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反思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陷入尴尬的成因
  关键词: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创新的标志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集中反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具有独特的课程价值和目标追求。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基础课程,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为学科综合知识的整合提供有益平台,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拓展和延伸;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社会实践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增强了适应社会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塑造学生富有人格魅力的形象,培养了学生性情、风度和气质……总之对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发展都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的综合性活动一改以往枯燥沉闷的气氛,学生讨论之声争执之声此起彼伏,课堂上思维大碰撞,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可惜,这些场面并不是时时出现,大多出现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上。更多的时候,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流于形式,要么不开要么草草走过场,课程也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语文书上的活动素材则沦为老师考试前要求学生强化记忆的知识短文。在现在考试题目不断转型变化的今天,学生遇到相关的综合实践题型就傻眼了,基本选择不做,即使做也问非所答或者泛泛而谈。自然的,得分率也相当的低,学生的能力培养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这就与综合实践活动,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教学素材的繁杂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中语文共有16个语文实践活动:《漫游语文世界》、《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的起源》、《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说不尽的桥》、《莲文化的魅力》、《献给母亲的歌》、《科海泛舟》、《到民间采风去》、《青春随想》、《好读书,读好书》、《关注我们的社区》、《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这16个语文实践活动分散在三个年级六本教材中。仔细研究一下,素材的发散性很大,涉及的方面不纯粹是文学(单纯属于语文范畴的的只有《漫游语文世界》、《莲文化的魅力》、《好读书,读好书》),还包括历史(《追寻人类的起源》)、地理(《黄河,母亲河》)、生物(《马的世界》)、社会(《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到民间采风去》、《关注我们的社区》)、建筑(《说不尽的桥》)、艺术(《戏曲大舞台》)、科技(《科海泛舟》、《探索月球奥秘》)、人生(《青春随想》、《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献给母亲的歌》)。
  涉及的领域多而大,内容也很繁杂,系统性也有所欠缺,时间却很短(平均一个学期要完成三个综合实践活动)。本来综合性活动就不是一节两节的课程就能实施的,它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进行实践、探索,更何况内容这么庞杂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应该把其中的内容进行再筛选和再整合,形成一系列系统化领域化的新专题。学生和老师每个学期只需开展一次综合性活动,进行一方面的专题探究,这样既能使教师学生的精力不至于过分分散,又能使研究更充分更深入,使综合性活动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教师地位的摇摆性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所以,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
  但是,有的老师却误解了新课程的理念,以为学生为主体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从选定主题、搜索资料、信息整合到交流评价,全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老师成了“甩手掌柜”。这样没有任何把关得出来的所谓探究结果或结论是没有太大价值和意义的。
  而有的老师在唯分数是从的考试制度下,在时间就是分数的利益驱动下,不愿意把时间过多地放在这些眼中并不太有价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但是考试又有相关的题目,怎么办呢?于是老师自己就查找资料、创造题型、闭门造车为学生炮制一系列的“标准答案”。这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成了老师个人的综合实践活动,成了考验老师对信息搜集、筛选、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如何?老师应不应该讲?应该怎样讲?每个语文老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应确立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作用,这样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健康、积极、有效地开展起来。
  
  三、学习方式的尴尬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部分的叙述是:“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 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从这段叙述不难看出,综合实践活动重在“活动”“体验”“讨论”“调查”“搜集”,重在活动本身,重在活动的过程。因此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备受推崇,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活动和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和启迪。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不少,合作学习的效率低。说是合作探究,但是有很多时候基本上是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一统江山”,制定计划的是那三两个学生,搜集资料的是那三两个学生,采访调查的是那三两个学生,总结评价的还是那三两个学生……一大群基础薄弱、成绩滞后的学生只是在旁边插科打诨、袖手旁观甚至无所适从。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学生人数并不多。
  这样的合作探究到底要不要?不合作又违背综合实践活动的初衷和理念,可是合作又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怎样从这样尴尬的学习方式中摆脱出来,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实际操作中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的老师应该衡量评价不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适时对学生的内部分工进行干预,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共同的提高。老师制定的学生评价标准也应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学生完成了活动后,素质好的学生与素质差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得到较高的评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积极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阶段性的课程,它是一个长期、艰巨、系统的教学活动。我们如果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开展起来,对语文教学一定大有裨益,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素质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其他文献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巧妙运用比喻和示范两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发声歌唱的方法,在声乐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这两种方法能使枯燥的声乐教学变得轻松活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比喻和示范教学法 声乐教学 作用    声乐演唱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自有人类以来,便有了发音、歌唱,便有了音乐,生活中离不开音乐,美妙的歌声能给人带来极大的乐趣。医学证明,歌声能促进大脑中酞的分
期刊
从事教学这么多年,始终有个问题困挠着我,那就是历史知识内容多、头绪繁,教师难讲,学生难学,死记硬背抓不住重点。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呢?我采取“问题设计教学法”效果比较显著。“问题设计教学法”倡导一种把已获得的知识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从知识传递中找到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要联系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教会学生善于捕捉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在探索中自己解决问题。    一、“问题设计教学法”的实践
期刊
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除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如:思路清晰连贯,重点突出,难点分析透彻, 语言规范生动外,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自觉性、自律性差,教师应利用一切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深入学习的动力,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1. 师生动手,上好实验课,培养学生
期刊
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经历了政治教学与考试的种种考验和变幻,从最初的闭卷,到后来的半闭半开,再到现在的开卷,考试形式和分值在变,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屡见不鲜。  原来闭卷考试,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部分语数外教师,主张考前突击背诵,应付考试。现在开卷了,学生认为考试可以照书抄,依然引不起重视。一次校会上,教导主任还在向学生宣传:将来上高中文理分科,语数外每科占到150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学好语数外,为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快速地掌握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为做人的品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思想政治课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所以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
期刊
摘要:情趣是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之一。情趣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注重教学情趣,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改革语文教学的切入口。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情趣 兴趣 多媒体    何谓情趣?情趣即是情感和兴趣。情趣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注重教学情趣,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改革语文教学的切入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已
期刊
中国古代诗歌形式自由灵活、内容丰富、充满着人生智慧和哲理,是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古诗教学效果较差,某些教学活动甚至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尽管诗歌这种体裁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很多教师在讲授诗歌时却采用了几乎无异于其它语文教材篇目的教学方式:教教材、教教案、教答案。 经过这种教育之后,小学生原本灵动、有创造力的心反而被教育的呆滞了,应该更加活跃的思维反
期刊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考。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要充分利用好高中三年的一切时间。很多学生平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并不理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除了跟学生的基本素质及用功程度有关外,还与教师在指导学生和组织课堂教学方面有一定关系。对学生学习抓得紧固然好,但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更为重要。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
期刊
一、阅读教学现状简析    研究周边地区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从某一角度、对某一技能或某个阅读策略进行的,而缺乏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终极性思考。  具体表现在:首先,教学目标指向不明也不准更不全。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有意或无意地以中考试卷为目标的教学现象,把阅读教学的课堂窄化为单纯的试题训练,而不是明确地为努力构建人的基本素质,构建人的知识、能力和精神世界为核心而设计教学。  其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的时代,需要大批具有独特个性、完整人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创造精神的人。作为基础教育,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理所应当承担培养未来创造性和个性化人才的历史重任。所以说,高中物理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来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经济社会的挑战。  教育本质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彰显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