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国忧,是年轻人的“佛系”

来源 :善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f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精神上不麻木,在任何时期都勇于发出震撼时代唤醒民众的声音,这才是青年人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五四精神的真正内核和最重要的意义。
  一一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1
  “女大学生舍身为同学挡8刀”,一时成为热点新闻。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一男生因感情纠葛,持刀将女生梁某捅伤。关键时刻,女大学生崔译文一冲而上,用身体护住梁某,不幸身中8刀。记者问:“当时的情况,你就没想过危险吗?”崔译文说:“我当时没想这么多,我只知道,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
  崔译文的义举,让我想起了戊戌变法烈士谭嗣同。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苦劝谭嗣同东渡日本,以躲避慈禧太后之搜捕。但谭嗣同毅然拒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为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就义时,谭嗣同仅33岁。
  中国今日之崛起,中华民族之复兴,就在于有他们这样的青年,敢于发声、敢于流血、敢于舍身。
  青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
  2
  如今有一些现象,引发社会共识:现在的青年跟以前的青年相比,活得特别“怂”。
  这些青年人,活得特别明哲保身,活得特别息事宁人,活碍特别海阔天空,活得特别避而远之,活得特别审时度势,身上已然没有那种“血性”的劲了。
  有三种心态,在这些青年人身上越来越明显。
  第一种是“看客心态”。他们很喜欢说“这不关我的事”:“又不关我的事,我何必自找苦吃呢。”“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又不是我的。”
  第二种是“从众心态”。他们很喜欢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又不是我一个人乱扔垃圾。”“又不是我一个人乱闯红灯。”
  第三种是“自弃心态”。他们很喜欢说“我一个人也改变不了什么”:“我一个人坚持又有什么用。”“我一个人反对又有什么用。”
  他们总喜欢抱怨政府、抱怨体制、抱怨法规、抱怨人心,但殊不知社会之滑落,正源于他们之不作为。
  木心先生说: “眼看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地堕落了,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
  每个人都是体制的元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元素。一个个你和一个个我的滑落,才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滑落;一个个你和一个个我的提升,才能促进这个社会的提升。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中年人的危机,而是青年人的“佛系”。青年是一个国家最具活力的因子,它关系到国家的强盛与兴旺。
  3
  博士王則做论文时,导师派他到一个医疗管理机构去做咨询,帮助政府改善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
  两个月后,王刚回来了,一脸沮丧地跟导师抱怨:”这个机构太糟糕了,管理太差劲了,做的事情也非常不公平,不是在按照规定帮助穷人,而是在拿国家的钱帮助富人。”
  导师听完后说:“你得出的这些结论,他们办公楼旁边理发店的师傅,五年前就跟我说过了。你很聪明,知道哪里有问题。但其实所有人都聪明,都能看出问题,都能轻易否定一件事情。但我之所以让你去,不是让你做聪明人,而是做能改变的人,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后来,王刚也做了导师,他喜欢跟学生讲这个故事:“那一次,我学到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训,就是不要抱怨,而要改变。”
  4
  “不要抱怨,而要改变。”这才是青年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不要嘲笑为正义发声和舍身的人。路遇不平事,如果我们不敢站出来,不愿意发声,那就沉默好了。请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请不要嘲笑比自己更勇敢的人,请不要指责比我们更有热量的人,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朋友讲过一个故事:“以前大学旁的小吃街,脏得不堪入目。太阳一晒,整条街都飘着一股臭味。但新来的泡饭摊子是个例外。他的不锈钢案板闪闪发光,调料罐看不到污垢,洗锅水不乱泼很小心倒进垃圾桶,地上干净的看不到饭粒。其他摊主都嘲笑他傻,他们笑话他一个人的坚持又有什么用?这条街已经臭了。”我们不要去做这样嘲讽的人,正如杨帆说:“世界上不管有多少人同流合污,只要你不参与,你就是好汉。”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四年前有次打车,车里很温馨,挂着香包和装饰。我刚坐下,司机便问:“您冷不冷?我备有暖手宝。”车一启动,司机又问:“您饿不饿?我备有零食。”遇到堵车,司机又递上杂志:“您翻翻。”如此贴心服务令我惊讶。究其原因,司机坦承: “我以前是个特别喜欢抱怨的人,抱怨政府,抱怨社会,抱怨孩子……,”后来,一句话令他醍醐灌顶:如果你想改变生活,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如果你觉得日子不顺心,那么所有发生的事都会让你不开心。 “从觉醒的那刻起,我决定停止抱怨,善待每位客人,世界真的变得美好起来了。”是的,要想遇到一个闪闪发光的环境,首先得活成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5
  你可能心存疑惑:我一个人改变又有什么用?我一个人坚持又有什么用?
