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模式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yyy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学的有效性,这为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提供了检验的标准。本文以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法为例,探讨了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以便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高中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关键词: 新课改 有效性 地理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下,教师的“教”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1]。如何立足于课堂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如何发挥地理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以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法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引入合作学习,增强学习主动性
  合作学习是以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方式,以参照标准评价为手段,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其学习的本质是“利用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2]。
  该学习方式的基本程序为:确定主题—小组设计—安排课堂形式—呈现学习资料—实践活动—总结评价学习结果。地理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核心,针对学习内容较多、个人难以解决的学习任务,经个体发散地收集资料,最后交流、完善,得出正确结论。合作中的教与学多维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引导、设置情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意识、相互协调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例]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教学
  1.建立学习小组。根据性别、才能、个性、成绩、爱好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4—6人学习小组,它的主要特征是:(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相合作奠定了基础,组间同质又保证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有分有合的做法保证了全组学生共享资源,积极投入;(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这样每个人既要独立拿分又要互相帮助,才能在小组比赛中领先。
  
  
  图1 我国湿地分布图?摇?摇?摇 ?摇?摇图2 不同时期洞庭湖范围
  2.合作学习过程。第一步:情境创设,设置疑问。(1)展示河流、湖泊、沼泽、滩涂等的图片,让学生讨论总结湿地的概念、特点;(2)展示我国湿地的分布图(如图1),观察分析我国湿地分布特点;(3)看课本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举一反三明确其他类型湿地的价值和作用;(4)看课本阅读“萎缩的洞庭湖”及“不同时期洞庭湖范围”(如图2)的相关图片,讨论总结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原因;(5)最后看课本阅读“洞庭湖‘变’大了”,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湿地。
  第二步:小组讨论。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探究探究湿地的概念、特点,我国湿地分布特点,湿地的价值和作用,列表比较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原因,讨论总结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湿地。各小组形成简要的书面文字结论。此过程是学生之间合作的主要环节,体现在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交谈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和共同验证小组结论等合作行为,此过程结论必须由学生自己得出,教师此时的角色是积极的辅助者,即使发现学生讨论出错误的结论,也需耐心聆听,只是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才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协助。
  第三步:交流总结。各小组借助投影、图片等,通过语言、文字、图画等展示各自对探究问题的解释,这里再次回到师生间的合作,这个步骤很重要,一来可以让学生看到自我的成功;二来学生的结论往往是点状或线状的知识联系,要使知识联系结构化教师的点拨归纳起关键的作用。至于错误、荒谬的结论则更需教师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修正。
  第四步: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激励学生不断争取进步,小组的评价要顾及小组学习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推动全体学生合作达标。如上述例子对各组的评价,如果满分为10分,则小组结论有一点正确就得1分。另外,根据小组展示过程中成员参与情况评分,如有一个同学参与讨论结果解释就得1分,依次类推,这样可反映出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交流度,为小组增设依靠群体得分的机会,增强群体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学习的效能。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大有好处:(1)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善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拨归纳,学生的学习是在动态中完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掌握了技能和方法。(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参与探究活动,通过对探究问题的合作分析,学生的不同观点都能够暴露出来,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小组达成共识,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讨论分析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发展,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合作情境之中,使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引入探究式教学,活化地理学习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2]。它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升华。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或任务),学生自制方案、分组实践、收集证据、汇报交流。
  [课例]关于“热力环流”原理的探究
  1.创设问题情境。以6—8人为小组合作做一个实验,实验材料包括:一只长方形玻璃缸、装满黑色水的带木塞小瓶、一盆凉水、一根香烟、一根蜡烛、火柴等。实验步骤:将装满黑色水的带木塞小瓶加热后放入正装满清水(凉水)的长方形玻璃缸中,轻轻拉出小瓶木塞;将一只点着的蜡烛靠近一只点着的香烟。
  2.观察、描述。玻璃缸中的黑色热水和清水(凉水)是如何运动的,在蜡烛和香烟之间烟又是如何运动的。
  3.发现与提出问题。为什么垂直方向上小瓶中黑色热水上升?为什么香烟上方的烟向蜡烛靠近,有什么规律?
  4.讨论与交流。对上述问题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5.得出结论。结合这一实验,得出地理学科上的结论:(1)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3)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构成地区间的热力环流;(4)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最后,让学生画出冷、热两个地区间热力环流图。
  6.验证和应用。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图3)、山谷风和城市热岛效应(图4)等现象,并能画出它们的热力环流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应用。
  
   图3 海陆风?摇?摇?摇?摇 ?摇图4 城市热岛效应
  上述案例显示探究式教学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演绎推理法进行探究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果索因,使学生容易发现问题的所在,抓住问题的本质,有效掌握知识,体验成功的满足。(2)在原理的推理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亲身的实践、合作与交流,认真地观察、积极地思考、清晰地归纳和深入地分析,从而不仅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3)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
  三、总结
  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运用范例教学的策略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但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教师本身需要具有较高的地理素养与灵活的教学设计能力,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更新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修正已设计的课程,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2)由于学生本身拥有的地理知识、智力水平差别大,学生之间的参与程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地理素质教育是一个潜在的发展过程,较难立竿见影,与当今基本上还是围绕考试而教学的现实存在一定的落差,对教学产生压力。(3)受教学目标指向和课堂时间约束,对问题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可能不够。
  总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过程已不再是如何“教”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学”的过程[3]。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的气氛中,激活思维,探求创新,促进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和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78.
  [2]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2.
  [3]徐克辛.高中地理新教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4):135.
其他文献
对《史记》中“主臣”一词的解释,历来注家意见不一,或作“惶恐”之义解,或作“掌管群臣”讲,本文结合各类史料对该词的确切含义试作一番考证。
2015年12月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学会会同上海市法治研究会、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完善市场监管新体制一竞争与执法"实务与理论热点问题研讨会,并对专题征文获奖优秀论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十一五”期间10%以上的年均增速下降为7%左右。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质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互联
摘 要: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方法的有针对性与研究性,它是教学双方互相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过程。本文谈谈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 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 构建依据 构建原则 构建方法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社会变革带给教育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这就迫切需要教育重新审视原有的形态,探索一系列教育行为和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就是
[目的]观察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倒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一般(传统)保留灌肠方法。治疗组采
目的研究伊犁黑蜂蜂胶对口腔常见致龋细菌生物膜的影响,探讨其防龋效果及可能的防龋机制。方法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黑蜂蜂胶对口腔常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血链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重视各种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切口渗血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时做好术后功
摘 要: 大学语文课作为高职院校一门公共基础课,一直担任着开阔学生人文视野、培养人文眼光、塑造人文精神的重任。但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心理疏导的功用一直被忽视。本文从五个方面探究在大学语文课中如何对高职生进行心理疏导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 高职学生 心理疏导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下,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可是
摘 要: 高原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期,此时教师已经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呈现出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但对高原期教师的继续教育却是教师教育的薄弱环节。高水平综合大学具有帮助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种种优势,能在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应然作用,而释放这种作用的实然策略主要有:加强对教师高原现象的研究并致力于研究结果的应用;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采取高级研讨班等有效培训形式。  关键词: 高水平综合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多见,以往主要行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我院自2001年以来改行终池持续引流放出血性脑脊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该方法创伤小.留管时间长,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