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互相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表现各种能力的一种方式。即使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今天,语言仍然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化学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是懂得道理却表达不清楚,做问答题时存在不分段落、层次不清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打开学生心灵的天窗,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应达到的标准
  1.1 严谨性。严谨性就是要有逻辑性、科学性。化学概念、原理、规律本身就是十分严谨而科学的,老师在讲述时,要准确阐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原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规律的条件和结论,使学生在学习接受时,恰如其分地理解掌握。
  1.2 清晰性。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事实时要注意清晰,也就是要确切而不是模棱两可,同时要准确无误,不要似是而非,不能让别人看后产生误解。
  1.3 简明性。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事实,要特别注意详略得当,简洁明了。凡重复的或多余的叙述应力求避免,而必须交代的事项则一定要阐述清楚,不可省略。
  1.4 通俗性。化学语言的通俗性是指要符合化学的一般习惯,符合化学的习惯用语和符号。
  1.5 诱导性。“思考源于问题、源于疑难”。化学语言的通俗性就是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处于愤悱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将某一知识点设置恰当的有梯度的问题情境,步步设问,层层启迪,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
  2 培养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2.1 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化学课本。化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化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化学术语和化学符号,正确依据化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真正理解。同时化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化学概念、符号、专用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它们在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致离开它们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化学表达。要想真正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化学课本的阅读,因为化学课本是准确使用化学术语和用字的典范。在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特别要注意课文中用到的有关词语,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语,换成其他词语行不行。久而久之,就能灵活地、准确地使用化学用语、化学术语,使化学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2.2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主导作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真正透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做到使用语言准确无误,表达清晰流畅。教师授课时要注意语言的示范性,主要包括:教师口头语言,教师的板书设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语等。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人举手发言,应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成功的“表述”,这方面老师起了主导作用。首先要鼓励学生敢说,只要学生能站起来讲话,不管对与错,老师都要肯定他的勇敢,只要他有说得有可取之处就“夸张”地表扬;其次,教师尽量把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较差的同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再次,也要让其他同学学会聆听和欣赏他人的表达。
  2.3 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表述能力首先表现在能“表白”,即会说,这就得给学生说话的空间和时间。首先体现在课堂上,一般要求课上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在理论性较强的课上,可以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根据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一些与日常生活有联系的课前,请同学搜集资料并在课前交流,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激起表达热情的目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些来不及利用的材料也可以延伸至课后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3 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3.1 跟说。培养学生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一步有效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跟着教师说,让学生跟说时,主要是教给学生:化学概念和原理的陈述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的阐述。
  3.2 过渡说。学生有时怯于说话是因为不会说话。这时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方法。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项强有力的说话训练。如回答老师提问的“为什么”时,就要求学生要用因果关系的句子来回答。如一些有争论性的问题,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要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的想法是”等来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
  3.3 纠错。学生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一方面要纠正错误,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同时肯定正确的部分以鼓励其积极性。
  3.4 教师上课时要使用规范的化学语言。高中的学生对许多化学概念、化学仪器都是接触甚少,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要做到精练、合乎规范和逻辑,只有这种语言才能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贯穿在整个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整个工程系统化、完善化。
其他文献
在化学课堂中,语言是灵魂,只有在良好语言上,其他的教学方法才能实施。它渗透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显示教学水平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表现。  1 中学化学教学语言艺术的特性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最常用、最直接的信息载体便是语言。化学教师通过语言来达到支配、调节学生认知活动的目的。化学教师除了常用教学语言所具备的口头语、书面语及无声语言之外,还有专门的化学用语。化学
期刊
随着信息社会的出现,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用于我们的工作与研究,提高效率,以作出更大的贡献。小学英语教学中,三、四年级以听、说、读、写为主,五、六年级就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理解。通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对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也有一些感想。  阅读的过程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在充分体现其优势的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如:相对于过去的直接讲授,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小组探究、交流、评价等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延长,影响了教学进度;在分组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小组学习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相比过去整齐划一的讲授式教学,课堂秩序很容易陷入混乱的状态;还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愿
期刊
1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转变。课程改革至今,许多教师的观念尚未彻底转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都按照剧本已定的角色表演;或者是教师完全放手,不加指点,让学生自己去搞,学生无法从活动课结构上来把握活动课的上课要领,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的活动课从表面上看气氛活泼热烈,但实际教学效果却是低效的。同时应试教育的潜在压力,使得教师对活动课的课堂结构、过
期刊
每个学校在设计课程时每天都安排了早读课。每周的语文早读课一般是两次或两次以上,每次早读课的时间在二十至三十分钟不等。可见,我们在努力抓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研究和高效利用语文早读课。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一黄金时间,会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巩固、深化和拓宽,有利于学生“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增强。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早读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问题,提高早读效果,才能使早读课起到应有的做用。  
期刊
美术是大多数孩子们都喜爱上的一门课,为什么呢?因为美术课可以让孩子们抒发自己的感情,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你仔细观察过的话你会发现,越是小的孩子越喜欢画画,而且往往画一些“大人”都看不懂得画。但是随着年龄的成长,随着孩子接受教育的深化,他们以前的一些想法,一些表现手法越来越保守,再也没有孩童时的奔放,再也不会有连画家们都惊叹的颜色,孩子们都变得胆小了?  不,不是的,是我们大人把自己的一些
期刊
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情境创设正是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了关于“情境”的论述,提出了“心物交融”说。讲到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阐明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即以物激情,以情发辞,以辞促思,又以思加深对物的认识。  
期刊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进化的科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已不是生物教师的梦想。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新颖且知识覆盖面广,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强,但理解力有限,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高的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完全胜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
期刊
【摘 要】 职业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班主任的职责,赋予了其监督、驾驭、评价学生的独特地位。班主任对其工作角色的定位直接关系着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班主任应该定位好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帮助学生走对路子、定准位子,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技能型的劳动者。  【关键词】 班主任 职业中专 教学管理  1 建设良好的班规,班风,班貌  中专生在校学习
期刊
数学课究竟要不要预习?一种典型的反对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学生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站点,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随着对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对这个观点的认识有了深切的体会:预习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1 观点的解析  决定着预习是否有效的三个因素。  1.1 学生的因素。学生是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