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的一种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氛围。在语文课堂,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更有效的课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初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同时也从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积累了这样或那样的经验,但有些课文所反映的时代生活,现在的学生没有经历过不可能感受得到,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现脱节,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激发求知的欲望。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文本适时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如学了《最后一课》,我要求没有辍学经历的学生和曾经辍学的学生分别谈谈对课堂、对书本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没有辍学经历的学生代表说“需要书本就像一日需要三餐”。有位曾经辍学的学生说:“没离开学校之前,感觉有些讨厌书本,有时一节课下来懒得打开书本。辍学仅一周,我就背着家里人偷偷地拿出书本来翻看……有些夜里还梦见到处找书本……辍学十天后,我就忍不住求爸妈送我重新回学校读书。”听了他的话,学生们感受到适学少年需要课本和课堂,比需要三餐更甚,从而领会到小弗郞士热爱学校、热爱法语、热爱国家、仇恨侵略者的情感。生活情境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学生凭借自己的感受,悟出文中真情,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更有效。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究
  问题是做学问的出发点。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凝聚高度的注意力,积极投入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因此,教师要经常挖掘课文内容,提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教师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以此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学习《愚公移山》时,文中“荷担者三夫”注释为“挑担子的三个人”。我提问“移山工程巨大,愚公的行动是造福邻里惠及千秋的好事,得到众人的赞成,怎么可能只领挑担子的三个人去呢?”“‘三’在句中是虚数还是实数?”学生讨论激烈,有的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飞流直下三千尺”等作为依据,证明“三”在古诗文中一般是虚数,文中应理解为“几个”。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样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愚公移山》,我引导学生:“愚公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带领大家移山;智叟则从现实分析摆出反对移山的理由。你对愚公和智叟的称谓、智商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质疑:“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靠手挖肩挑去移山,愚公是不是很愚蠢?”“愚公从子子孙孙人力无穷尽,而山会一点点被挖掉的角度,指出山终究有被挖完的一天,他才是真正的智者吧?”经过激烈的质疑、探究,最后学生们认识到“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教师只有善于创设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提问,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三、创设模拟情境,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要有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把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为了使文本的情境比较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依据文本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我教学《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节时,先让学生划出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动词,再用课桌摆出模拟的情境,请班上的胖子同学随着舒缓的朗读节奏在模拟情境中模仿父亲“探身”“攀”“缩”等一系列艰难动作。通过表演,学生们体会到父亲买的是几个普通的橘子,但体现的是深沉的父爱。这样的模拟情境,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听说和表演来调动全班同学的情感体验,使平淡的字句分析变得有声有形。
  四、创设迁移情境,拓展思维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反三的过程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一个新的情境、把旧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认知发展过程。我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尝试设置了一些迁移情境,它激活了课堂,拓展了学生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咏物抒怀为主,学过《海燕》之后,学生掌握了什么叫托物言志,什么是象征手法。我要求学生把《白杨礼赞》《石榴》等课文所托之物、所咏之怀、事物的象征意义分别归纳出来,并在单元作文训练时写作以“甘蔗”为话题的作文。
  教学情境是多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相宜的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不断学习、自主探究,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识的探索才会主动,从而产生新颖的见解,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更有效。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使政府执政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与考验。领导干部只有具
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秀教师要
旋律风格的形成有内外因素两方面,内部因素包括音列、音阶、调式、音型、旋律线、节拍、节奏等等;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方言方音、政治文化诸因素.旋律风格包括地方性、民
在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分析处理问题时,往往会出现种种错误情形,致使问题不能正确地解决。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四性”不理解,或不会考虑到要遵循“四性”原则。所谓的“四性”指的是系统的整体性、动量的矢量性、速度的瞬时性和速度的相对性(各速度均是相对同一参考系下的速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四性”分析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现对其“四性”的应用举例进行分析说
高校招生工作实行网上录取.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招生原则,提高了招生录取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节约了经费开支,使招生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转变.文章从加强网络安全、
在全球化的国际关系以及信息全球化的国际传播中,信息传播有愈加突出的作用:既形成信息传播空前开放式格局,又给信息大国垄断提供了可能.由此,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传播新秩序
一、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将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落实每一个人的责任,使每一个人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且按照工作职责要求每天及时按质完成自己的任务,当出现任何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和处理。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资源,提高企业管理的成效。  二、为什么要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思疑解难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营造一个富有精神活力的课堂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一个“读”字。“读”就是唤醒,就是领悟。因此,教师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