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分课堂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对分教学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将学生置于两难的境地中,让学生在艰难的选择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地理;习题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8702
  2017年1月2日的第六节课是我本学期最后一节地理课,课型是习题课,准备用对分的方法来教学。元旦放假前(12月28日)我就将复习题发给了学生,题量是共20道选择题,4道读图题。一节课(40分钟)要解决这些题,题量有点大,因为是习题课而且是第一次尝试用对分的方法,我心里感觉没有底,所以在上课前我就请求张教授指点支招。下面是张教授教给我的处理办法:①因为题量大,时间紧,上课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询问学生,这些题你做了几道或者对几道题有把握,没有把握的有几道题,这样对全班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②根据上面的情况来确定讨论的时间,如果学生没有把握的题太多,就把题分成两部分,前一份由小组讨论处理,处理不了就用对分解决它,这一部分不要占了讨论的全部时间,用一小部分时间就可以了。第二份就不再用对分了,直接向全班统一解释。这样结合了对分就比较有深度,讲授可以比较快,课堂比较有效率,能够保证把这一节课教好。③如果学生没有把握的题比较少,就可以整堂课用对分。④如果把题分成两组的话,一定要先用对分,让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再讲,一定不能自己先讲。
  1月2日第六节课,一上课我就按照张教授给我的指点按序操作,我告诉学生不要乱喊,要保持静默,而且只需要举手就可以了,全班42个人,每个人在我问的过程中只能举一次手,不得重复。我先问了20道选择题都有把握会做的同学有没有,无人举手;第二次我问有把握能做15道题的同学请举手,有13个学生举手;第三次我问有把握能做10道题的同学请举手,有24个学生举手。通过举手统计,全班学生有把握能做10道题以上的人数是37人,也就是说80%的学生在20道选择题上只能拿到一半到一半以上的分数,说明题的难度大了些,与我以往带的学生相比弱了些,这和我对这个班的学生平时的了解与估计略有偏差,说明我略微高估了我的学生。这个过程大概用了4分钟时间。
  紧接着我就让学生开始分组讨论,每个组先把有把握的选择题讨论解决了,时间5分钟。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仔细地听各个组的讨论,及时地解答了几个组里提出的非共性的问题。在5分钟时间到了的时候,我就停止讨论,有的组还没有讨论完。我询问各组还有没有问题,结果有4个组对3道题有疑问,我觉得其他组的学生能够解决,所以就进行了小组间释疑。我让其他7个组的学生考虑这4个组提出的问题,看谁能解决。这7个组的学生可积极了,发言踊跃,有的学生还要补充几句,解释某答案为什么对了,为什么错了,说得有板有眼的,课堂气氛很好。我看到学生就这3道题的发言,看到他们的叙述尽管逻辑不是很严密,但说得头头是道,看到原来印象当中不怎么起眼的学生,现在说话的时候脸也不红了,也不勾头了,胆子大了,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了,心里真高兴!这个过程用了5分钟,这是我有意延长了一点。然后我用了近10分钟的时间讲解了学生没有把握的选择题,中间还有坐在前排的4个学生(学习比较好的)就其不懂的地方提出了疑问,我做了解释,大约又耽误了3到4分钟。到这时一节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近30分钟。后面的时间我就没有让学生再讨论,直接加快速度处理了4道综合题。从学生的表情看,不是很满意,有点快了。问题按时解决完了,可我心里总觉得留下了遗憾。
  课后就这一节课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简要总结如下:
  1.备学生大于备教材。
  尤其是用对分教学法上好一节习题课,我认为在备课环节,备学生重于备教材。我们常说要认真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备教材,教材是死的,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参考书、辅导教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就那么多,知识点就那些,按照对分的要求,优化教学设计,教案就写出来了,教材就备完了,甚至可以直接抄或下载一份所谓的优秀教案,这不是难事。难的是怎样教学生。学生是有思想的,是灵动的,怎样让你的学生接受并学会知识,运用知识?我们常说一句话:鞋子好不好,穿在脚上舒服就是好的。就我上的这一节课来看,问题出在了准备题目时,不少题是从网上下载的,每道题都是好题,组合到一起以后,难度加大了,我没有认真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基础,没有深思熟虑地根据学生的能力组合试题,认为只要是好题就让学生做,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学生;备课的时候这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约三分之一的题超出了高一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要求;学生的基础比较弱,认知水平有限,知识迁移能力基本没有;下发的题量大,学生对小科目重视程度又不够;备课中教师对学生这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不太了解,在课堂对分的时间结构把握上出现偏差。以上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我在备课中对备学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给一节课利用对分解决这么多的问题增大了难度。如果备课过程中考虑了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漏洞或者能少一点纰漏。
  2.课堂上要见“对分”使舵,凸显我的“亮闪闪”。
  张教授的提示在这一节课中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以对分教学为主线,全程贯穿对分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方法的使用,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善变。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我适时调整课堂时间结构,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及时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它们实时渗透到对分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分“倡导自主主动学习、合作交流、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善于反思的学习方式” 的实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对分教学过程中,学生讨论时,也给了教师一个教学缓冲的“间隙”,使教师调平心态,焕发激情,甚至产生灵感,给一节课带来预想不到的收获。教师收获了方法,学生收获了知识。这节课我的“亮闪闪”是“小组间释疑”。
