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与共同价值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了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能动的”实践,通过实践人必然展现为一种关系的、共同体的存在.人的类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被异化的,由此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宣扬的“普世价值”是一种带有虚伪性、虚假性、占有性的“虚幻共同体”的价值诉求.新时代我们倡导的“共同价值”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共同性、共享性的价值诉求,旨在实现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与共享,是马克思类本质思想的彰显和“真正共同体”价值的新时代诉求.
其他文献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是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其健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将自身与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他们的建言献策也将对社会的思想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表面化、情绪化、实用主义等问题,如何引导其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以“红色基因”为视角,在研究红色基因理论内涵及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探析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新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中也得到了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中积极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需要,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中就要灵活地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有吸引力,并且实效性得到增强.文章先概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并指出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平台建设,最后针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国家治理软实力的突出特征.学界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使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特点及其当代价值日渐凸显.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局限性缺少理性反思.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可以深刻认识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为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人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基础之上来谈论人的存在,而人作为生活世界的主体始终与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进行观念上和情感上以及具体的物质上的改造,最终构建一个真正属人的世界,从而形成对这个生活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人通过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发挥和实践,在这个生活世界之中审视、观察和确证着自己的存在,最终这个生活世界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力量而真正成为人的世界,同时人在这个生活世界之中获得了更高意义上的价值存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和经济学思想,其中“对象性活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哲学思想,它是构成整个马克思生存论哲学的重要基石.马克思正是以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活动”和费尔巴哈的“感性活动原则”为思想素材,通过对两者的双重扬弃,构建起“对象性活动”的分析框架,说明了主客体及其对象性关系.同时开启了以实践批判活动的“新世界观”,使哲学真正立足于人的“现实世界”,确认了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应然关系,为人类如何改造世界提供了新思路.
启蒙运动消解了西方传统宗教神学,确立了以主体、自由、理性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性原则.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理性逐渐异化为工具理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科学技术话语转变为知识型,成为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意识形态.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哈贝马斯为现代性进行了辩解.他认为虽然工具理性造成了人的异化,但是理性并不等于工具理性,不能完全抛弃理性.他主张重建现代性,同时面对传统理性发展的困境,强调用交往理性代替工具理性,为人们摆脱技术统治重建生存世界提供工具,在语言学与哲学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现代性困境产生
体谅模式作为西方一种著名的教育理论,在道德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分析我国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知,其提倡的基本内容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向上、功能上和客体上有着高度的契合度,对创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东北抗联精神将朴素的爱国主义升华到科学严明的高度,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保证14年斗争直至胜利,团结抵御外辱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新时代有着凝聚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正视东北抗联的历史贡献,丰富与构筑中国精神.探析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途径,包括发挥地域特色,第一课堂理论集成;贯穿在校园生活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自发学习,联动宣传.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客观地造成数字技术在不同群体间形成数字鸿沟,客观地影响着人民群众在创造美好生活过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冠疫情激发了我国新一轮数字化建设的热潮,在极大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导致数字鸿沟越来越明显,一些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正逐渐成为数字难民.然而,技术上的数字难民在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模式、规则和管理的同时,在社会伦理道德生活中更遭受到歧视和冷漠.从伦理角度分析我国当前数字鸿沟问题的产生,并从道德关怀角度提出
对客观的意义所作的分门别类,尤其是对习语中客观的内涵所作的追索,旨在揭示出一种无批判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是现代世界及庸俗的哲学共同塑造的无批判的生活方式的直接结果,反过来又成为二者不可或缺的补充.因此,不论是在学术研究上还是日常生活中,厘清客观的含义、重建客观的立场成为一种必要.这种重建并不仅仅是理论的对客观之含义做出澄清,并不是使客观的含义向康德的或黑格尔的样式回返,也并不是树立起客观这一语词的权威性,而是借助哲学的思考向度,唤起实践的、批判的态度,即并不将现存世界当作已完成的予以完全的接受,而是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