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学生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却仍有不文明言行出现。针对当前我校出现的乱丢弃食品包装袋、饮料瓶和部分学生说脏话等不文明言行现象,我校深入开展了“养成良好习惯,告别不文明行为”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形成。
一、 精心策划宣传,组织活动感受
通过调查研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首先向全校师生、家长印发了“向不文明言行说再见”倡议书,并充分利用开学典礼、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阵地,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宣传。
1. 组织学生在网络上、生活中收集文明行为现象,教师利用班队会让学生相互交流,使他们对文明行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比如组织学生收集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协办,中国文明网、中青网等网站承办的全国百万青少年“我承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活动信息,感受活动中 “我承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的庄严誓词。少先队大队部引导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少年宫频道的“礼仪学校”——“文明30秒”道德栏目,让学生在网络中学习文明行为,加深理性知识。
2. 通过影视等媒体进行文明礼仪的宣传。如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大型公益广告展播期间所展示的一个广告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个小男孩,看见妈妈给奶奶端洗脚水帮奶奶洗脚后,也去帮妈妈端洗脚水,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传统文明礼仪教育。此外,学校还认真筛选与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相关的动画片,如在学校的阳光电视台播放《孔融让梨》,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的视频,直观地了解文明行为就在身边。
3. 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文明行为的渗透教育。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找准切入点,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辨清是非,摒弃不文明行为。
4. 在活动中加深对文明言行的认识,达到生生参与、生生受益的目的。如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指导学生制作“文明行为就在身边”的手抄报、黑板报,并开展校级大评比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到的文明礼仪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改变自己的言行。此外,学校还向全体学生分发《桂平市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活动读本》,让学生把读本带回家与家人一起阅读,并作为家庭作业在生活中实践。如学生在家里实习如何招待客人,如何与家人融洽相处等,使文明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及社会。
二、 实践领会文明,升华付诸行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学生对文明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1. 开展“寻找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评选活动。发动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去调查,发现身边不文明行为,并写成调查报告。为此,学校还向每名学生发放了“寻找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表,让学生利用假期对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调查,并逐一进行记录,同时写下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开学后,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还开展相关活动,让各中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发生在学校中的不文明行为,并提出改进意见。在整个调查活动中共发出调查表2 525份,收回2 423份,大队部还要求各中队认真整理各班的调查结果,挑出社区和校园内存在的较突出的前20个问题,让同学们时刻提醒和鞭策自己。一些同学还把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整理写成了调查报告,从中也看出了同学们对活动的重视。
2. 对不良行为进行大曝光。学校和每个班级都设立了“不文明行为曝光栏”。班级范围内的不文明行为,由班级曝光;全校性的不文明行为,则由学校曝光(曝光情况尊重事实,不曝光学生姓名)。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将收集到的在校内发生的不文明行为照片(如乱踩草地、乱扔垃圾、用水后不关水龙头等)通过学校的阳光电视台进行曝光,把与建设文明校园不协调的镜头让全校师生知晓,并从中得到直观的教育,同时要求各班主任在电视会后,认真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给学校及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找出改进的办法,从而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3. 主题班会成为学生践行文明的平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对阶段性活动及时进行小结,组织学生谈体会、说感受、提建议,告别不文明行为,做文明小公民。如我校五年级(5)班开展了“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学生” 的主题班会,班会形式可谓别具一格。整个班会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是“争当文明小学生知识竞
一、 精心策划宣传,组织活动感受
通过调查研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首先向全校师生、家长印发了“向不文明言行说再见”倡议书,并充分利用开学典礼、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阵地,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宣传。
1. 组织学生在网络上、生活中收集文明行为现象,教师利用班队会让学生相互交流,使他们对文明行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比如组织学生收集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协办,中国文明网、中青网等网站承办的全国百万青少年“我承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活动信息,感受活动中 “我承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的庄严誓词。少先队大队部引导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少年宫频道的“礼仪学校”——“文明30秒”道德栏目,让学生在网络中学习文明行为,加深理性知识。
2. 通过影视等媒体进行文明礼仪的宣传。如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大型公益广告展播期间所展示的一个广告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个小男孩,看见妈妈给奶奶端洗脚水帮奶奶洗脚后,也去帮妈妈端洗脚水,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传统文明礼仪教育。此外,学校还认真筛选与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相关的动画片,如在学校的阳光电视台播放《孔融让梨》,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的视频,直观地了解文明行为就在身边。
3. 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文明行为的渗透教育。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找准切入点,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辨清是非,摒弃不文明行为。
4. 在活动中加深对文明言行的认识,达到生生参与、生生受益的目的。如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指导学生制作“文明行为就在身边”的手抄报、黑板报,并开展校级大评比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到的文明礼仪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改变自己的言行。此外,学校还向全体学生分发《桂平市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活动读本》,让学生把读本带回家与家人一起阅读,并作为家庭作业在生活中实践。如学生在家里实习如何招待客人,如何与家人融洽相处等,使文明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及社会。
二、 实践领会文明,升华付诸行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学生对文明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1. 开展“寻找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评选活动。发动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去调查,发现身边不文明行为,并写成调查报告。为此,学校还向每名学生发放了“寻找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表,让学生利用假期对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调查,并逐一进行记录,同时写下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开学后,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还开展相关活动,让各中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发生在学校中的不文明行为,并提出改进意见。在整个调查活动中共发出调查表2 525份,收回2 423份,大队部还要求各中队认真整理各班的调查结果,挑出社区和校园内存在的较突出的前20个问题,让同学们时刻提醒和鞭策自己。一些同学还把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整理写成了调查报告,从中也看出了同学们对活动的重视。
2. 对不良行为进行大曝光。学校和每个班级都设立了“不文明行为曝光栏”。班级范围内的不文明行为,由班级曝光;全校性的不文明行为,则由学校曝光(曝光情况尊重事实,不曝光学生姓名)。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将收集到的在校内发生的不文明行为照片(如乱踩草地、乱扔垃圾、用水后不关水龙头等)通过学校的阳光电视台进行曝光,把与建设文明校园不协调的镜头让全校师生知晓,并从中得到直观的教育,同时要求各班主任在电视会后,认真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给学校及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找出改进的办法,从而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3. 主题班会成为学生践行文明的平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对阶段性活动及时进行小结,组织学生谈体会、说感受、提建议,告别不文明行为,做文明小公民。如我校五年级(5)班开展了“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学生” 的主题班会,班会形式可谓别具一格。整个班会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是“争当文明小学生知识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