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之声
侯贻刚:不能只贡献不分享
我和妻子是一对在东莞鞋厂奋斗了14个春秋的夫妇,有两个可爱的儿子,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但在儿子入学上,一直不能享受东莞常住人口的同等待遇。对我们而言,打工的辛酸和压力不算什么,但两个儿子的就学问题尤为头痛。我和妻子不厌其烦地办居住证,东奔西跑回老家办手续、开证明、补证件,搞学历认证和积分测评,都是为了申请入读公校。但从目前的申请和审批结果来看,这又是一场梦。
新莞人子女公校学位少得可怜,学校门槛高。我们都是低收入群体,无力支付高昂的建校费。私立学校又有乱收费、教学质量低下、对学生缺乏有效管理等诸多问题。我的两个儿子只能成为留守儿童,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监护。但老人年龄偏大,精力有限,监护起来力不从心,在学习上更是无能为力。另外,隔代管教多娇惯溺爱孩子。
我认为,留住一个外来工子女,就等于留住了一对打工夫妇。我们对东莞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会大大加强,同时能加速“和谐东莞”的建成。相反,如果只让我们“做贡献”,而不让我们分享一定比例的公共资源,势必会影响东莞的发展。(广东东莞)
贺强松:无法选择只有面对
我快要结婚了,不久后也会有孩子。我们这群“边缘人”的后代,遭遇着上学难的尴尬。
城里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民工的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以我目前的条件,也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但我会让妻子在家照看,这肯定比父母都不在身边的孩子教育得好。另一方面,老家学习条件虽然较差,但艰苦的环境也可激发人的斗志。当年小米加步枪也能打过飞机大炮,简陋的学校同样也能培养出人才,关键是为人父母要多用点心。除了物质上满足其所需,更要时时关心其学习、生活情况。教给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要盲目攀比,要比就比学习成绩。事实上,留守孩子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孩子长大一些了,我会对孩子说:“孩子,你无法选择你的父母是农民工还是城里人,你也就无法选择在怎样的学校接受教育,你要面对现实。你能选择的,就是努力学习。你的父母作为农民工,没有更多的物质财富给你,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传承给你,但我们有不怕吃苦、勤奋上进的精神。希望你能继承我们的这种精神,把它用在学习上。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拥有这种精神,你就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广东东莞)
袁斗成:每种选择都愧对孩子
2007年5月初,由于岳母要陪岳父到外地治病,我把儿子接到身边。在哪读书的问题,让我焦头烂额。我暂住地辖区的村小学,一次性收取2000块钱的赞助费,就能提供一个学位。儿子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跟本地孩子学习、交往,他感到压抑。不久前,儿子就和本地小孩打了一架,我道歉,也赔了医药费。罢了,那还是读民办学校吧。
我替儿子选了一所离蜗居近的外来工学校。一学期下来,儿子班上的数学和英语老师分别换了两个,孩子难以适应。但总的来说,儿子的成绩比在老家时有所提高,我打算让儿子读到小学毕业,初中时让他回家乡。没想到儿子读到四年级的下学期,几乎天天缠着我回老家。我检查儿子的数学作业,发现他竟然做错了一道非常简单的应用题:饭店里有5袋黄豆,每袋有黄豆40斤。如果每斤黄豆能磨5斤豆腐,请问这些黄豆一共能磨出多少斤豆腐?我的儿子如此计算:40×5÷5=40(斤)。儿子很委屈地说,在课堂上,他和同学都用乘法,可老师却说错了,最后一步应用除法。有同学提出疑问,却遭了一顿责怪。
2009年春节,我携妻带子回老家过年。正月初六,我和妻子再次南下,而把儿子留在家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孩子的留与守是两难的选择,仿佛一根刺扎在外来工心里。(广东广州)
孩子之声
李彬:在城里读书很孤单
父母开始时在同一个工业区上班,却不同厂,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到3000元。后来,他们在工业区开了个米粉摊。去年,父母把我接到珠海。我刚下来的时候,他们就让我进工厂。我虽然只做了一个多月,却明白了挣钱的辛苦和生活的辛酸。在我上班的日子里,父母到处托人找关系,给我找在附近不远的学校。等我去报名的时候,我才明白了择校费的昂贵,我算不出父母要起早赶黑地卖多少碗米粉,才能凑够我的择校费。
终于上学了,我才发现我的大多数同学都是本地人。我本是开朗的人,上了一年高中,就变得沉默。我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放学了还要去父母的摊位帮忙。很多时候,我都是孤单的。有时候我甚至想,干脆不上学了,打工算了。我没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老师对我也缺少关爱,因为我并不在本地高考,我与升学率无关,也就任由我自生自灭。由于零花钱少,学校的很多活动我都没有参加,只能默默地做一个旁观者。
这个暑假,我进了工厂。我对父母说,读完高二我就回老家读高三。父母也许不了解我们的生活,不了解我们的心理和思想,但请相信,父母爱我们并关心我们。希望不久的未来,政府能扩建学校或给民办学校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也能给我们外来工在城市上学一些政策上或经济上的实惠,使我们能像在老家一样方便,使我们能呆在父母身边能像呆在老家一样快乐。(广东珠海)
