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道德心理文化。这种道德心理文化的主要特色表现为潜移默化育德、觉悟育德、修心育德和美德践履等。深入研究和领悟中国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精髓,适应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之需要,尽快完成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现代转换,对于建构我国新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和提升今天道德教育实效性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心理文化 传统道德心理 文化意蕴
中国素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种美誉与中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实属伦理道德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心理文化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着无法取代的社会政治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中国传统道德心理文化是指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认识倾向、道德情感倾向和道德行为倾向的集合,是国民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的总和。在文化系统中,道德心理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大学》开宗明义说道“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可以说“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一、中国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特点
(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思想
中国的传统道德心理文化在道德教育思想上,注重身教、环境陶冶与潜移默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名言,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从教的角度看, 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重视潜移默化而轻言教。从德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潜移默化就是一种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和模仿学习来转变人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种以塑造理想人格为目的的人格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以人格教育来统帅道德与知识教育,注重个性的培养与塑造。此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一种道德文化,前人所讲的“教”,其实就是模仿学习,就是一种潜移默化。可见,前人非常重视潜移默化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二)觉悟道德修养思想
中国传统心理一向贵心悟、内省,即现代人所说的觉悟。在传统道德文化中, 觉悟有多种语义,一是觉悟不需要逻辑分析,而是直接把握其中“真理”,亦即是忽然觉悟;二是通过觉悟的“真理”,是整个的真理,即对事物整体的把握, 不像分析思维或逻辑思维那样是分阶段、分步骤地把握“ 真理”;三是通过觉悟获得的真理有利于正面迁移,可以普遍适用,可以终身享用。
(三)修心育德教育思想
《大学》中曾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说道“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欲修其身先正其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色。先哲们大多主张通过修心提高道德修养,强调养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养心呢?其主要方法有:
1.寡欲法。这是通过节欲达到修身养性。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2.羞耻教育法。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耻的文化”,中国人要“面子”。所以古人十分重视通过羞耻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素养, 将羞耻感视为做人的道德“底线”。一个人若没有羞耻感, 就没有什么事不能做的,这样的人常常为所不为,任何伤风败俗之事都可做出,也就必然为世人所不齿。
3.慎独法。它是指个体在独处无人监督之时, 仍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按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特有范畴, 源于《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道德修养方法为我国历代思想家所继承。
(四)生活实践道德教育思想
1.重行的知行统一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知行统一不仅是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总的来看,重行的知行统一思想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先人们都将知行统一看做是做人的根本,在知行统一的前提下去实践某种德行,是他们孜孜追求的理想之一。
2.践履即美德论。它是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标准,不在于他具有或懂得多少道德知识,而在于他是否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实践某一道德行为,个体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按一定道德标准去从事生活实践,才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怎样践履,先哲们一致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践履。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朱熹则说:“人言匹夫无可行,便是乱说。凡日用之间,动止语默,皆是行处。”
二、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现代意蕴
(一)潜移默化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道德教育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德性的培养。它不仅表现为道德知识的灌输或理性的说教,还可通过榜样、环境陶冶的方式进行,这两种道德教育方法在今天仍具有重大价值。示范榜样法,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它在道德教育中之所以特别有效,是与青少年爱好模仿的心理特点相应的。该方法的特点是教育者不作过多的说教,而是根据教育要求设置和运用各种积极的教育情境,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德育心理学角度来看,环境陶冶,其实正是运用了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从道德教育实践来看,道德教育中显在课程的德育效果不如潜在课程的德育效果,原因在于潜在课程不是让学生坐而听,而是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情境与活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目的,实为一种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德育过程。
(二)觉悟美德思想的现代意蕴传统道德心理文化对觉悟美德思想的论述较为深刻,强调觉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21 世纪的信息社会里,任何一个人单凭死记硬背是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我国当今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分看重道德知识的教育,忽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即心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现代德育活动中,要注意把道德知识教学、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结合起来,重视德性的养成。正如丹尼尔·卡拉汉指出的:“学校道德教学主要在于激发道德想象力,培养对道德问题的认知能力,培养道德责任感,增强对不同道德问题的容忍力。”这也是道德教育适应高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求个体适应多变的社会,面临各种复杂的道德问题,能够做出明智的道德选择。在德育过程中,只有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才能使学生较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做出最佳判断,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
(三)修心育德思想的现代启示。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通过寡欲法和羞耻教育法等,试图让世人明白,道德教育不是一种约束人、限制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与个人自身发展与完善相一致的力量,以便使人们自觉地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并将道德视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以至于为此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舍生取义)。这就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魅力,大大提升了道德教育的实效,对今天我国的道德教育具有重大启发。慎独法,是一种培养受教育者道德自我的方法,达到使个体追求独立、高尚的人格为目的。这一思想与当代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德育、教会选择是同出一辙的。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随着法制的健全、科学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凡事多重证据、重数量、重实际,思维方式也多推崇外向思维。这种变化固然具有重大意义,但与此同时,却日渐忽视内向思维,多将“慎独”、“良知”等视为幽灵,弃之如敝履,忽视了自我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使得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缺失,这也是导致我国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慎独的过程是一个人自觉地用“现实的我”与“道德的我”不断斗争的过程,一旦二者之间趋于融合统一,品德修养也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 不逾矩” 的境界,即个人的道德修养从道德自律阶段进入了道德自由阶段。今观国人的道德教育,仍是一种以“灌输”、“顺从”为主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无我” 的道德教育,没有主体性的教育。正如柯尔柏格所说:这种“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那些可能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做出审慎的决定;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
[2]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65.
