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处处皆学问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的那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为人师表的老师的最好注解。陶行知先生的这八个字非常洗练地概括了对于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学高为师”这四个字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和“传道授业解惑”是基本一致的,说出了教师的最基本的任务。“身正为范”是说教师的道德规范。教师自己身不正何以教育影响学生,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相影响的过程,但是教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师的道德面貌决定了整个教育的成败。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空洞的,而是有非常具体的内容,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现在的高中生已经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老实”,以前的学生总认为老师做的都是对的,现在的高中生都有了自己鲜明的是非观、价值观,老师的品德、行为他们会看在眼里,心里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然会对学生起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若不讲究细节,又会给学生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记得有一次写周记,一个学生就写了这样一件事。那是一堂化学课,化学老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激情燃烧,内容讲得是深入浅出、环环相扣,教师讲得生动,学生听得入神。不一会儿,这位化学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把一口痰吐在了三尺讲台上,然后继续讲课。这学生就在周记中写道:“老师怎么能随地吐痰呢?她的这个动作让我觉得她的素质很低,她不配当老师,我再也听不进她的课了……”
  或许这位化学老师的这一举动是“无心之举”,平时也不是一个随地吐痰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却被学生深深地烙在了心里。这个学生以及以这个学生为代表的学生虽不会被“潜移默化”,但形成的不良印象却也是难以磨灭的。不良印象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千难万难。
  生活中、学习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所以,教育无小事,处处皆学问,我们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
  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从这则寓言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做学生的工作不能靠粗暴地批评、简单地说教,而应采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疏导方法。
  我的指导老师侯老师是一个连续当了二十年班主任的资深教师,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男学生,每晚熄灯之后,男学生都跑到宿舍的过道里打拳,一边练拳,嘴里一边发出“哼哈”的巨大的声音,一练就是大半夜,吵得好几层楼的学生睡不着觉。侯老师找他谈心,这学生直言不讳地说:“侯老师,我自己知道我不是读书那块料,我来就是为了混一张高中文凭,毕业之后我一定会去社会上漂,这年头不会一招半式肯定会被欺负的,我也是没办法。”
  侯老师说:“你是不是读书那块料我们先暂且不说,就先说你混社会这件事,古时候的绿林好汉就是典型的混社会,他们靠什么混?江湖道义是不是?今天的人混社会也得讲江湖道义,否则就混不下去。你看你,大半夜的大家都在睡觉了,你在这里打拳,因为你一个人打拳,几层楼的同学都跟着你睡不着,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你这是不是不讲江湖道义呢?”这男学生想了想说:“侯老师,你说得对,你说这样好不好,我每天早晨去操场上练,这样就不会影响大家休息了。”果然,从此以后这男学生没再影响大家休息,后来经过侯老师的悉心疏导,男学生一边打拳,一边开始了认真读书。
  侯老师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如果侯老师一开始就粗暴批评,简单地说教,肯定不会收到这样的效果。
  三、表扬优生,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后进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因为他们常常受到冷淡甚至歧视,所以更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要想教育好后进生,就需要教师端正态度,摘下有色眼镜,将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看待,不冷淡,不讽刺挖苦,不误解,充分地尊重和鼓励他们。
  就拿考试来说吧,是学生就难免会遇见大大小小的考试和测试,只要高考存在着一天,学生就不可能不关心成绩,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面对这个问题呢?
  我的做法是,每次考试过后,我会把考进前五名的学生的分数当堂念出来,目的是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同时也希望这些同学继续努力。剩下的试卷由科代表一起发下去,并鼓励没考好的学生下次努力。
  这样,优生得到了表扬,从而再接再厉。有不少学生告诉我说,他们都想成为我念到的人,觉得被我念到名字是件很开心和幸福的事。后进生心里也会清楚自己的差距,同时不念出他们的成绩,只鼓励他们,也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总之,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教师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育上,教师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言谈举止,关注细节,并时时谨记“教育处处皆学问”。
其他文献
技法点拨:  在教语文之前,我也是一个学生。上了十几年的学,学了十几年的语文。  首先,我爱朗读。我至今记得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中有一句是:“海南岛鲜花盛开。”课文是讲祖国幅员辽阔美丽富饶的,带拼音的大大的汉字,上方还配着粉红的桃花。想一想,太美了,只这一句就令人无限遐想,热爱我们的祖国。这就是有魅力的语文,语文的美。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参加作文竞赛。题目是《我学会了做饭》。当时班上许多同学
期刊
一、导入设计要为新课学习服务  使用集形、声、光、色为一体的多媒体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随着电化教育、信息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使用多媒体成了年轻教师新课导入的偏爱。有这样一节教学朱自清《春》的公开课,授课教师在导入时使用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分章节为我们展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让所有的听课者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  课后反思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一个教师对课的导入
期刊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喜学、乐学,教师喜教、乐教,提高语文课堂质量,实现教学双赢,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摸索总结,有了几点心得,现与大家分享共勉。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轻松感、归属感。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亲近学生,靠自身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给学生以信任和依恋。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二、改革教学方式、活化语文课堂  (一)用教
期刊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中,首要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有研究表明创造力在后天是完全可培养和造就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让他们具备创新素质。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  一、重视积累,多学科联系,促进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以丰富的知识
期刊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的理念的倡导下,语文课堂变得热闹非凡。激励用语贯穿始终,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课堂上洋溢着活力和魅力。但同时也不难发现,失当的课堂评价语俯拾皆是,影响了和谐的语文课堂,因而笔者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从评价开始。  常见的评价失当现象:  1、简单武断   尽管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但是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
期刊
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是基础,是关键,以读来促听,促写,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读是基础,说和写是最终能力的体现。由此可见,读应贯穿教学教程的始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摸索了一种以读为训练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初读、精读、赏读、综合练习四个步骤。  一、初读  初读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或文章的基本结构,感性了解文章的主体和
期刊
对于合理利用电教媒体,我感受最深的一点莫过于要将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合理利用,切莫把语文多媒体教学搞成多媒体“展示”。下面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情设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语言更是“传道授业”的重要工具。教学语言需要它独有的风韵格调。比如说话内容要准确科学;遣词造句应简洁明了;说话态度宜亲切自然;表达感情要朴实动人;声音语调讲究抑扬顿挫;速度节奏力求张弛有致;语言格调计策得体,又要诙谐风趣……还需要讲究直观性、启发性、诱导性、可接受性等等。  1.语言要规范  准确性是语言事业的基础,但语言的意思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尤其对于教师而言,语言意思更是一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学习习惯是影响语文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重要因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要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如何呢?据报道,2006年记者曾对河南安阳某校200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有自学习惯的为8.6%;有使用工具书习惯的为20.8%;
期刊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拒绝限制  自由是个性的前提。写作是人性化的,教师应该将人本意识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作文命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不应设置限制和障碍。我的小侄女上四年级时,老师让她们班一个学期写了三次“读后感”两次电影“观后感”,八九岁的孩子理性心智尚未成熟,让他们写“读后感”“观后感”这种题材内容限制很死的文章,实在近乎刁难。结果孩子们不但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甚至讨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