评论
刘林:不能画饼充饥
当前,外来工普遍遭遇子女在城市上学难的问题,他们的子女要么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要么要缴纳难以承受的费用。这种情形下,外来工要么让子女到教学质量难有保证的非正规学校就读,要么让孩子留在农村上学。
外来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难的问题只有通过制度化举措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解决。今年中山全面推行积分制入学。东莞在2008年5月通过地方立法规定,符合四项条件的新莞人可以申请在该市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积分制对于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一剂非常有效的“药”。但也仅让极少数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受惠。“计生证明”、“无犯罪证明”等多如牛毛的申报材料,把很多外来工子女挡在门外。在解决好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不妨借鉴苏州经验。2008年10月,苏州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子女学生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37%。以财政支出大大增加为由,为外来子女设置障碍是短视行为。
但是,目前很多城市在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比如出台了法规,但没有配套措施;上有政策,具体到相关学校却打了折扣或软执行;以财政不足为由裹足不前,政府和学校相互踢皮球。
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还需要打破户籍樊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尽量多提供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固有的权利。允许更多外来工子女到城市上学,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农民劣势竞争、代际相传现象的继续,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及其后代的命运。政府应当站在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民族发展、进步的高度,从改变农民命运与尊重广大农民工的权益出发。(广东中山)
侯贻刚:不能只贡献不分享
我和妻子是一对在东莞鞋厂奋斗了14个春秋的夫妇,有两个可爱的儿子,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但在儿子入学上,一直不能享受东莞常住人口的同等待遇。对我们而言,打工的辛酸和压力不算什么,但两个儿子的就学问题尤为头痛。我和妻子不厌其烦地办居住证,东奔西跑回老家办手续、开证明、补证件,搞学历认证和积分测评,都是为了申请入读公校。但从目前的申请和审批结果来看,这又是一场梦。
新莞人子女公校学位少得可怜,学校门槛高。我们都是低收入群体,无力支付高昂的建校费。私立学校又有乱收费、教学质量低下、对学生缺乏有效管理等诸多问题。我的两个儿子只能成为留守儿童,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监护。但老人年龄偏大,精力有限,监护起来力不从心,在学习上更是无能为力。另外,隔代管教多娇惯溺爱孩子。
我认为,留住一个外来工子女,就等于留住了一对打工夫妇。我们对东莞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会大大加强,同时能加速“和谐东莞”的建成。相反,如果只让我们“做贡献”,而不让我们分享一定比例的公共资源,势必会影响东莞的发展。(广东东莞)
贺强松:无法选择只有面对
我快要结婚了,不久后也会有孩子。我们这群“边缘人”的后代,遭遇着上学难的尴尬。
城里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民工的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以我目前的条件,也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但我会让妻子在家照看,这肯定比父母都不在身边的孩子教育得好。另一方面,老家学习条件虽然较差,但艰苦的环境也可激发人的斗志。当年小米加步枪也能打过飞机大炮,简陋的学校同样也能培养出人才,关键是为人父母要多用点心。除了物质上满足其所需,更要时时关心其学习、生活情况。教给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要盲目攀比,要比就比学习成绩。事实上,留守孩子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孩子长大一些了,我会对孩子说:“孩子,你无法选择你的父母是农民工还是城里人,你也就无法选择在怎样的学校接受教育,你要面对现实。你能选择的,就是努力学习。你的父母作为农民工,没有更多的物质财富给你,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传承给你,但我们有不怕吃苦、勤奋上进的精神。希望你能继承我们的这种精神,把它用在学习上。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拥有这种精神,你就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广东东莞)
