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颂中国∶东棘坨镇中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览活动

来源 :中学生博览·甜橙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约指导教师:于春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中学决定开展“笔墨颂中国——东棘坨镇中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览活动”。
  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国独有的、具有民族特点的优秀文化。它以汉字为载体,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时代记忆,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文化核心的核心。因此,这次活动以主题书法展为主要活动形式。“文以载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形式,为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东棘坨镇中学也将征文作为此次作品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聚焦初心使命,讲好党的故事是此次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所征稿件要聚焦党史、革命战争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深入挖掘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题材、素材,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特色优势,积极创作相关主题的文艺作品,鼓励创作新作,既体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展现新时代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抒写“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雄心壮志。
  围绕“笔墨颂中国”这一创作展览活动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以不同艺术风格进行多样化表达,在主旋律突出、正能量强劲的总要求下,形成百花齐放、雅俗共赏的作品效果。
  于春洹老师的结束语:
  建党百年,国之盛世,中华儿女,不分性别老幼,无不感党恩,报国情。
  让祖辈讲党史,听健在的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等老寿星讲他们亲历的、浴血奋战的奋斗史、建设史、民族复兴史。党在我耳边,党在我心中。
  世界的竞争是人的竞争。未来的胜负,决定因素是人。教育“压力山大”,教师任重道远!好的教师不只是把学不会的学生教会,更要有能力把不想学好的学生教好。真正的名师不只是经师,更是人师,让每一个学生站在自己的肩上,都能超过教师自己,成为青胜于蓝、各有特色、独一无二、优秀健康的个体。
  国家要自立于世界,需要经济、国防、科技等实力,同样也需要软实力——文化自信。学生个体也是一样,自強则必须自信。练字、自强则是树立学生自信的方便之门。因此,写好字,也就义不容辞地落在了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的身上。
  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记忆中,铁路就是高铁动车,代表着速度,但在以前,铁路是很慢的。说到这,让我自豪的是,我家里也有这么一位参与国家建设的老人——我的外公。  他是一名铁道兵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  几年前的夏天,家里的一群小孩儿围着他听他讲以前的故事。早期外公只是想给家里多带来一些经济收入,因為当兵每个月可以有油粮票,又因为在私塾读过些书,懂一些知识,他被调入铁道部,开启了他大半个中国的铁路建设故事。  外公
期刊
时维盛世,序属华诞;美哉“东中”,学府巍峨。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东棘坨镇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因地制宜地筹办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特色活动:主题征文、主题书法展、“我家党员讲故事”主题采访、党领导下家乡新变化的大讨论等。孩子们用作品诠释对生活的热爱,用手中的笔墨为火热的生活添彩,讴歌了“新时代”,在平凡的校园里,开出绚烂的“文艺之花”。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
期刊
小时候,我常常听爷爷奶奶讲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放牛娃王二小巧引敌人到埋伏圈,刘胡兰誓死不吐真言,还有邱少云宁引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每讲一个故事爷爷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你一定要懂得感恩,感谢伟大的党!”  除此之外,关于我没经历过的、关于解放的旧故事,也都是从爷爷奶奶那里听来的。  奶奶是我最亲的人,虽然她现在已经离我而去了,可我记得
期刊
雄鹰展翅,飞得再远也忘不掉避风的巢穴;鱼跃龙门,游得再远也忘不掉温暖的水底……无论将来我走到哪里,心中永远不会忘了你——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个较偏僻的小村庄,村里有几十户人家,乡邻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淡却过得有滋有味,颇具陶渊明笔下 “桃花源"的意趣。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乡间田野上,头顶着湛蓝的天空,吹拂着和暖的微风,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你也可以在村中干净整洁的道路上散步,
期刊
100年前,我们播下一颗种子,播种在中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如今,这粒小小的种子已经茂盛繁衍,已然长成了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100年风风雨雨,在党100岁生日之际,我的内心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  回首党百年来的艰难历程,回首党创造的每一个奇迹,这一路上,党带领大家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建立了如钢铁般坚硬不朽的共和国,让世界各国佩服,让华夏子孙万代自豪。1
期刊
学校简介:抚松县外国语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全日制学校,始建于2003年。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68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16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科研名师34人,高级职称教师48人。是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省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省学校艺术教育示范校,省科技体育传统校,省国防科技体育先进单位,省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校,是东北师范大学
期刊
记忆中第一次见他是在我四岁那年的春节前夕,他拎着大包小裹风尘仆仆地赶到家。爷爷、奶奶、妈妈和姐姐都出门去迎接他,只有我一个人扒着门怕生地不敢见他,他倒也没生气,和家里人寒暄完了以后就跑过来要抱我。我胆怯地后退,终究逃不过他粗糙的大手,被他一把捞过抱在了怀里,我委屈地望向奶奶,泪水直在眼里打转,可奶奶却笑着让我喊他“爸爸”,我犹豫着不敢开口,最后在全家人密切注视下蠕动着嘴叫了一声:“叔叔。”然后我看
期刊
引语:声画斑斓,如飞鸟掠过双目,等锣鼓升天磅礴气势渐落,不如静下来,听听朴实的、时代的故事。它们是建党百年来,从开始到此刻,日子的身影。  我家有两名党员——爷爷和爸爸。爷爷是1975年,20岁时入的党;爸爸是1999年,19岁时入的党。这么一算,他们都是老党员了。  平时我听爷爷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们现在过得太幸福了”。接着他便会娓娓道来:以前他们吃过树皮、蛇和老鼠肉,平时吃得最多的就是玉米面搅
期刊
高密一中,是在党的红旗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光荣的学校。她于1945年,在革命烽火中诞生。解放战争时期,学校始终跟随共产党,坚定跟党走,从诸城的古松禅院,到高密火车站边上的天主教堂,辗转乡间,六易其址,办学不辍。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又来到美丽的月亮湖畔。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地区建立的第一批具有“抗大”性质的学校,红色基因和红色传统是高密一中赓续发展的源源动力和精神血脉!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期刊
100年风雨,100年历程。从1921年南湖航船的秘密会议,到如今2021年举国上下的风调雨顺、富强安康,中国共产党已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时间。  小时候,于我而言,中国共产党只是一个神圣的代名词,仿佛与我离得很遥远,对于它,我有的只是好奇与敬意。那时,我总是想知道:“党是什么?”我的小姨是一名党员干部,也是区里爱心之家的义工,对于这个问题,她每次都笑笑,然后这么回答:“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好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