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整合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62106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和创造。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信息技术
  
  所谓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就是指在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语文新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语文新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不够成熟,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技术与高中新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把眼光从关注知识转移到学生身上,着眼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的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和提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求。这些教学目标无疑可以通过建构主义来实现,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因为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所以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得以广泛运用。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有助于充分体现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首席学习者的地位;有助于学生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助于课堂学习更有意义,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主动建构、多向互动、自我反思,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
  第二,教师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是实施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学、教学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在这种结构下,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也不仅是学习内容的传播者,而成为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法、筛选信息、判断信息,教会学生怎样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进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等。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因此,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步骤——信息资源设计,它是实施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信息资源,它可以是演示型的课件,也可以是交互型的课件,还可以是网络资源型的积件,不论哪一种信息资源,都要考虑到与情境创设、自主学习等其他步骤的衔接,设计好课件出示的时机,并抓住契机组织教学。
  第三,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新课程开拓了研究性学习的领域。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从2004年起研究性学习正式编入高中语文新教材。
  以前的研究性学习实施起来很困难,学生要查阅各种书籍,花费大量的时间。信息技术的介入、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教学,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开拓了广阔的时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信息技术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最有力、最便捷的支持。如:网络上无限丰富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或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功能,能帮助学生解决研究性学习所需的大量资源,网络的开放符合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要求等。
  第四,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语文创新型人才。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和创造。比如: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等。特别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表现欲望被激发并得到满足,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行通过工具平台从资源库中搜索、收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交流,最终获得新信息;还可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网络和教师、同学交流讨论,而人机交互更能及时反馈,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学生已由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现代教育改革中来,不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
其他文献
弹指一挥间,已从教16年,回首教学相长的日子,颇有几分感慨。成功的地方值得骄傲,失意之处,更值得深思总结。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班几十号人,有出类拔萃的,也少不了反映迟钝,调皮捣蛋的。许多老师一谈起后进生,往往神采飞扬。可一提到后进生却一脸沮丧。所谓的后进生一般表现为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上没有奋斗目标,厌学情绪严重,得过且过,行动上不循常规,我行我素。部分学生甚至自由散漫、孤僻冷漠、暴
期刊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 主动性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
期刊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追古溯今,朗读可以说是教师比较基本的行为方式。《诗经》中曾谈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古人对它的阐述为:“动声回音,长言为咏,做诗比歌,故言吟咏情性。”所以在古代无论是文人墨客因诗性大发而“朗咏长川”,还是私学书堂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都说明朗读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行为方式,即使是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
期刊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下面,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和谐关系,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要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
期刊
摘要:重视问题情境内容创设的生活化,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题材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与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分析情境中揭示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情境 教学 生活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环境,“情”是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与境统一方为情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体现新理念,调动和发挥
期刊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已经启动,历史教师如何作出回应,如何按新课改的要求实现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无疑是处在课改前沿的一线历史教师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作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大潮。  一、教学手段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多地借助于粉笔、板书和老师的言传身教,除非老师的语言生动、幽默、形象,否则是很难打动学生,也未能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
期刊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自己去参与制定,保持对科学、自然界的探索兴趣,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索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  关键词:物理 教学 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优势,以国际视野追求发展,新教材突出三大体现:一是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二是
期刊
高中新课程实践以来,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方面做得很好,却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不少老师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对新教科书中新的史学观点了解不到位,致使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成果严重脱节。这一现象,不符合新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发展的瓶颈,下面就谈谈史学观念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历史新课标新教材,在吸纳新的学术成果和新
期刊
摘要:教学设计是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也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技术特性的教学科学。传统教学设计就是大纲的压缩或翻版.,只有运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才能创新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几个原则: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学设计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关键词: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设计 “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创新
期刊
摘要: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许多班主任却怨这怨那:学生太坏啦.班干部不得力等等。有的班主任说:“天天讲纪律,讲规范,为什么总不能改变班里的歪风邪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就能建立起来吗?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班主任不要一味埋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赏识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