  我先讲一讲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的实验吧。
  卡尼曼让一群士兵去军校接受训练。把士兵交给教官前,他告诉教官:“他们已进行过测试,以判断其潜在指挥能力,成绩分为‘高’‘一般’‘不确定’三类。”
  实际上,这些士兵根本没做过测试。三个月后,士兵们进行结业考试。成绩如下:潜在指挥能力被赋予“高”的学员,平均得分为79分;潜在指挥能力被赋予“不确定”的学员,平均得分为72分;潜在指挥能力被赋予“一般”的学员,平均得分为65分。
  成绩差异源自于教官:当他拿到测试成绩时,就在潜意识中给每位士兵贴上了标签。在后面的训练中,他就以不同方式对待不同成绩的受训者。受训者也接受了这一暗示,慢慢变成了教官潜所认为的那个样子。
  卡尼曼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你就是他人的环境。   是的,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同时在塑造着他人;我们对社会的看法,同时也塑造着社会。
  再大的社会,亦由个人组成。一个个小我的改变和汇聚,就能涓流成海、积土成山,集小气候为大气候,最终塑造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气质。
  所以,学者崔卫平才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6
  高中老师讲过一件事:一天傍晚,她骑车回家。那时交通协警已下班,很多人闯红灯。老师很犹豫:“要不要停下来呢?”思考了一会,她决定:“停下来,为大家做个榜样。”她停下来,静静等待。没想到的是:后面的人看到她在等绿灯,竟然都跟着停了下来。
  前几年,看过一则新闻:在广东经商的一位巴西青年,目睹一场街头行窃后,立即冲上去阻止,被小偷打得头破血流也毫不退缩。有人问: “你为什么要冲上去,又不关你事?”巴西青年说: “我有个妹妹,如果她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希望有人帮她。但在此之前,我应该先帮别人。”
  我想说:要想改变中国,首先改变自己。
  很喜欢电影《中国合伙人》的一句话:“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是:改变。改变身边每个人,改变身边每一件事。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改变世界。”
  我们每个人的改变,虽然不能立马让社会发生巨变,但它至少会改变一点点。持续多年之后,就会发现“这一点点改变”之于国家的意义所在。
  7
  1919年1月15日,鲁迅在<新青年》一篇文章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是啊,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网友“和菜头”说:“当夜晚到来,站在高处看任何一座市镇,无数灯火星星点点在风中摇摇欲坠,明暗不定.但是却一直发出光亮。世界有时候仁慈,有时候酷烈,但是那些小小灯火却长明不灭。它们只是为了照亮自己,但是却因此照亮了世界,这大概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奥秘。”
  网友热评
  @至一:我们之所以战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盎然LX:青年就该有青年的样子,做一个正能量的人,不忘初心,不惧未来,砥砺前行!加油,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妖妖:虽然人过青年,但仍不愿佛系,以自己的做人准则行事,不愿融入黑夜。让自己发光,成为黑夜中的那盏灯。
  @铜豆:青年有青年的无奈,有青年的困苦,可哪个时代的青年没有?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很警醒。青年人,就要有一腔热血,敢拼、敢干,朝气蓬勃,精神抖擞。
  @孙鸿志:看得有些心酸,但又感到力量,不管是鲁迅的文字還是罗森塔尔效应,召示的都是一个道理,世界在你心里,你怎样,世界便怎样!
