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缺少承担自由意志的能力和勇气,此时他所参与的恶行便已超出一般的理解范畴,成为类似自然灾害的现象
作为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我目击过的历史事件不止一两起。最近的一次,恐怕要算“911”了。当时面对曼哈顿下城的滚滚烟尘,脑子一下断片了。后来想起6500万年前那颗撞击地球的外星体,不少科学家认为那起飞来横祸导致了恐龙灭绝。几乎一夜之间,如何理解恶,成了西方知识界关心的焦点。
1945年,汉娜·阿伦特曾经断言,恶的问题,将成为战后欧洲知识生活的基本问题。然而这一断言并未成为事实。不论古拉格、柬埔寨大屠杀,还是波斯尼亚种族清洗,都只是作为一时间的新闻热点被人们议论,直到纽约恐怖袭击。也许对西方而言,这类事件发生在文明边陲,甚至化外之地,尚不足以构成心腹之患;也许当代人习惯于把问题置入历史语境,并推导出一系列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善恶对立于是让位于价值中立。
2002年,主持波茨坦爱因斯坦论坛的美国学者苏珊·尼曼出版了《现代思想中的恶,一部另类哲学史》。本书没有对恶进行全面定义,而是复述了启蒙运动初期至奥斯威辛之后,恶在西方哲学中的演化。作者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则是作为观念的恶。她的故事从1755年11月1日开始。那天的早晨9点40分左右,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强烈地震,地震伴随着大火和海啸,整个城市,包括王宫,像《旧约》中的索多玛一样毁灭,死亡人数估计为6万至10万。由于地震发生于万灵节,不少人认为这是天谴。葡萄牙的耶稣会士则反对重建里斯本,认为那是进一步亵渎神的旨意。
而在当时的启蒙主义方面,作家伏尔泰写了一首短诗,在笔友之间流传。由于远离灾难现场,诗人的用意是借题发挥。这首“玄言诗”针对的是德国思想家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在一篇作于1710年的论文中,莱布尼茨认为,尘世间的恶与神的至善并不冲突;不论多少邪恶存在,人类所置身的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当中最好的。至于好人也会遭逢厄运,那是因为神的公义深不可测。这个理论就是当时所谓的乐观主义(和今天所指不同)。
作为自然神论者,伏尔泰不相信神会干预已然存在的世界。对他而言,1755年地震是无端的恶,没人能宣称里斯本的受难者都是恶人,尤其是那些幼童。当然,恶原本就毫无来由,它不同于罪行。罪行必有动机,所以可以理喻;恶不可理喻,它更像是自然现象。所以恶更多不是伦理学问题,而是知识论问题。
读到伏尔泰的诗后,卢梭给作者写了一封长信。他认为,地震中的死难者非但有机会早脱苦海,而且给了伏尔泰舞文弄墨、四处煽情的机会。同时他还认为,里斯本地震更多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他说:如果人们分散居住,而不是大规模集中在市区,就不会发生这等惨剧。他进而为神正论的乐观主义辩护说,人对上帝的计划缺少完整认识,自然也就没有权力判断其真伪。
如果说里斯本地震动摇了传统的神正论,那么发生在20世纪奥斯威辛的悲剧则对另一种乐观主义,也就是历史进步论,提出了根本质疑。西方人具有一种把善恶问题知识化的传统。自古希腊人便以光明和知识为善,以黑暗和蒙昧为恶。他们以为人只要能知善恶,就会避免恶行。然而人在20世纪的历史经验证明,事情并非如此。尼曼在书中引用阿伦特的一封信,其中说,恶不是参天橡树,而是阴影下的毒菌。她指的是纳粹死亡营中那些承上启下的庸碌官僚。当人缺少承担自由意志的能力和勇气,他就会隐身在集体当中,哪怕这个集体正滑向深渊。此时他所参与的恶行便已超出一般的理解范畴,成为类似自然灾害的现象。
里斯本地震发生后,领导救灾的是内政大臣塞巴斯蒂昂·德·梅洛。他曾代表葡萄牙出使英国,回国后效法英国模式改革国内经济,重组军队,发展教育,并废除了葡萄牙在印度殖民地的奴隶制。有人问他如何应对灾后的混乱局面,他说:“死了的入土,活着的喂饱。”
在德·梅洛领导下,城市废墟在一年之内被清理完毕。随后国王任命他重建里斯本。他雇用大批建筑师、工匠和劳工,开始建设一座拥有大型广场和林荫道的城市。这时又有人问他,为何建造如此宽阔的街道,他说:“有一天它们会显得太小。”除了重建都城,德·梅洛还向基层政府组织分发了一份问卷,包括的问题有:地震持续的时间;可感余震的次数;造成损害的类型;动物有无异常反应;井水和积水有何异常。这份问卷被视为现代地震学的开端。■
