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油脂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油脂不仅是人类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可再生原料。本文概述了植物油脂的生物合成途径,从母体效应、QTL、GWAS等多个方面总结了油料作物油脂合成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已知的油脂合成调控相关基因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深入了解油料作物油脂合成调控网络提供了参考,也为油料作物的分子改良和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快捷准确地测定烟叶中生物碱的含量,本研究通过优化提取条件,建立了测定烟草中烟碱、新烟草碱、假木贼碱和降烟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步骤为:干烟叶和5%甲醇的料液比为100 mg/20 mL,在25 ℃下振荡提取30 min,色谱条件: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90%水+10%甲醇,pH 6.8,0.15%醋酸钠),流动相B(90%甲醇+10%
摘 要:烟草花序富含西柏三烯二醇(CBT-diols)、蔗糖酯(SE)等腺毛分泌成分。为明确发育时期和植烟海拔对烟花腺毛分泌成分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大理红花大金元花序为研究材料,应用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分别测定其烟花中的CBT-diols、SE,研究了CBT-diols、SE积累量随发育时期及植烟海拔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烟花发育时期推进,烟花花朵及烟草花序中CBT-diols、SE积累量均
摘 要: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 BR)对烟草主茎生长的影响,利用外源2, 4-表油菜素内酯(2, 4-Epibrassinolide, EBR),设置0.5×10-7 mol/L(T1)、0.5×10-5mol/L(T2)两个浓度,以蒸馏水(CK)为对照对烟草幼苗进行喷施。分析了不同处理的烟草幼苗株高,节距及解剖结构特征,检测了茎中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大小调控相关基因以及与油菜素
摘 要:杂草防除是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持久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实现烟田杂草的有效控制,本文介绍了我国烟田杂草种类和发生规律研究概况,简述了烟田杂草调查的量化参数,回顾了杂草种子库的研究,综述了杂草防除方法,分析了除草剂药害问题,同时对未来烟田杂草绿色防控对策,如植物化感物质研究与利用、杂草生物防治及杂草生物学研究等进行了展望。期望为我国烟田杂草的研究与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杂草;防除;综述
ZIP基因家族是重要的转运蛋白类基因家族,主要参与金属阳离子的吸收和转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重金属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析甘蓝型油菜中ZIP基因家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甘蓝型油菜中鉴定到51个ZIP基因家族成员,对比芸薹属三个基本种发现ZIP基因家族在A、C亚基因组上有串联重复现象。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ZS11)全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将ZIP基因家族定位到17条染色体上,预测到10种Motif基序,均包含ZIP结构域,并对ZIP基因家族上游3 kb的启动子区域进行了顺式作用元件测序。通过系统进
油料作物作为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量和营养素。油料作物中存在许多特异性脂类伴随物,如植物甾醇、植物多酚、角鲨烯、生育酚、白藜芦醇等,这些特异性成分不仅能影响油料作物的生理过程,也对食用油的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油料作物中主要的特异性脂类伴随物及其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油料作物深加工产品开发、植物油营养成分及功能评价提供科学指导。
作物株型改良是提高收获指数和产量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其复杂的遗传调控机制,以373份甘蓝型油菜组成的自然群体为基础,对4个株型相关性状(株高、第一分枝高度、有效分枝数和主花序长度)进行多环境下表型鉴定,组合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株型的遗传调控进行解析。研究表明,PCA可以合理地解释株型的相关表型,基于主成分的GWAS和基于单个性状的GWAS的结果可互相验证和互为补充,挖掘更多的调控位点和信息。进一步,从染色体A01、A10和C06中筛选到19个株型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
分析高油酸小粒花生品种开农1760的产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为高产优质育种提供有效指导。本研究以开农1760参加的2014-2015年河南省小粒花生区试数据为基础,运用GGE(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评价其丰产性和稳产性,利用R语言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开农1760的丰产稳产性综合排名第一,出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饱果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果重、单株生产力、百仁重、主茎高、侧枝长和结果枝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为了进一步研究BnLEC1基因对油脂生物合成的影响,以高油品系61616和低油品系51070为材料,进行了转录组和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BnLEC1.A07基因在61616品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51070品系。对启动子PLEC161616(1829 bp)和PLEC151070(1824 bp)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启动子之间存在大量的SNP和InDel,其中以单碱基SNP最为丰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PLEC1616
为挖掘高光效种质资源,研究来自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8号(NY18)突变体,获得了能够稳定遗传的叶绿素缺失突变体yl1。调查和测定该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参数,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现与野生型NY18相比,全生育期里yl1的整株都表现出黄化,经济性状与野生型存在显著差异;苗期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b下降程度更大;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叶绿体形态异常、发育不完全,类囊体分布松散未垛叠形成基粒类囊体。以NY18与yl1为亲本,构建P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