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视角,对杨译本《儒林外史》的习语翻译进行分析,应用该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分析该译本中对习语翻译所采用的策略,或直译,或直译加注、或意译,或借用译语形象,意在为中国典籍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习语翻译 策略
一、引言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名著,其中运用了大量习语,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和语言。要真正欣赏这部典籍就需要理解其中习语的文化内涵。习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并具有特定文化含意的固定词组和短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习语包括各种谚语、成语、俗语、俚语、格言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方色彩,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由于社会、文化乃至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独有的认知语境。译者对此差异的处理决定着具有强烈文化内涵的习语能否在翻译中得到正确的理解与传达。如何有效地处理含有文化因子的习语翻译,就要求译者根据原文中的具体语境推理得出习语的真正含义,这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推理的过程,正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不谋而合。所以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对杨宪益夫妇翻译的《儒林外史》英译本中这些习语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探讨汉语习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二、关联理论指导下的习语翻译策略
习语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正确理解原文中习语的文化内涵,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或直译,或加注,或意译,或借用译语形象,准确传达原作者的意图。在下面以杨译本《儒林外史》为例进行分析,应用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解释和分析该译本中对习语翻译所采用的策略。
(一)直译
由于人类的生态环境大体相似,英汉两族人们的认知环境大体相似,互相兼容。“如果原语的习语文化色彩不是特别明显,很容易激活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相同的认知心理图式,也就是说,译文读者无付出太多的努力,通过语境推理就能得出原文作者的意图,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那么就可以采取直译。如:
赵氏在屏风后急得热锅上蚂蚁一般,见众人都不说话,自己隔着屏风请教大爷,数说这些从前以往的话。(第六回)
All this made the widow behind the screen as franticas an ant on a hot furnace,And when she saw that nobodywas going to speak up for her,she started to reproach Yenfrom behind the screen,bringing up old grievances…,”
“热锅上蚂蚁”在中文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焦躁不安的样子,这里是描写赵氏因面临着被严贡生赶出正屋夺取掌管家财的权利时请各位族长替她讨公道的场面,根据中国封建礼教,赵氏不能当堂同严贡生辩论,只能在屏风后面听他们的讨论,但是此时这些族长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不愿替赵氏说话,所以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赵氏心急如焚的样子可想而知,译者将“热锅”、“蚂蚁”的形象直译到了译文当中,有利于让译语读者了解中国人比喻的方式,而且,对于“急”这个词的翻译也很贴切,译语读者在其相应的认知模式中应该很容易理解译文的意思。因为对此原文读者和译语读者具有相同的认知环境,所以很容易勾起译语读者对蚂蚁在热锅上的情景的联想,译语读者就能够轻松地理解作者是要表明赵氏的焦躁不安。
(二)直译加注
事实上,各国之间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对于原语读者显而易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译语读者来说则可能无法理解。也就是说,译语读者无法从输入的信息中,激活相关的认知心理图式,通过推理,识别原作的语用隐含。这时,译者可以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来传达原作的隐含含义。同时译语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就能获得充分的语境效果,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如:
“先母见背,尊制丁忧。”
古时称遭到父母的丧事为“丁忧”,而且封建朝廷还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期间不得做官、嫁娶、应考或是赴宴,所以范进在母亲死后,要“尊制丁忧”,不能去参加会试。对于文中这一文化色彩极为浓厚的中国古代习俗,译者如果不做适当的说明,英语读者一定会感到费解。因此杨译选用了加注的办法为译文读者补充所缺省的文化语用前提:
“My mother has died.”explained Fan Jin,“and l amin mourning,”(For three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either par—ent a man had to observe mourning,During the period anofficial must retire from office,and a scholar could nottake examinations,)(P1o5)
译文读者读了这个注释,就能拥有原文作者所要求的文化语用前提,从而顺利理解这段文章的含义了。
加注法是解决文化语用前提缺省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利用注释向译文读者比较详细地介绍原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宗教概念等,以便帮助他们理解与此直接关联的原文意义。而且采用加注法还有利于向译语读者传播原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三)意译
由于习语的丰富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具有不同认知背景的译语读者理解时经常非常困难,因此以上所讲的两种方法还远远解决不了翻译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译者有时为了保持原作的整体概念,不得不放弃原作的风格,采用意译的方法,将原语习语的语内涵义明晰化,保留原语的语用效果。这样不仅传达了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又使译语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如: “……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说得好容易!是云片糕!方才这几片,不要说值几十两银子,‘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
“……You had no business touching it,youscoundrel!
