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孔字形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heng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是我國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孔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战乱年代,而孔子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自成一派。他的思想、言行影响了封建社会2000多年。被尊称为“孔圣人”。而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把孔子描绘成一个德才兼备、怀才不遇但是却积极参政积极入世的一个政治家。
  关键词:孔子形象;孔子世家
  作者简介:郑晓霞(1993-),女,山东济南人,青岛大学2017级文艺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2
  第一,教育方面。孔子首先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包括七十二贤人。他是我国大众教育的开山鼻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论语》中的句子都可以体现孔子及儒学的教育观念。这不仅在当时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一直沿用到现在,并被视为经典。而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听其行而观其行”等教育的观点也被现代教育沿用。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要弥补这种缺陷,相信在《论语》以及孔子的身上能够找到方法。孔子不仅对于学生学习,学校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各种方法和理论,对于教师也提出了要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里》就曾说过“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这一理论几乎让每个人终身受用,尤其是教师”。显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来教育老师育人的态度上的。
  不论是当代的教育家、学者还是领导者甚至是家长应该反思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甚至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半个世纪前台湾爆发了关于读经问题的争议,徐复观先生主张“有限地读经”,并提出“在小学应有若干经的故事,应选择若干切近而易于了解的经文中句,做学校中的格言标语,于周会加以讲解,使受了国民教育的人知道中国有经,有圣人,有切身做人的道理。再将论、孟、学、庸、《礼记》、《诗经》中精选若干,共不超过一万言,或汇为一篇,在课程中立一专课;或分别插入国文公民中,而将现在课本内许多的东西抽掉,按其内容之浅深,分别在高初级中学中讲授”。[1]当然大陆也意识到这种文化流失的现象。所以现在“读经”也成为学校的一种活动。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到了大学都有“读经”活动的影子。这种现象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中国文化薪火相传,儒家及其创始人孔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政治方面。孔子也被人称作是伟大的教育家。在《孔子世家》中的孔子则是一位德才兼备,积极参政,但却怀才不遇的形象。在司马迁的笔下,孔子是积极入世怀才不遇的政治家。首先司马迁在正面描写了孔子参政的热情,塑造了一个积极入世的孔子的形象“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2]“年五十六、有喜色”均能表现孔子参政的热情,即使到了很大的年龄,但是梦想不破不灭。“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楚令尹子西曰:‘……令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令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3]孔子的政治路途一直是坎坷曲折的,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阻挠,然而他并不气馁,始终怀有巨大的政治抱负。直到年岁已高,最终以“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而结束。然而身体老了,脑子没老。所以转而著书,把自己的政治才能与抱负写进自己的书中,希望自己的弟子及其后人能够继承发扬。到了汉武帝时就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历代皇帝开始沿袭这种国策,从此儒家传统开始统治中国。
  第三,为人处世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人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重要。怎样更好的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更好地展现中国大国风范就成了当务之急。这些都可以从传统的儒学之中获得,而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等名言警句是我们挂在嘴边常说的。即使这样,也有的人沉迷于小人的甜言蜜语之中,等到吃亏以后才发现自己交友不慎。大多数人依然是普通人不吃亏不得教训也成为家常便饭。
  余英时先生说:“近年来我对儒家究竟怎样融入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的问题曾反复思索。我所得到的基本看法是儒家的现代出路在于日常人生化。”[5]余英时先生的这句话既反映了当代人学习文化的现实情况也反映了儒家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做出的改变。“若视之为人道主义文化,若视之为社会生活上基本的观点……仍不失为颠扑不破的道理。儒家思想,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6]这是林语堂先生在《孔子的智慧》中描述儒家文化在现代存活的形式及其原因。而《孔子家语》中说:“孔子曰:‘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7]所以我们交朋友、谈事情都要找君子而非小人孔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思想不得不让人佩服。
  第四,思想道德方面。有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国人素质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近年来,发生的实时事件展现了国人越来越高的素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两极分化的现象就是有极少数人的素质是值得提高的,甚至到了平均水平以下。“中国式过马路”“到此一游”“中国式晾晒”这些中国特有的名词给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抹了黑。在《论语 卫灵公》中记载:“卫灵公问陈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常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就是著名的“陈蔡之厄”。《孔子世家》中则称其为“陈蔡之围”。孔子的回答生动的表现了当时孔子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君子自喻,本身的起点就不一样,遇到困难了何必要和小人一般见识呢?孔子在困境中不坠其志,不纵其行,依然用君子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也一并要求自己的弟子,并做好榜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五,学术修养方面。孔子不仅是著名的教育家,还是伟大思想家。所以在学术修养方面又是值得学习的一面。据《孔子家语》中记载,“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8]这个故事一方面描写孔子的治国才能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孔子还具有管理土地,种植农作物的才能。也表现了孔子才学纵横的一面。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孔子不论对于政治还是奇闻异事还是人生哲理都表现的胸有成竹。凸显其学术修养方面的文化知识。时代在发展,文化也在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也意识到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孔子进民间还是值得倡议的。
  总之,孔子在教育、政治、处世道德以及学术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后人也不辜负孔子的期望,把他的一些优秀的原则沿用至今。虽然在历史上对孔子及其儒家学术思想有尊之亦有抑之,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地位称之为跌宕起伏也不为过。但现实的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统治者治国的一种手段。但在信息化开放的今天,我们有太多的自由,太多的途径来学习孔子及其儒家文化。所以,不论是作为政治手段还是日常学习,孔子及其儒家思想都为我们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品味一生。朱熹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论语》中则收集了孔子大多数优秀的思想。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战乱年代,但是学习《论语》,学习孔子的优秀思想也能为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徐复观. 中国人的生命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冯振亮,成积春. 论《孔子世家》与《孔子家语》中的孔子形象[J] 山东: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
  [3]司马迁(著),裴骃(集解),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余英時.戴震与章学诚[M].北京:三联书店,2001.
