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的上海渔会与渔业经济(1946-1949)

来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会诞生于北京政府时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沿海省市得到较为普遍的发展。上海作为渔业经济的重要中心地区,渔会也在法律规范及集体理性下得以建立,并在抗战之后恢复重建。与传统渔帮、渔公所相比,渔会组建体现了鲜明的政府意志,但也内蕴有渔民之政治经济利益诉求。战后上海渔会具有较明显的都市型渔会的特点,在与政府交涉,争取与维护渔业利益方面有所作为,在行业内部的渔业金融、经营秩序、渔业教育等方面也有所建树。不过,受制于渔会内部组织问题及抗战之后整个经济和政治环境,渔会尚难承担振兴渔业经济的重任。
其他文献
清末科举出身的梁士诒,受维新思想启发,积极吸收'实用之学',在兴办实业、筹款修建铁路、革新铁路管理方面具有较多建树.并由此奠定了他在财界的基础.民国初年,梁为袁
作为20世纪初期的新派史家,陈黻宸在史著中已尝试着用进化史观来剖析历史,并能够从历史事实本身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原因。他在如何撰写民史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又对如何建
周人所创制的宗法制度与丧服制度是相辅而行、互为表里的.我们可依据<仪礼@丧服>所记载的丧服制度,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内涵和精神进行分析和论述,尤其是根据"天子诸侯绝期"的服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乃古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公元3—6世纪,中原陷于战乱,兵燹连绵,而以长江中下游为核心的南方地区,经济开发成就瞩目,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亦由此肇
战后日本宪法因其第九条规定而被称为"和平宪法"。长期以来,日本政府通过"解释改宪"的方式,不仅使日本突破了和平宪法所规定的"不保持战力"等限制,而且在军事实力上获得了巨
攻击行为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可分为主动性攻击和被动性攻击、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关系、挫折、消极意图理解。应当结合攻击行为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正
六朝时各政权在荆州建立了大量军事据点,其中一部分后来发展为新的城市。而众多城市的出现,非农业人口的增加,带来了粮食消费市场的扩大,这为荆州粮食贸易的展开提供了市场基础。
贵州清水江下游侗族人工营林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侗族社区的家族制度、特定的林业“契约”和侗族社会的习惯法——“侗款”等多种形式的地方性制度的保护下得以实现的。由于侗
中共六大是一次特点鲜明而又颇具国际影响的会议。其特点:一是不在中国而在莫斯科召开;二是筹备仓促,大部分代表不是经选举产生而是由中央指定;三是代表党员人数统计不甚准确;四是
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曾实行食盐专卖。粤东盐务管理局遵循盐专卖政策并结合自身特点,对食盐运输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革,从而维持了本区的盐运畅通,保障军需民食并对持久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