[关键词]心理文化 传统道德心理 文化意蕴
中国素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种美誉与中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实属伦理道德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心理文化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着无法取代的社会政治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中国传统道德心理文化是指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认识倾向、道德情感倾向和道德行为倾向的集合,是国民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的总和。在文化系统中,道德心理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大学》开宗明义说道“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可以说“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一、中国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特点
(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思想
中国的传统道德心理文化在道德教育思想上,注重身教、环境陶冶与潜移默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名言,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从教的角度看, 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重视潜移默化而轻言教。从德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潜移默化就是一种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和模仿学习来转变人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种以塑造理想人格为目的的人格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以人格教育来统帅道德与知识教育,注重个性的培养与塑造。此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一种道德文化,前人所讲的“教”,其实就是模仿学习,就是一种潜移默化。可见,前人非常重视潜移默化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二)觉悟道德修养思想
中国传统心理一向贵心悟、内省,即现代人所说的觉悟。在传统道德文化中, 觉悟有多种语义,一是觉悟不需要逻辑分析,而是直接把握其中“真理”,亦即是忽然觉悟;二是通过觉悟的“真理”,是整个的真理,即对事物整体的把握, 不像分析思维或逻辑思维那样是分阶段、分步骤地把握“ 真理”;三是通过觉悟获得的真理有利于正面迁移,可以普遍适用,可以终身享用。
(三)修心育德教育思想
《大学》中曾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说道“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欲修其身先正其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色。先哲们大多主张通过修心提高道德修养,强调养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养心呢?其主要方法有:
1.寡欲法。这是通过节欲达到修身养性。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2.羞耻教育法。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耻的文化”,中国人要“面子”。所以古人十分重视通过羞耻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素养, 将羞耻感视为做人的道德“底线”。一个人若没有羞耻感, 就没有什么事不能做的,这样的人常常为所不为,任何伤风败俗之事都可做出,也就必然为世人所不齿。
3.慎独法。它是指个体在独处无人监督之时, 仍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按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特有范畴, 源于《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道德修养方法为我国历代思想家所继承。
(四)生活实践道德教育思想
1.重行的知行统一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知行统一不仅是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总的来看,重行的知行统一思想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先人们都将知行统一看做是做人的根本,在知行统一的前提下去实践某种德行,是他们孜孜追求的理想之一。
2.践履即美德论。它是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标准,不在于他具有或懂得多少道德知识,而在于他是否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实践某一道德行为,个体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按一定道德标准去从事生活实践,才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怎样践履,先哲们一致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践履。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朱熹则说:“人言匹夫无可行,便是乱说。凡日用之间,动止语默,皆是行处。”
二、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现代意蕴
(一)潜移默化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道德教育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德性的培养。它不仅表现为道德知识的灌输或理性的说教,还可通过榜样、环境陶冶的方式进行,这两种道德教育方法在今天仍具有重大价值。示范榜样法,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它在道德教育中之所以特别有效,是与青少年爱好模仿的心理特点相应的。该方法的特点是教育者不作过多的说教,而是根据教育要求设置和运用各种积极的教育情境,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德育心理学角度来看,环境陶冶,其实正是运用了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从道德教育实践来看,道德教育中显在课程的德育效果不如潜在课程的德育效果,原因在于潜在课程不是让学生坐而听,而是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情境与活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目的,实为一种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德育过程。
(二)觉悟美德思想的现代意蕴传统道德心理文化对觉悟美德思想的论述较为深刻,强调觉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21 世纪的信息社会里,任何一个人单凭死记硬背是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我国当今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分看重道德知识的教育,忽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即心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现代德育活动中,要注意把道德知识教学、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结合起来,重视德性的养成。正如丹尼尔·卡拉汉指出的:“学校道德教学主要在于激发道德想象力,培养对道德问题的认知能力,培养道德责任感,增强对不同道德问题的容忍力。”这也是道德教育适应高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求个体适应多变的社会,面临各种复杂的道德问题,能够做出明智的道德选择。在德育过程中,只有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才能使学生较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做出最佳判断,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
(三)修心育德思想的现代启示。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通过寡欲法和羞耻教育法等,试图让世人明白,道德教育不是一种约束人、限制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与个人自身发展与完善相一致的力量,以便使人们自觉地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并将道德视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以至于为此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舍生取义)。这就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魅力,大大提升了道德教育的实效,对今天我国的道德教育具有重大启发。慎独法,是一种培养受教育者道德自我的方法,达到使个体追求独立、高尚的人格为目的。这一思想与当代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德育、教会选择是同出一辙的。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随着法制的健全、科学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凡事多重证据、重数量、重实际,思维方式也多推崇外向思维。这种变化固然具有重大意义,但与此同时,却日渐忽视内向思维,多将“慎独”、“良知”等视为幽灵,弃之如敝履,忽视了自我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使得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缺失,这也是导致我国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慎独的过程是一个人自觉地用“现实的我”与“道德的我”不断斗争的过程,一旦二者之间趋于融合统一,品德修养也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 不逾矩” 的境界,即个人的道德修养从道德自律阶段进入了道德自由阶段。今观国人的道德教育,仍是一种以“灌输”、“顺从”为主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无我” 的道德教育,没有主体性的教育。正如柯尔柏格所说:这种“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那些可能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做出审慎的决定;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
[2]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