  3.精准使用教学媒体,让时间效率和教学质量最优化。
  网络和多媒体是目前最大的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准使用多媒体,不可多用,造成“滥”,因为“滥”就分散学生注意力,浪费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本节课教学时,我准备了四张幻灯片,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只用了一张,临时在黑板上绘制简易地图,精简了过程,突出了重点,提高了时间效率,使教学质量最优化。
  4.习题课要巧妙“布空”“留白”,求其再生。
  在习题课的对分教学中,就某道题的“内涵”来说,一定要分析透,讲够,讲足,不留“死角”,要穷其尽;就某道题的“外延”来说,要巧妙地“布空”“留白”,让学生有主动探求的机会,使之在该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上神思遐想,从而读出精妙,感悟联系,尽享自然地理科学之神秘。对于人文地理,有些知识点教师无须讲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极强的领悟和品味能力,只需略加指点,学生就能洞悉。“留白”就是为了学生的“喷发”,那是他们智慧的闪光、知识的积淀,常常让教师自叹不如,这就是再生,这个再生比课堂的生成还要大,还要重要,还要丰富,影响更深远。
  过去的教学强调教师把一切讲“明白”,讲“透彻”,要把问题“消灭”在课堂中。我的这节习题课,若是按照原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把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要讲解清楚的话,没有两节课那是完不成任务的。对分的教育理念提倡讓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带着问号进教室。事实上,不急于给学生答案,有利于激励学生明确研究探讨的目标。给了答案,就扼杀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愿望。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
  对分教学,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将学生置于两难的境地中,让学生在艰难的选择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所以对分课堂中杜绝权威发言、标准答案,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异,亦可适度“模棱”或“不置可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自主的课堂、平等的课堂、交往的课堂、伙伴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课堂,从而带来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力的解放。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细节创设情境,释疑解难,活化学生的思维,可以打造鲜活的历史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彰显历史的智慧与魅力。
基于Intemet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建立远程职业教育系统的构想.着重阐述了学习环境的设计,也就是利用先进的建构主义思想,在网上建立一个协同学习环境,
新时期如何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只有抓住重点、把握热点、找准切合点、注入新形式,才能达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时效.
[摘 要]“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先生所谓的“活教育”就是生动活泼的教育,不是“死教育”;而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教育”。先生认为不仅儿童教育如此,中学教育也该进行“活教育”。而高中历史“活教育”的体现就是历史课上师生互动的生动“表情”。  [关键词]“活教育”;高中历史课堂;“表情”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
[摘 要]中学数学学困生可谓比比皆是,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教师可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数学学困生的苦以及造成“苦”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缓解“痛苦”,让学生尝到甜头,最终做到“乐”在数学学习中。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51-02  中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摘 要]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基础和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调适力、思辨力、信念力和行动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素养;调适力;思辨力;信念力;行动力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59-02  教育部
作为主持人,先后主持国家和北京市级重点科研课题32项。主持和参与研究的科技成果先后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农技推广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58篇,著作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应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切实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教育课
[摘 要]班主任个人的修养直接影响所带班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形成。班主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会在日常管理中无形地陶冶学生,最终在班风、班貌上呈现出优质或劣质的管理成果。因此,作为学校最基层的单位,班级的管理工作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微处入手、从常态落实,最终实现班级、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尺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总装机容量为166兆瓦的昆明石林太阳能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实验示范项目12月6日在昆明开工建设.它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