课中,笔者借助雨课堂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雨课堂是一个智慧教学工具,安装雨课堂后,运行 PowerPoint 2016,可以看到在菜单栏中新增了“微信、开启雨课堂授课、单选题、多选题、新建手机课件、插入网络视频、上传手机课件、群公告”等功能。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 PowerPoint 和微信,在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下面是 Premiere CC 视频编辑课程“音画对位”混合式实训教学实践过程。
  (一)混合式实训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设计,按“初步了解,基本掌握—理解,熟练掌握—能力拓展”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设计,需要选取和重组教学内容,按难易程度设计实训任务,便于学生学习与操作。制作歌曲 MTV 是视频编辑的基本技术之一,在 Premiere CC 中,“音画对位”编辑即能实现歌曲 MTV 的制作。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制作 MTV ,教师设计两个 MTV 制作任务:一是《浪花一朵朵》歌曲 MTV 制作。该歌曲歌词简单明了,提供了含义清晰的画面。教师录制了制作流程视频,课前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练习操作,预先了解学习内容和熟悉制作 MTV 流程。二是《青花瓷》歌曲 MTV 制作。《青花瓷》歌词较复杂,画面较抽象,要求学生共同研究,理解歌词与画面含义,学生分组完成。课前,通过雨课堂和微信,把学习内容和操作录屏文件推送到学生手机上。课中,通过抽查学生操作,了解学生 MTV 制作流程掌握程度;教师利用雨课堂和 PPT,完成重点教学内容 MTV 制作流程讲述,讲解和演示音频标记等操作难点,并以限定时间模式,让学生再次制作《浪花一朵朵》MTV,熟练掌握 MTV 制作流程;以小组形式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同时安排作品展示、分享交流和作品评价环节,不仅使学生巩固提高操作技能技巧,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课后,安排强化提高任务,学习用“音画字对位”编辑方法制作卡拉 OK,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整个实训教学,以学生的操作任务学习为主,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实训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教学。
  (二)混合式实训教学过程
  混合式实训教学过程分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堂实训教学、课后线上强化提高三个阶段。
  1.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前线上预学习,实现“初步了解,基本掌握”的目的。教师把实训任务、学习内容与教学资源提前推送到学生手机上,保留充足的学习时间给学生学习与操作。歌曲 MTV 的制作,课前推送的内容包括:一是 PPT 课件,课件详述轨道选择方法、添加音频和视频文件、标记音频文件、进行“音画对位”的操作流程和注意问题、学习任务等;二是制作《浪花一朵朵》MTV 的操作视频,包括《浪花一朵朵》的音频、对应的图片和《浪花一朵朵》的 MTV(样片)。学生通过智能手机接收学习资源,进行相应学习,并利用晚自修上机时间,练习《浪花一朵朵》MTV 制作。任课教师随时与学生保持微信联系,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老师。
  2.课堂实训教学。课堂实训教学,实现“理解,熟练掌握”教学目的。课堂实训教学,安排 2 个课时,在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第一,抽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选出 1~2 名学生演示《浪花一朵朵》MTV 制作。第二,教师纠正学生制作过程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述制作过程中错误较多的操作和难点重点等内容。教师讲述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弹幕”功能与教师进行互动。第三,分组制作《青花瓷》MTV。根据歌曲《青花瓷》,各小组要讨论研究歌词和图片,图片不够理想时,可上网搜索收集图片,然后进行创作。这个阶段学生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和创新创作意识,不仅要熟悉 MTV 制作操作,掌握 MTV 的制作流程,同时也要领会歌词和画面含义,学会搜索创作资源等。任课教师则对学生的创作过程进行跟踪指导,通过微信或现场指导学生操作,同时控制教学进程和调控学生学习状态。第四,成果展示,各小组通過微信播放本组作品,介绍作品的特点和制作的经验与教训。第五,作品评价,全体学生通过微信对每组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在每组作品展示和学生评价后,对各组的作品进行相应的点评。
  3.课后线上学习。课后线上学习,实现“知识能力扩展”目的。“音画对位”编辑制作的 MTV,操作过程不是很复杂,学生通过 1~2 次的操作练习,已能熟练掌握。“音画对位”上升一级的难度是用“音画对位”编辑方法制作卡拉 OK。Premiere CC 也能制作卡拉 OK,但操作过于繁杂,教师把操作视频发给学生,学生可以选择性提高学习。同时,介绍在 Premiere CC 添加插件如卡拉 OK 字幕精灵等,更快制作卡拉 OK 的方法;提供卡拉 OK 视频制作学习网络地址,供学生课后学习。   (三)混合式实训教学效果
  本次实训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不仅增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训任务,增强操作的熟练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探索实践能力。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任务较简单,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基本制作流程。课中通过抽查学生操作,讲述 MTV 制作流程和重点难点,加深学习程度,安排再次制作,加强操作熟练程度;分组制作《青花瓷》MTV,加大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层次,需要学生对歌词内涵理解到位,做到歌词与画面不仅要对位,还要相符。由于有了课前的学习与练习,有了雨课堂平台,学生在上课中能大胆回答教师问题,也能大胆提出问题,还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一改以往沉闷的实训课堂教学氛围,也有了更多实训时间,保障学生操作达到熟练程度。分組实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学习习惯、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作品展示与评价,不仅有现场展示与现场评价,还可以通过微信展示和评价,增加展示与评介的渠道。
  二、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反思
  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实训教学,在增加课堂互动、增强师生交流、加强学生操作等方面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体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但从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问题。在课前预习时,基础较差和学习不够自觉的学生,没有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课前学习,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借口手机质量差或没有流量,不能完成自主学习与练习的任务,这就导致教师上课时仍要花费时间讲授基本操作,影响教学进度,影响后面环节的执行效果。二是课堂纪律管理问题。上课时,由于开放网络和允许手机进课堂,个别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做不相干的事(如玩游戏),课堂秩序受到影响。三是教师能力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实训教学,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专业知识的纵深度、课堂调控能力、教学应变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部分教师觉得难以驾驭这种教学模式。四是教学资源问题。目前,能直接用于线上实训教学的资源太少,教师须花费大量时间制作教学课件和录制教学视频,这是很多教师不愿意采用这种模式教学的根本原因。