袁斗成:每种选择都愧对孩子
2007年5月初,由于岳母要陪岳父到外地治病,我把儿子接到身边。在哪读书的问题,让我焦头烂额。我暂住地辖区的村小学,一次性收取2000块钱的赞助费,就能提供一个学位。儿子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跟本地孩子学习、交往,他感到压抑。不久前,儿子就和本地小孩打了一架,我道歉,也赔了医药费。罢了,那还是读民办学校吧。
我替儿子选了一所离蜗居近的外来工学校。一学期下来,儿子班上的数学和英语老师分别换了两个,孩子难以适应。但总的来说,儿子的成绩比在老家时有所提高,我打算让儿子读到小学毕业,初中时让他回家乡。没想到儿子读到四年级的下学期,几乎天天缠着我回老家。我检查儿子的数学作业,发现他竟然做错了一道非常简单的应用题:饭店里有5袋黄豆,每袋有黄豆40斤。如果每斤黄豆能磨5斤豆腐,请问这些黄豆一共能磨出多少斤豆腐?我的儿子如此计算:40×5÷5=40(斤)。儿子很委屈地说,在课堂上,他和同学都用乘法,可老师却说错了,最后一步应用除法。有同学提出疑问,却遭了一顿责怪。
2009年春节,我携妻带子回老家过年。正月初六,我和妻子再次南下,而把儿子留在家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孩子的留与守是两难的选择,仿佛一根刺扎在外来工心里。(广东广州)
孩子之声
李彬:在城里读书很孤单
父母开始时在同一个工业区上班,却不同厂,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到3000元。后来,他们在工业区开了个米粉摊。去年,父母把我接到珠海。我刚下来的时候,他们就让我进工厂。我虽然只做了一个多月,却明白了挣钱的辛苦和生活的辛酸。在我上班的日子里,父母到处托人找关系,给我找在附近不远的学校。等我去报名的时候,我才明白了择校费的昂贵,我算不出父母要起早赶黑地卖多少碗米粉,才能凑够我的择校费。
终于上学了,我才发现我的大多数同学都是本地人。我本是开朗的人,上了一年高中,就变得沉默。我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放学了还要去父母的摊位帮忙。很多时候,我都是孤单的。有时候我甚至想,干脆不上学了,打工算了。我没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老师对我也缺少关爱,因为我并不在本地高考,我与升学率无关,也就任由我自生自灭。由于零花钱少,学校的很多活动我都没有参加,只能默默地做一个旁观者。
这个暑假,我进了工厂。我对父母说,读完高二我就回老家读高三。父母也许不了解我们的生活,不了解我们的心理和思想,但请相信,父母爱我们并关心我们。希望不久的未来,政府能扩建学校或给民办学校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也能给我们外来工在城市上学一些政策上或经济上的实惠,使我们能像在老家一样方便,使我们能呆在父母身边能像呆在老家一样快乐。(广东珠海)
评论
刘林:不能画饼充饥
当前,外来工普遍遭遇子女在城市上学难的问题,他们的子女要么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要么要缴纳难以承受的费用。这种情形下,外来工要么让子女到教学质量难有保证的非正规学校就读,要么让孩子留在农村上学。
外来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难的问题只有通过制度化举措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解决。今年中山全面推行积分制入学。东莞在2008年5月通过地方立法规定,符合四项条件的新莞人可以申请在该市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积分制对于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一剂非常有效的“药”。但也仅让极少数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受惠。“计生证明”、“无犯罪证明”等多如牛毛的申报材料,把很多外来工子女挡在门外。在解决好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不妨借鉴苏州经验。2008年10月,苏州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子女学生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37%。以财政支出大大增加为由,为外来子女设置障碍是短视行为。
但是,目前很多城市在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比如出台了法规,但没有配套措施;上有政策,具体到相关学校却打了折扣或软执行;以财政不足为由裹足不前,政府和学校相互踢皮球。
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还需要打破户籍樊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尽量多提供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固有的权利。允许更多外来工子女到城市上学,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农民劣势竞争、代际相传现象的继续,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及其后代的命运。政府应当站在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民族发展、进步的高度,从改变农民命运与尊重广大农民工的权益出发。(广东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