  @等我:佛系不是消极对待,而是对挫折不气馁,宽容对待;对不公不计较,积极面对;对社会种种恶相不抱怨,并引以为戒,让自己成长,这才是佛系的本意。
  @胡大人:口口声声喊“丧”的青年,不会轻易离开城市;事事无所谓的佛系,做起喜欢的事也会较真;无力、无助、无奈,并没有让青年人自困,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
  @扬羽:我一直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女儿的,坚持自己的原则。世界要变好,只有大家都在变好,别人如何能变好我不知道,我自己要好,能影响的人就去影响,能教的就去教,如果什么都不做,想是无法改变的。
其他文献
電影《勇往直前》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消防员要不是最伟大的工作,那什么才是?”  3月底,四川凉山州木里县森林大火爆燃,导致31名扑火队员牺牲,让世人震惊而痛惜。 这是2015年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以来,公开报道中消防员伤亡最严重的一次火灾。  消防员担负着扑灭火灾、应急救援等任务,一旦遇到特大事故,极易导致重大伤亡,被称为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最美的逆行者”。  一场大火给予我们更多的反思:如
期刊
每一名武警森林戰士进入部队的第一堂课就是火场心理训练。这时候,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不太明白美丽的雪山和原始丛林是怎样的天堂,也不太明白大火肆虐遮天蔽日时是怎样的地狱。  这世界,总有人矢志坚守,总有人用生命守护你我安宁。  1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森林扑火就被吓得不知所措。那次大火起源四川西昌的森林,我们沿火线向东侧推进3公里左右,大火在7级乱风的作用下交叉立体燃烧,瞬间形成100多米高的树冠火。  
期刊
31名扑火英雄的离去,令人扼腕。悲痛之余,更应理性面对。防微杜渐,才能告慰先烈,珍惜追随者。本篇是在全民共殇之际,难得的一篇理性分析文章。  一位基层公务员說,在我当大学生村官的街道办事处,也曾发生过一起过火面积500亩的森林火情,确如文中所述,农村基层扑火队的装备建设,扑火能力培训等等,都差强人意,有时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烧,远距离的投放灭火弹,扑火队员也是留守人员偏多。好在森林防火一直是办事处
期刊
一场大火,令世界人民为之心痛。  当地时间4月15日晚,一场突发大火吞噬了巴黎圣母院。火灾发生约一个半小时之后,巴黎圣母院后厅尖顶在大火中倒塌。  幸运的是,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得以保存,主要藏品也已安全转移。  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大损失  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世界人民为何如此悲痛?因为它是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大损失。  巴黎圣母院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
期刊
触摸流年似火的青春,回忆百年前的五四运动,那时的血性青年,那时的思想精神,那时的激情岁月,跨越时空,依然直击人心,带给我们感动与震撼!  青春是什么?新时代的青春该如何书写?这看似简单的命题,人们却不停地在诘问,在寻找,在反思……  青春是生动的,具体的,可歌可泣的一一  当年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主与科学奔走呼号,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牺牲是青春价值的选择:  “两弹一星”元勋王稼祥的夫人,為“
期刊
3月底,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1名扑火人员遇难。针对火灾救援决策,消防“问责制”以及“勇敢文化”,一些相关消防与安全技术专业人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火灾不可避免,但救援损失可避免  问:这次火灾的主因是什么?怎样能减少森林火灾发生?  答:户外非常依赖气象条件。按照我国的气候条件,森林火灾通常发生在清明节之前。清明节是我国降水条件的分水岭。节后降雨较多,山火或许可以被降雨或其
期刊
摘 要: 高校管理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方面,青年管理干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干部队伍对于高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青年管理干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要求,既要保证保健因素的基础性作用,更要拓展激励因素的内涵,不断激发青年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 青年管理干部; 双因
期刊
摘 要: 行政生态学理论为研究苏北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目前,乡镇政府在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架构等生态方面存在种种困境和问题。转变苏北乡镇政府职能,必须提升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塑造良好的乡镇政府形象,培育健康多样的非政府组织,并努力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关键词: 行政生态; 乡镇政府; 政府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 D6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
期刊
在一生中最不堪回首的遭遇过去五周后,布兰登·麦克多诺仍然无法挥去脑海中牺牲的战友。  2013年夏,来自美国普雷斯科特市的19名消防员在扑灭亚内尔山火中不幸遇难。在另一处起火点做观察哨的麦克多诺,成为队里唯一的幸存者。  对消防员来说,在火灾和应急任务现场面临的生命危险和生理健康风险只是工作风险的一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被关注。  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机构——鲁德曼家庭基金会的一份白皮书指出,2
期刊
1911年3月25日,纽约曼哈顿一座大楼发生火灾,146名工人在20分钟内丧生,多数死于烧伤、窒息、钝性撞击伤,甚至三者的混合。  这次火灾是纽约迄今所遭遇的最致命工业灾难。火灾触动了美国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心弦,人们开始思考如何从技术与管理角度出发,使得消防工作跟上整个大时代的变化。  之后,65条新法被提名和通过,新的法令更多关注建筑的出入口、消防通道、防火措施、报警系统和烟雾报警器……防火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