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一致性,以儒为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需要,也是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的需要。
关键词:儒家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众多文化中儒家文化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汉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崇,使得儒家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在后期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先有康有为的“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后又有遍布各省市的国学热。尽管在之后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上有过反对、质疑的声音,但也从未撼动过儒家文化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四个自信”,在“三个自信”中增加了“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此次讲话对“三个自信”的发展,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探索,更是凸显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所以,在文化自信高揚的今天,更应该重视和合理的处理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中央宣言部长部长刘奇葆曾指出,“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文化自信就是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展示现代文化的特点,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又要在路径上借鉴儒家文化普及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一致性
首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既是儒家文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神,孔子的《论语·学而》中曾提出:爱民、利民,即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荀子·王制篇》中提出:“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均体现了儒家重民、爱民、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做出来血与泪的拼搏,肯定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思想中提出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提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中提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他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教育人、引导人、鞭策人。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主要是以人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价值,还是马克思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和得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与儒家文化有着共同的核心精神。
再次,“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是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治国之道。儒家主张“为政以德”,儒家文化提倡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认为这种教化方式可以渗透到人们的内心,使人有羞耻之心而变得善良,这不是法律制裁所能达到的效果。孔子的《论语·为政第二》提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体现了儒家注重德治与礼治的思想。与此同时,儒家认为适当的法治也是必要的,并提出“先礼后法”的思想,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古代的中国就提倡“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治国理念。在当代中国,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确立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在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更是将法律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贪污腐败行为,形成了与儒家思想的“天之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谋而合的治国理念,这也是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儒家“德法兼治”“礼法并举”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可见,德治与法制相辅相成的治国理念是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共同的价值取向。
最后,儒家思想的“知行统一”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践”也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知”与“行”的问题一直是儒家思想讨论的核心问题,北宋理学家程颐明确表示:“如果认知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行动肯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行动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就是知道的还不够彻底。”王阳明认为:“世界上不会存在知道而不去行动的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具体表现形式,知与行虽然有区别,但是最终会达到统一的形式。”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认知和行动相互凭借,才能发挥作用。”知与行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在互相结合的基础上才可以促进共同发展。由此可见,知与行是儒家一直探讨的问题,虽然在二者的论证上儒家学派的代表各抒己见、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在最终的结论上都达到“知行统一”的高度。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与世界的客体是以实践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发展史不是人类创造的结果,也不是世界机械的运转过程,它是人类与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的产物,实践与认识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一切脱离实践的理论就像无源之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和人类的推敲。
二、以儒为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儒家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发展在西汉、壮大完善在唐朝、进一步提高在元朝。儒家文化能够百经磨难而不衰,最终以传统文化的代表呈现在大众面前,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文化的普及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需要沿袭着儒家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中国化,要穿着中华民族的衣裳进入家家户户。 (一)走进课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鉴于儒家文化的普及经验可以得出,实现马克思的中国化要所有的“群体”和“个体”的共同努力。学校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效途径。好的开始,由点到面,积少成多是理论成功普及的制胜秘诀,从义务教育阶段进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校分析学生年龄性格等的不同特点,根据他们不同成长阶段的认知差异,采取走访红色革命根据地、编辑课外读物、融入校园活动、列入考试范围等形式对义务教育的学生进行普及。让学龄孩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初步了解,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高中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整体全面的把握,大学生对于马克思理论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正确运用,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实事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儒家文化普及经验表明,理论的宣传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多、普及对象广,且普及对象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思维方式、成长背景等参差不齐,普及地域中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城乡小镇、偏远山区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宣传过程中不能整体统一标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必须借鉴儒家文化的普及经验,由个体到整体、再由整体到个体的推进。个体到整體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过程中要依托知识分子,让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人带领其他人学习马克思主义,整体到个体是指在全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整体氛围带动没有进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中的部分人。
(三)走进生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儒家文化的普及中不乏采用以下各种形式在民间宣传,如:融入艺术、榜样示范、板报宣传。因此走进生活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民间艺术中,如:豫剧、京剧、皮影戏、和地区特色文化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需要借鉴儒家文化树立典型的普及方法,因为榜样的力量如同一个无形的标杆在时刻的要求着我们,同时也使枯燥的理论变成鲜活的教材,比简单的学习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在民间进行板报墙壁宣传,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送到农村遍及城乡,让城镇的墙壁、板报、大门都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让鳏寡童叟也感受到文化的内涵。流行歌曲、影视作品、民间艺术是最常见的大众娱乐项目,马克思主义需要融合到娱乐项目中,以更多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一时轰隆靠热情、长期坚持是硬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每代人的不断努力。儒家文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精神信仰,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有着长久的发展历程,不论是在与各民族的融合还是作为社会思潮的普及,在经验上都远远超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在国外,但是它是为全人类解放服务的思想,它不仅为中国的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武器。以儒为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的的需要,是文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陆敏珍,.何俊..朱熹经典诠释的理念、标准与方法——以《论语·学而》四种诠释为例[J]..哲学研究,.2006(7):24-30.
[2].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J]..共产党员,.2005(8):39-40.
[3]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J]..理论月刊,.2014.
[4]周秀红,.王正夫..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J]..广西社会科学,.2015,.No.245(11):190-195.