李大卫:作家,评论家,现居美国
作为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我目击过的历史事件不止一两起。最近的一次,恐怕要算“911”了。当时面对曼哈顿下城的滚滚烟尘,脑子一下断片了。后来想起6500万年前那颗撞击地球的外星体,不少科学家认为那起飞来横祸导致了恐龙灭绝。几乎一夜之间,如何理解恶,成了西方知识界关心的焦点。
1945年,汉娜·阿伦特曾经断言,恶的问题,将成为战后欧洲知识生活的基本问题。然而这一断言并未成为事实。不论古拉格、柬埔寨大屠杀,还是波斯尼亚种族清洗,都只是作为一时间的新闻热点被人们议论,直到纽约恐怖袭击。也许对西方而言,这类事件发生在文明边陲,甚至化外之地,尚不足以构成心腹之患;也许当代人习惯于把问题置入历史语境,并推导出一系列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善恶对立于是让位于价值中立。
2002年,主持波茨坦爱因斯坦论坛的美国学者苏珊·尼曼出版了《现代思想中的恶,一部另类哲学史》。本书没有对恶进行全面定义,而是复述了启蒙运动初期至奥斯威辛之后,恶在西方哲学中的演化。作者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则是作为观念的恶。她的故事从1755年11月1日开始。那天的早晨9点40分左右,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强烈地震,地震伴随着大火和海啸,整个城市,包括王宫,像《旧约》中的索多玛一样毁灭,死亡人数估计为6万至10万。由于地震发生于万灵节,不少人认为这是天谴。葡萄牙的耶稣会士则反对重建里斯本,认为那是进一步亵渎神的旨意。
而在当时的启蒙主义方面,作家伏尔泰写了一首短诗,在笔友之间流传。由于远离灾难现场,诗人的用意是借题发挥。这首“玄言诗”针对的是德国思想家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在一篇作于1710年的论文中,莱布尼茨认为,尘世间的恶与神的至善并不冲突;不论多少邪恶存在,人类所置身的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当中最好的。至于好人也会遭逢厄运,那是因为神的公义深不可测。这个理论就是当时所谓的乐观主义(和今天所指不同)。
作为自然神论者,伏尔泰不相信神会干预已然存在的世界。对他而言,1755年地震是无端的恶,没人能宣称里斯本的受难者都是恶人,尤其是那些幼童。当然,恶原本就毫无来由,它不同于罪行。罪行必有动机,所以可以理喻;恶不可理喻,它更像是自然现象。所以恶更多不是伦理学问题,而是知识论问题。
读到伏尔泰的诗后,卢梭给作者写了一封长信。他认为,地震中的死难者非但有机会早脱苦海,而且给了伏尔泰舞文弄墨、四处煽情的机会。同时他还认为,里斯本地震更多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他说:如果人们分散居住,而不是大规模集中在市区,就不会发生这等惨剧。他进而为神正论的乐观主义辩护说,人对上帝的计划缺少完整认识,自然也就没有权力判断其真伪。
如果说里斯本地震动摇了传统的神正论,那么发生在20世纪奥斯威辛的悲剧则对另一种乐观主义,也就是历史进步论,提出了根本质疑。西方人具有一种把善恶问题知识化的传统。自古希腊人便以光明和知识为善,以黑暗和蒙昧为恶。他们以为人只要能知善恶,就会避免恶行。然而人在20世纪的历史经验证明,事情并非如此。尼曼在书中引用阿伦特的一封信,其中说,恶不是参天橡树,而是阴影下的毒菌。她指的是纳粹死亡营中那些承上启下的庸碌官僚。当人缺少承担自由意志的能力和勇气,他就会隐身在集体当中,哪怕这个集体正滑向深渊。此时他所参与的恶行便已超出一般的理解范畴,成为类似自然灾害的现象。
里斯本地震发生后,领导救灾的是内政大臣塞巴斯蒂昂·德·梅洛。他曾代表葡萄牙出使英国,回国后效法英国模式改革国内经济,重组军队,发展教育,并废除了葡萄牙在印度殖民地的奴隶制。有人问他如何应对灾后的混乱局面,他说:“死了的入土,活着的喂饱。”
在德·梅洛领导下,城市废墟在一年之内被清理完毕。随后国王任命他重建里斯本。他雇用大批建筑师、工匠和劳工,开始建设一座拥有大型广场和林荫道的城市。这时又有人问他,为何建造如此宽阔的街道,他说:“有一天它们会显得太小。”除了重建都城,德·梅洛还向基层政府组织分发了一份问卷,包括的问题有:地震持续的时间;可感余震的次数;造成损害的类型;动物有无异常反应;井水和积水有何异常。这份问卷被视为现代地震学的开端。■
李大卫:作家,评论家,现居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