  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实训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比拟的。如果能在教学中融入自媒体的理念,做到“无限空间、无限时间、无限受众”,在实训内容和任务方面选取更具针对性、更活泼生动,则更能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保证实训时间,保障实训效果。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发展,移动学习平台大众化,学习资源更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将迈向全新的信息化模式。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要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信息化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智辉.“互联网 +”环境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5).
  [2]刘 梅.“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园地,2019(11).
  [3]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
  [4]师 诺.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9(24).
  【基金项目】2017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自媒体视野下的中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7A070)。
  【作者简介】刘焕兰(1970— ),女,高级讲师,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研究、信息化教学研究。
  (责编 江月阳)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从中高职衔接的界定,以及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思政课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清晰、课程设置与内容重復、师资建设上存在短板的现状分析,提出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建立一体化师资建设机制的举措,为中高职院校联合培养畜牧兽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中高职思政课衔接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 思政课衔接 举措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内容为例,论述如何借助“职教云”和“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实施“资源+活动+反馈”网络教学模式,具体阐述课前准备、线上授课和课后作业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资源+活动+反馈 网络教学模式 职教云 腾讯课堂 内科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66-0
期刊
【摘 要】本文依托“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升级课堂流程;借助虚拟实验,创设物理情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收获课堂体验;抓住知识的本质,提升能力高度。  【关键词】深度学习 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2-0143-03  如何在高中物理课
期刊
【摘 要】本文阐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背景,分析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广西民族特色小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例,阐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对未来的展望,为中职学校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校 创业孵化基地 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37-03  当前社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为例,探讨从多角度开发文字、数据、实验、信息技术等多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落实物理课程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程资源 核心素养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83-03  教材是实施新课程的直接课程资源,但单一的课程资源难以承担全面落实培养学科核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进行解读,以人教版《乡村和城镇》教学为例,论述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学习策略:地理学习目标指向地理核心素养;学习内容重视地理知识结构;学习实施建构地理学习思维;学习评价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关键词】地理学习策略 浅层学习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57-0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实习安全管理工作为例,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校企衔接度不够、教师参与度较低、班主任主动性差及学生安全知识欠缺等问题,提出将顶岗实习管理效果检测、问题处理加入管理模式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设计及管理办法,构建精准化的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精准化 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本文分别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小组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提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酒店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针对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缺乏主动性、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自我调控能力等问题,提出构建“四方联动,双元合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模式,论述具体的实施措施:更新观念,突出服务功能;培育家长,积极参与配合;优势联合,双元合作共育;训育结合,自我管理养成。  【关键词】中职学生 自我管理能力 四方联动 双元合作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高中数学优质课《平均变化率问题》为例,阐述在教学中设计问题,以问题带动和引导学生掌握概念,从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概念课 问题引导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116-03  新高考改革即将到来,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在数学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