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xj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克”和“克”虽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但由于说法的差异,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如:
  1.总是把“克”误说成“千克”。
  2.对“1克”的感受不够深刻,不能说出日常生活中质量约为“1克”的物品。
  3.不会用语言表述把“1克”重的物品如2分的硬币拿在手里的感受。
  4.“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虽然熟记,也能正确进行换算,但对于“为什么的道理”说不清,也就是说课堂上对“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体验还很欠缺。
  5.估测能力很差,学生估测的和实际测量的结果相差很大。
  俗话说“听来的不可信,看来的不真实,亲身经历的难忘怀。”资料显示:学生如果只听老师讲,不去看书,只能记得所听内容的15%;如果只看书,而不听讲,只能记得所看内容的25%;如果看了又听,就可记得所学内容的65%。不仅让学生听、看,还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耳、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克、1千克,课堂上,我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相信学生通过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一定进一步感受到了物体的轻重,建立起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加深了对克和千克的认识。
  课后,我抽了基本同水平的6名学生进行了简单的测试:
  1.看图写出下面每种蔬菜的重量。
  2.给出1小袋米(1千克)。用手拎一拎,然后记录下它的重量:大约( )
  3.出示桔子:像这么大的桔子,1千克大约能称( )个。
  4.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1克、1千克?你能写出至少三种答案吗?
  测试结果是:自己看书的3个孩子,除第1道题的正确率为100%外,后面三道题答得非常离谱,而活动获得知识的3个孩子全答对了。测试结果表明:只有真正做了、说了,才有真正的体验;有了真正的体验,内心才会有真正的感受;有了真正的感受,才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师在教学时应摒弃传统的“滔滔不绝”的讲课方式,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做到留一些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实践;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留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留一些困难,让学生自己去克服;留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创造;留一些障碍,让学生自己往前走。
  (作者单位:331600江西省吉水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教学行为,转变教育观念,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帮助学生自己
期刊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在品味词句中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抓住作品中那些重点的、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形势下实施教学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中过程的设置。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所以,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过程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中的双主线,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互动。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
期刊
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那么,什么是和谐课堂?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生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师生关系、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课堂,因此在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与学,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什么是“有效”、如何衡量“有效”、“有效教学”有些什么策略和方法,等等,恐怕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
期刊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互动的、双向的、交往的、可以协商的教与学的过程,是我们广大教师正在积极寻求的目标。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期刊
【摘要】本文从“生理发育差异导致中小学女强男弱,男生成为被学校无意中冷落的对象;故意使学习困难学生痛苦的‘统考’——应试教育最大的受害者是学习困难生;现行教育法是部分男生‘成功’尝试学习后进路的‘幕后无意帮手’;部分家庭教育不当和社会教育环境差导致部分男生成了迷途的野马。”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小学出现学习困难生中“男多女少”怪现象的心理原因及反思。  【关键词】中小学 学困生 男多女少 心
期刊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使用一年级新教材后,我觉得改编后的教材,比较重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它精心设计的例题,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充满童趣的彩图对小学生很有吸引力,能强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各方面的潜力。我认为新教材能很好地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它的编排具有以下特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精设导语,激发兴趣  精设导语,在课堂教学中能起着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从而能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
期刊
部分小学生成绩提高缓慢,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的启蒙阶段,心理品质,身体肌能尚不健全,他们的智力水平不一样,有的基础薄弱,偏科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学无所好。大部分小学生倾向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不强,尤其对数学课感到枯燥无味,特别是对解应用题不感兴趣。一提到做应用题就头痛,束手无策。教师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但从数学知识的构成来看,应用题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是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