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其落实的关键就是进行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亲自尝试,充分参与,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感悟方法、孕育情感,获得自主发展。
  罗杰斯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由于条件限制,大多数教学活动都不能在实际问题中展开,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再现或模拟现实情境,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体验。赖学显老师认为,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及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因此,体验式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情境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尤其应该避免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而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恰当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模拟、案例叙述与描摹等手段,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情境,提出有一定思维挑战性的问题,借助问题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强化学生相应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与领悟力,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索、去发现,从中体验知识背景、构成和应用等,享受成功的喜悦。下面举例说明数学教学中几种常见的问题情境及其价值: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可以创设如下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假如你去某店打工,老板提出了如下要求:我每天付你10000元薪水;你必须第一天付我1元回报,第二天付我2元回报,第三天付我4元回报,依此类推,每天付我前一天回报的2倍。那么,你愿意为我工作1个月(30天)吗?
  (1)你将如何回答?为什么?
  (2)你能从中提炼出数学模型吗?
  学生对这个趣味性数学问题很感兴趣,很想知道如何回答,从而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这一案例体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适宜性原则,就是说要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上提出问题。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又不能充分解决的问题,极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激发他们产生迫不及待的探求欲望,全身心投入到积极的思维活动中。
  二、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价值
  教學“正弦定理”时,可以创设如下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如图1,上海市市政建设公司为了建造崇海过江隧道,需要测量长江两岸的两个出口处A与B之间的距离,测量人员在B点所在一侧选择C点,测得BC=0.15 km,∠ACB=103.4°,∠ABC=75.85°,你能由此确定AB之间的距离吗?
  这个应用性数学问题使学生很想知道在已知两个内角及夹边的情况下如何求三角形的另一边,有没有相关的结论。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展开合作探究,从而发现正弦定理,由此认识正弦定理的价值,体会发现正弦定理的成就感。这一案例中问题的难度同样比较适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三、创设实验性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含义
  教学“流程图”时,可以创设如下实验性问题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我们知道巴西举办了2014年足球世界杯。在申办世界杯的最后阶段,国际足联执委会需要对申办国进行表决: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若有某个申办国得票超过半数,则该国获得承办权,表决结束;若没有哪个申办国得票超过半数,则淘汰得票最少的,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选出一个国家为止。请大家复述投票表决的流程,并尝试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个实验性数学问题使学生跃跃欲试,很想亲身体验国际足联执委会投票表决的过程,选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世界杯承办国。这时,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就2026年世界杯五个假想的申办国(比如埃及、阿根廷、美国、新西兰、韩国)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投票表决,选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2026年世界杯的承办国,从而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流程图的循环结构,并且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亲身体验得来的知识要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而且,实验性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了更切身的参与体验,在操作和思维结有机合的探索过程对知识及其形成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以及更深刻的印象。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内容的教学都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遵循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即考虑使学生学到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学会何种知识与技能,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赖学显.体验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2] 王瑞玲.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6(7).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单元知识结构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确立单元知识结构后建构学习心理过程,然后以它们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让教学更贴近学生。为了展现小学数学学习心理过程建构的方式,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为例,从“已知—新知—未知”“整体—部分—整体”“类合—架构—模块”“范例—运用—综合”四个维度略作阐述。  关键词:单元教学学习心理整体类合图形的运动  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教师
期刊
摘要:课堂观察是一种实证式的行动研究,其实质是围绕研究的问题,通过观察工具获取研究证据并做出诠释,提出观察结论与建议。因此,确立适切的观察点、开发科学的观察工具、做出恰当的推论,是课堂观察中三个关键的环节。  关键词:课堂观察观察点观察量表推论  课堂观察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课堂研究方式。以证据为核心的课堂观察的逻辑是:证据解决什么问题—证据如何获得—证据如何诠释。由此,确立观察点、开发观察工具、得出
期刊
摘要:董一菲老师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并用优美含蓄的课堂教学语言来践行这一理念。董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一直为人称道,既有和她的导入语、提问语、讲述语、结束语等其他教学语言共通的特征,又有评价语的独有个性,呈现出和而不同的风貌:有着高度认同学生发言价值的评价立场、彰显诗意和典雅的评价表达、立足对话和生成的评价过程。  关键词:董一菲教学评价语立场表达过程  董一菲是闻
期刊
摘要:评点式阅读教学由课前初评、课堂交流探讨、当堂再读再评以及课外文本评点四个环节构成,贯穿课堂内外。评点式阅读不只是一种读书方法,它更是一种读书习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带领学生渐入佳境,享受阅读的幸福。  关键词:评点式阅读内涵环节  一、什么是评点式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引导学生“恰当
期刊
“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其基本的教学目标如下:(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会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会灵活使用计算器,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以及简单推理的能力。(3)经历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丰富学习体验,感受人类的智慧,培养学习
期刊
摘要:儿童诗《太阳船》一课教学,从学生最惯常的想象活动——比喻入手,让学生在本体、喻体之间真正搭建起思维的桥梁,从而深化他们的审美体验。其间,并不是单单让学生了解比喻知识,赏析作者将太阳比作船的奇特,而是把联想和想象的知识学习引向縱深,也就使得初中关于联想和想象的学习比小学略高了一层。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待调整。  关键词:儿童诗《太阳船》比喻情感  一、教学实录及反思 
期刊
摘要:教师需要分析和把握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的认知心理,这是以学定教的前提,只有弄清楚學生是如何学习英语的,才能知道应该如何教。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单元教学,从“已知—新知—未知、整体—部分—整体、类合—架构—模块、范例—语用—习得”这四个维度,分析学生基于单元知识结构的英语学习心理,为教师设计有效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心理学依据。
期刊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三年级起每一分册(学期)都专门设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会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加在于让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过程,获得对策略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与理解,感受策略给问题解决带来的便利,真正形成“学策略、懂策略、用策略”的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不是“解决问题”的教学,不能只关注问题的解决,而要注意引导学生
期刊
摘要:《七颗钻石》教学脱离原先的设计,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有了意外的收获。这恰恰印证了“靠船下篙”,才能“船行千里”。 具体而言:课前,在教学设计中适当留白,留下思维的余地,以期达到动态生成;课上,善用临时插曲,凭借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关键词:教学机智设计留白因势利导  一、课例描述  《七颗钻石》是列夫·托爾斯泰创作的一篇童话故事,被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故事梗概
期刊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整数乘法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功能,既是表内乘法的自然延伸,也是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本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环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一、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教材第11页例5的情境图)看一看、数一数,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湖面上有3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