Walnut wafers,indeed!
Nearly a hundredtael’s worth of medicine has disappeared down yourthroat!…”(Chapter 6,156-7)
在原作中,有两处引用:“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前者来源于古典小说《西游记》,字面意思是一个人吃了美食,却根本不知道,而且认为不是什么美食。在这篇文章中,舵手吃了药,他却认为只是胡桃饼。这个俗语被用来表明这个舵手的无知,然而,如果译语读者没有看过《西游记》的话,就无法进行关联,认知推理,从而他们就不能理解这个习语的意思,所以为了不让译语读者误解,译者采用意译。后者如果直译的话,译语读者也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因此后者同样是意译。
(四)形象转换法
形象转换法是指英汉习语在意义、形式上完全对等或基本对等,不过是使用了不同的形象来表达。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借用译入语中具有不同形象而具有相同意义的习语来进行套译,进行形象转换。这样既兼顾原语与目的语的语言形式美,又保留了两种语言的民族色彩,同时又充分考虑到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如:
潘三道:“你又甚么事捣鬼话?同你共事,你是‘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总不肯放出钱来。”
“What are you up to now?’’’demanded Pan.“I’Venever worked with anyone so close—fisted,You can’t bearparting with a cent!”(Chapter 19,474—475)
“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在这个语境中是指某人非常吝啬。译语读者可能不知道“马蹄刀瓢”是什么意思,所以译者巧妙地用形象转换法,换译成和此有类似意义的“close-listed”和"You can’t bear parting with acent!”,使译语读者在理解话语时能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而没有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实现最佳关联。
三、结语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习语翻译就是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以最佳关联为指导,对语境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或直译,或加注,或意译,或借用译语形象,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既符合原习语的内涵,又能满足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减少他们的认知努力,使译文读者尽可能获得相同的认知效果,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习语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使译文读者真正地欣赏这部中国典籍《儒林外史》的语言精髓,从而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实现跨文化的深层次的交流。参考文献:
[1]蔡瑞珍 从关联理论看文化负载词语及其翻译[J],温州大学学报,2006,15(5):43—47
[2]吴敬梓 儒林外史[M],杨宪益,戴乃迭,译,湖南:湖南出版社,1996:4-5,28-29,90-91
[3]何自然 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现代外语,1999,3:273-295
[5]吕俊候 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3-65
[6]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133-137
[7]严辰松 高航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15-228
关键词: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习语翻译 策略
一、引言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名著,其中运用了大量习语,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和语言。要真正欣赏这部典籍就需要理解其中习语的文化内涵。习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并具有特定文化含意的固定词组和短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习语包括各种谚语、成语、俗语、俚语、格言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方色彩,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由于社会、文化乃至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独有的认知语境。译者对此差异的处理决定着具有强烈文化内涵的习语能否在翻译中得到正确的理解与传达。如何有效地处理含有文化因子的习语翻译,就要求译者根据原文中的具体语境推理得出习语的真正含义,这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推理的过程,正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不谋而合。所以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对杨宪益夫妇翻译的《儒林外史》英译本中这些习语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探讨汉语习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二、关联理论指导下的习语翻译策略
习语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正确理解原文中习语的文化内涵,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或直译,或加注,或意译,或借用译语形象,准确传达原作者的意图。在下面以杨译本《儒林外史》为例进行分析,应用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解释和分析该译本中对习语翻译所采用的策略。
(一)直译
由于人类的生态环境大体相似,英汉两族人们的认知环境大体相似,互相兼容。“如果原语的习语文化色彩不是特别明显,很容易激活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相同的认知心理图式,也就是说,译文读者无付出太多的努力,通过语境推理就能得出原文作者的意图,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那么就可以采取直译。如:
赵氏在屏风后急得热锅上蚂蚁一般,见众人都不说话,自己隔着屏风请教大爷,数说这些从前以往的话。(第六回)
All this made the widow behind the screen as franticas an ant on a hot furnace,And when she saw that nobodywas going to speak up for her,she started to reproach Yenfrom behind the screen,bringing up old grievances…,”
“热锅上蚂蚁”在中文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焦躁不安的样子,这里是描写赵氏因面临着被严贡生赶出正屋夺取掌管家财的权利时请各位族长替她讨公道的场面,根据中国封建礼教,赵氏不能当堂同严贡生辩论,只能在屏风后面听他们的讨论,但是此时这些族长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不愿替赵氏说话,所以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赵氏心急如焚的样子可想而知,译者将“热锅”、“蚂蚁”的形象直译到了译文当中,有利于让译语读者了解中国人比喻的方式,而且,对于“急”这个词的翻译也很贴切,译语读者在其相应的认知模式中应该很容易理解译文的意思。因为对此原文读者和译语读者具有相同的认知环境,所以很容易勾起译语读者对蚂蚁在热锅上的情景的联想,译语读者就能够轻松地理解作者是要表明赵氏的焦躁不安。