  [6]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7]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13.
  [8]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河南沈丘方言中,“叫”字句不仅可以用来表示使役义与被动义,同时还可以表处置义。只是,不同的句式对句子成分的要求各不相同。  关键词:沈丘方言;“叫”字句;语法标记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2  一、沈丘县的地理位置与方言  沈丘县隶属河南省周口市,地处豫皖交界处,居淮河最大的支流颖水中游。沈丘东接界首,西邻项
摘 要:吴文英是南宋著名词人,也是我国词学史上争议较大的一位词人。自宋南宋张炎《词源》以梦窗词就被视为凝涩质实,隐辞幽思始,而后世之论词者多从张氏之说。直到清代周济、陈廷焯、戈载等人,谓其词“奇思壮采”“运意深远”,对梦窗词推崇备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给梦窗词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本文从“质实”的角度,来探讨何为质实、梦窗词质实的原因以及清代对梦窗词新的理解。  关键词:梦窗词质实;用典套语;
摘 要: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和巨大成就,而鲁迅在创作早期就对芥川龙之介的创作表示过关注和认可。在鲁迅以《故事新编》为代表的历史小说创作中,也对芥川龙之介的写作加以借鉴和吸收。本文以《鼻子》和《奔月》为例,分析两者在历史小说写作中的题材选择、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的异同。  关键词:鲁迅;芥川龙之介;《狂人日记》;《鼻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挪威的森林》是一部相当受欢迎的作品,如此受欢迎,究其原因有很多。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对一些作品品评的文章,可以从中找到很多这部作品受欢迎的原因。本文将从本作品的内在的原因即故事情节、作品创作背景和写作特色来试着分析其受欢迎的原因。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现实主义;自闭  作者简介:俞芳(1984-),女,江苏苏州人,学士学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
摘 要:张九钺字度西,号紫岘。乾隆二十七年举人,晚年主讲于湘潭、昭潭书院,诗学太白。九钺不仅在诗词方面造诣极高,在戏曲方面的才能也非常人所及。《六如亭》是九钺于乾隆四十九年所作,被世人称为奇文。就如同其序所说:“固一场之春梦,实千古之奇踪。”作者纂此传奇一乘禅赠,立教撒手悬崖;五迹灵扶,即是腾身觉路。因之感临行诵偈,亭额六如;合赠句悼文,名传全集,《六如亭》由此而来。为了禅门一段公案,谱写一曲浮生
摘 要:《扫红亭吟稿》是冯云鹏一部诗歌总集,盐民渔民诗歌是其中一大特色,不仅剖露了盐民渔民生活的艰辛与朴素,更体现了冯云鹏的儒者情怀。考察这些盐民渔民诗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冯云鹏的诗歌创作,更可以从中管窥他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冯云鹏;盐民渔民诗;儒者情  作者简介:赵文静,女,汉,南通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李商隐的诗在艺术的世界里登峰造极,在文学史上意义非凡,千百年来受到读者的审美的偏爱,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诗呈现了一个深窈缅邈的心灵世界。善感纤细的心灵特质和失意挫伤的人生体验奠定了李商隐孤独迷惘的心境和一往情深、伤感无奈的情感本质。他以描摹心灵的方式写诗,他的诗是他的心灵的光影的折射。其诗诗境与心境相融,字句间折射着他本质的情感,具有如光影般幽微窈眇、变幻朦胧的美学特质。  关键词:李商隐
摘 要:90年代的社会背景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与此同时,文化语境也更为自由,在文学内容、体裁以及叙述方式上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在这一时期,女性作家林白的小说创作采用个人独有的方式进行叙事,其小说被命名为“个人化写作”,并且受到社会极大的关注。本文主要以林白小说《致命的飞翔》为例,在阐述个性化写作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从身体写作和小说叙述视角及架构等方面,对林白的个性化叙事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由菲茨杰拉德所创作的,是美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正因为如此,菲茨杰拉德在美国文学史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这个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作者对故事的叙述应用了合理的叙事技巧,通过对主人翁蜿蜒曲折的事业和爱情的描述,联系到众多美国梦的破灭,通过将全聚焦、外聚焦以及内聚焦的多重叙述模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角色特征,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的展现出来。菲茨杰拉德大胆的尝试和成功运用现
摘 要:语气词是汉语较为独有的特色,而由于语气词的性质和它多变的用法,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从上古就出现了的疑问语气词“哉”、“乎”的发展演变进行讨论。探寻古代疑问语气词和现代疑问语气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探讨他们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语气词;来源;演变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  王力先生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