关键词:儒家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众多文化中儒家文化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汉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崇,使得儒家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在后期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先有康有为的“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后又有遍布各省市的国学热。尽管在之后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上有过反对、质疑的声音,但也从未撼动过儒家文化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四个自信”,在“三个自信”中增加了“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此次讲话对“三个自信”的发展,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探索,更是凸显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所以,在文化自信高揚的今天,更应该重视和合理的处理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中央宣言部长部长刘奇葆曾指出,“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文化自信就是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展示现代文化的特点,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又要在路径上借鉴儒家文化普及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一致性
首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既是儒家文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神,孔子的《论语·学而》中曾提出:爱民、利民,即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荀子·王制篇》中提出:“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均体现了儒家重民、爱民、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做出来血与泪的拼搏,肯定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思想中提出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提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中提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他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教育人、引导人、鞭策人。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主要是以人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价值,还是马克思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和得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与儒家文化有着共同的核心精神。
再次,“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是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治国之道。儒家主张“为政以德”,儒家文化提倡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认为这种教化方式可以渗透到人们的内心,使人有羞耻之心而变得善良,这不是法律制裁所能达到的效果。孔子的《论语·为政第二》提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体现了儒家注重德治与礼治的思想。与此同时,儒家认为适当的法治也是必要的,并提出“先礼后法”的思想,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古代的中国就提倡“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治国理念。在当代中国,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确立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在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更是将法律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贪污腐败行为,形成了与儒家思想的“天之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谋而合的治国理念,这也是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儒家“德法兼治”“礼法并举”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可见,德治与法制相辅相成的治国理念是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共同的价值取向。
最后,儒家思想的“知行统一”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践”也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知”与“行”的问题一直是儒家思想讨论的核心问题,北宋理学家程颐明确表示:“如果认知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行动肯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行动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就是知道的还不够彻底。”王阳明认为:“世界上不会存在知道而不去行动的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具体表现形式,知与行虽然有区别,但是最终会达到统一的形式。”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认知和行动相互凭借,才能发挥作用。”知与行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在互相结合的基础上才可以促进共同发展。由此可见,知与行是儒家一直探讨的问题,虽然在二者的论证上儒家学派的代表各抒己见、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在最终的结论上都达到“知行统一”的高度。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与世界的客体是以实践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发展史不是人类创造的结果,也不是世界机械的运转过程,它是人类与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的产物,实践与认识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一切脱离实践的理论就像无源之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和人类的推敲。
二、以儒为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儒家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发展在西汉、壮大完善在唐朝、进一步提高在元朝。儒家文化能够百经磨难而不衰,最终以传统文化的代表呈现在大众面前,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文化的普及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需要沿袭着儒家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中国化,要穿着中华民族的衣裳进入家家户户。 (一)走进课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鉴于儒家文化的普及经验可以得出,实现马克思的中国化要所有的“群体”和“个体”的共同努力。学校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效途径。好的开始,由点到面,积少成多是理论成功普及的制胜秘诀,从义务教育阶段进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校分析学生年龄性格等的不同特点,根据他们不同成长阶段的认知差异,采取走访红色革命根据地、编辑课外读物、融入校园活动、列入考试范围等形式对义务教育的学生进行普及。让学龄孩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初步了解,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高中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整体全面的把握,大学生对于马克思理论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正确运用,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实事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儒家文化普及经验表明,理论的宣传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多、普及对象广,且普及对象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思维方式、成长背景等参差不齐,普及地域中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城乡小镇、偏远山区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宣传过程中不能整体统一标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必须借鉴儒家文化的普及经验,由个体到整体、再由整体到个体的推进。个体到整體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过程中要依托知识分子,让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人带领其他人学习马克思主义,整体到个体是指在全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整体氛围带动没有进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中的部分人。
(三)走进生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儒家文化的普及中不乏采用以下各种形式在民间宣传,如:融入艺术、榜样示范、板报宣传。因此走进生活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民间艺术中,如:豫剧、京剧、皮影戏、和地区特色文化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需要借鉴儒家文化树立典型的普及方法,因为榜样的力量如同一个无形的标杆在时刻的要求着我们,同时也使枯燥的理论变成鲜活的教材,比简单的学习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在民间进行板报墙壁宣传,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送到农村遍及城乡,让城镇的墙壁、板报、大门都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让鳏寡童叟也感受到文化的内涵。流行歌曲、影视作品、民间艺术是最常见的大众娱乐项目,马克思主义需要融合到娱乐项目中,以更多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一时轰隆靠热情、长期坚持是硬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每代人的不断努力。儒家文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精神信仰,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有着长久的发展历程,不论是在与各民族的融合还是作为社会思潮的普及,在经验上都远远超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在国外,但是它是为全人类解放服务的思想,它不仅为中国的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武器。以儒为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的的需要,是文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陆敏珍,.何俊..朱熹经典诠释的理念、标准与方法——以《论语·学而》四种诠释为例[J]..哲学研究,.2006(7):24-30.
[2].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J]..共产党员,.2005(8):39-40.
[3]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J]..理论月刊,.2014.
[4]周秀红,.王正夫..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J]..广西社会科学,.2015,.No.245(11):19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