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好实验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相反,课堂便会缺失精彩,甚至出现低效。因而,把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发挥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功效,也就使实验教学成为化学课堂中一篇美丽的乐章。
  一、“活化”实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化学实验对学生来讲有其独特的魅力,课堂教学中若能巧妙、灵活地运用实验,便能诱导学生愉悦地走进你的课堂,继而快乐地进行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得到很大提升。但是,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并非越多越好,教师要结合实情去精心预设,方能见到精彩的生成。
  1.趣化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趣味化的实验能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它能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认真研究教材,积极了解掌握学情,从而把趣味化的实验灵活应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新课时,若能设计切题的实验,对整节课的教学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使学生从课的开始就进入了学习的积极状态。
  2.变化实验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课堂上实验方式的单一化,也使实验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从而导致学生视觉疲劳,使课堂教学乏味、低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把实验的方式变化一下,除有些特殊的实验外,许多实验都可以设计成师生的合作实验、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等。尤其是师生互动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中,会给学生带来愉悦、成功的感觉,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
  二、“谋划”实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于“兴趣的激发者、活动的组织者、方法的指导者、效果的评价者”,通过对实验的精心策划,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探究的问题和兴趣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设计问题情境。
  2.合理构建方案,引领学生去科学探究
  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是凸显学生主体的一种很好方式,能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良好的科学素养。这需要有一定的方案引领,方能使课堂教学高效。
  3.更新设计实验,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中,在学生设计出来制取二氧化碳常用装置的基础上,教师风趣地说:“请同学们再试一试,看谁能成为一名最出色的设计师,从而帮助老师来达成两个心愿。一是在制气的过程中补充酸液,或控制酸液的加入量:二是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学生的思维立即又活跃起来,在实验台上搜寻、构思、设计,真的是很投入,他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装置。实验设计完成后,我趁热打铁,创设了让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来进行交流、评价的场景,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启迪了学生发明创造的思维。另外,有很多的教师演示实验,都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4.注重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向课外延伸
  “用生活来教育”不仅仅是内容选择的一条原则,也是展开实验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思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材与现实的联系,把科学实验由课内带到课外,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从而养成繼续学习、善于探究的科学素养。
  三、“细化”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关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大多都是分层推进的,实验的整个过程环节齐全,现象明显,便于学生把握。但是有些实验稍纵即逝,学生较难把握,而一旦错过时机,会影响到当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实验过程,特别是实验的现象。实验前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醒学生,到了实验的关键处,在不打扰学生的前提下,也要用恰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暗示,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2.适时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
  每个实验都有其赋予的内涵。如验证性的、探究性的、推理性的、对比性的实验等。课堂上的很多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的,不能只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有深度的思考。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实验,对实验进行透析,挖掘其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3.善于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实验只有经过总结与反思,才能在此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亲历了实验以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很好的途径。教学气体制取的内容时,先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合作完成实验,然后再总结、交流、概括出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比教师讲完步骤后让学生照章办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当然,概括能力的培养内容是全面的,教师要在总结中善于提炼。
其他文献
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各地课改如火如荼,唯有大胆摒弃落后的教育理念,而创造出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本人在经历了近5年的新课改,以及在观摩多堂优质课后,经反复思虑与实践,从而总结出—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一、认真编写导学案  几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课本上新知识的70%可由学生自学获得。导学案有利于指导学生有效地自学。导学案内容
期刊
一、因材施教,关注差异  1.分层作业。为了使学生面临高考时能考出好的成绩,教师在让学生掌握基础、重点知识的同时,要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作业要有梯度。这样既能降低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难度,保证他们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从而增强他们学好地理的信心,又能帮助那些学有余利的学生解决吃不饱的问题。  2.课堂提问精心安排。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期刊
课程标准强调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改变学生角色,体现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和认识物理规律,并把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对物理
期刊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  “情境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设真实环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
期刊
在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求在课堂上转换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式,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立足于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尝试开展探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如何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谈几点看法:  一
期刊
作为生物教师,我更注重教材中的探究部分的教学。因为我觉得科学探究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變,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正确科学地引导学生完成这部分学习内容呢?下面仅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谈一谈我的做法:  1
期刊
一、实践方法的改进  在“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讲课本上的1个验证实验、2个演示实验进行综合设计改进成1个多组对照实验方案:选择两盆银边天竺葵,标记A,B盆,分别选1片天竺葵叶,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的一半,A盆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B盆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中,分别放在两个玻璃钟罩内,经过黑暗处理、阳光照射、脱色等一系列实验步骤,可得出如下结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
期刊
一、高效课堂,从方法、手段创新  1.利用导学提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意合理设计和运用导学提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新授课,我设计导学提纲时,第一步是交代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教师利用导学提纲对自学内容、自学目标做出明确要求,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应该学什么,必须记住什么。第二步是自主学习预习新知,给出相关的知识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课文查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
期刊
一、教师主导的演示教学模式  教师为主导的演示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分层演示、视频演视、模拟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以及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新知识,接受新概念,提高分析和概括的思维能力,从而掌握新的知识体系。  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比较常用的,也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
期刊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教育设备落后,硬件设施差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耗课程,它的开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后盾。要在中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有成套设备,虽然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已认识到建校园网、更新升级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使有限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配套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