(二)直译加注
事实上,各国之间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对于原语读者显而易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译语读者来说则可能无法理解。也就是说,译语读者无法从输入的信息中,激活相关的认知心理图式,通过推理,识别原作的语用隐含。这时,译者可以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来传达原作的隐含含义。同时译语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就能获得充分的语境效果,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如:
“先母见背,尊制丁忧。”
古时称遭到父母的丧事为“丁忧”,而且封建朝廷还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期间不得做官、嫁娶、应考或是赴宴,所以范进在母亲死后,要“尊制丁忧”,不能去参加会试。对于文中这一文化色彩极为浓厚的中国古代习俗,译者如果不做适当的说明,英语读者一定会感到费解。因此杨译选用了加注的办法为译文读者补充所缺省的文化语用前提:
“My mother has died.”explained Fan Jin,“and l amin mourning,”(For three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either par—ent a man had to observe mourning,During the period anofficial must retire from office,and a scholar could nottake examinations,)(P1o5)
译文读者读了这个注释,就能拥有原文作者所要求的文化语用前提,从而顺利理解这段文章的含义了。
加注法是解决文化语用前提缺省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利用注释向译文读者比较详细地介绍原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宗教概念等,以便帮助他们理解与此直接关联的原文意义。而且采用加注法还有利于向译语读者传播原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三)意译
由于习语的丰富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具有不同认知背景的译语读者理解时经常非常困难,因此以上所讲的两种方法还远远解决不了翻译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译者有时为了保持原作的整体概念,不得不放弃原作的风格,采用意译的方法,将原语习语的语内涵义明晰化,保留原语的语用效果。这样不仅传达了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又使译语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如: “……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说得好容易!是云片糕!方才这几片,不要说值几十两银子,‘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
“……You had no business touching it,youscoundrel!
Walnut wafers,indeed!
Nearly a hundredtael’s worth of medicine has disappeared down yourthroat!…”(Chapter 6,156-7)
在原作中,有两处引用:“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前者来源于古典小说《西游记》,字面意思是一个人吃了美食,却根本不知道,而且认为不是什么美食。在这篇文章中,舵手吃了药,他却认为只是胡桃饼。这个俗语被用来表明这个舵手的无知,然而,如果译语读者没有看过《西游记》的话,就无法进行关联,认知推理,从而他们就不能理解这个习语的意思,所以为了不让译语读者误解,译者采用意译。后者如果直译的话,译语读者也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因此后者同样是意译。
(四)形象转换法
形象转换法是指英汉习语在意义、形式上完全对等或基本对等,不过是使用了不同的形象来表达。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借用译入语中具有不同形象而具有相同意义的习语来进行套译,进行形象转换。这样既兼顾原语与目的语的语言形式美,又保留了两种语言的民族色彩,同时又充分考虑到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如:
潘三道:“你又甚么事捣鬼话?同你共事,你是‘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总不肯放出钱来。”
“What are you up to now?’’’demanded Pan.“I’Venever worked with anyone so close—fisted,You can’t bearparting with a cent!”(Chapter 19,474—475)
“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在这个语境中是指某人非常吝啬。译语读者可能不知道“马蹄刀瓢”是什么意思,所以译者巧妙地用形象转换法,换译成和此有类似意义的“close-listed”和"You can’t bear parting with acent!”,使译语读者在理解话语时能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而没有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实现最佳关联。
三、结语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习语翻译就是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以最佳关联为指导,对语境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或直译,或加注,或意译,或借用译语形象,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既符合原习语的内涵,又能满足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减少他们的认知努力,使译文读者尽可能获得相同的认知效果,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习语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使译文读者真正地欣赏这部中国典籍《儒林外史》的语言精髓,从而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实现跨文化的深层次的交流。参考文献:
[1]蔡瑞珍 从关联理论看文化负载词语及其翻译[J],温州大学学报,2006,15(5):43—47
[2]吴敬梓 儒林外史[M],杨宪益,戴乃迭,译,湖南:湖南出版社,1996:4-5,28-29,90-91
[3]何自然 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现代外语,1999,3:273-295
[5]吕俊候 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3-65
[6]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133-137
[7]严辰松 高航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1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