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独立 开放创新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ui1981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07年的日历已翻过,而传媒业所发生的、所记录的、所影响的却并未被人们遗忘。在这一年里,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名词——“软实力”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上。这对传媒人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媒体需要不断创新,让中国的优秀文化和古老文明传递到、影响到全球更多地域。在这一年里,我们欣喜地看到,百姓以肯定的掌声为传媒营造了活跃的氛围,政府以开放的态度为传媒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传媒以责任、公信的风貌回馈给了公众和社会……这一切都来自于创新:开放创新、融合创新、整合创新。为了梳理中国传媒业发展、变化、创新的足迹,继本刊相继推出“2005年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2006年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后,今年本刊再次推出“2007年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分为报道思想、报刊、广电、网络四篇,期望能引发读者相关思考。
  
  2007年,中国传媒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媒体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加强。对于十七大的召开、香港回归十周年、“嫦娥奔月”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传媒表现出空前的成熟与稳重;对于“茶水发炎”“纸馅包子”等重大社会事件,中国传媒亦表现出十分地自信与自省;对于公益慈善、黄金周改革等重大民生事件,中国传媒凸显出高度的理性与责任。不同形态、不同地域间媒体的独立品格正在健康的构建中。而这正源于报道思想的开放与创新。
  
  一、十七大报道——报道思路开放,宣传渠道拓宽
  
   2007年10月15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媒体对十七大的报道及时丰富、贴近群众,赢得了不少赞扬声。
  关于十七大报道,媒体结合各自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报道,让群众容易理解。同时报纸对版面的处理,电视对画面的处理都倾向于多给代表、委员留出位置,充分反映他们的心声,这是以民为本的体现,更是报道思路开放的证明。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有两位小记者参加了十七大的采访,这是此次新闻报道中的一个亮点。他们以儿童的独特视角面向儿童,宣传十七大盛况,传播十七大精神及党代表事迹,普及党史知识,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用故事化、细节化、童趣化的记录手段融入孩子的心灵。
  网站在此次大会中的宣传作用是前所未有的。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等4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对十七大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这是网络媒体第一次现场直播党代会。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也不甘示弱,以社会效益为主旨,浓墨重彩宣传十七大。网络的全力参与,给十七大报道抹上了一缕亮色,也开放了会议的报道思路,拓宽了会议报道的渠道。
  
  二、强势备战“2008奥运”——网络媒体主动迎上,多元化、差异化风格唱响奥运前奏
  
  随着北京2008奥运开幕日子的临近,社会各界围绕奥运所做的各项准备进入人们的视野。传媒作为奥运信息和精神的传播者,却早早地带来了一场“传媒备战奥运战”,改变了以往传媒对体育报道被动、单一化的思路和风格,而转向找准特色定位、主动出击、组织多元化和差异化报道。
  央视除了日常奥运新闻报道和重大活动的直播节目,各个频道还精心策划隆重推出了奥运精品栏目。“奥运岁月”“奥运传奇”“奥运进行时”“奥运经典”“奥运城市行”等栏目各具特色;《我的奥林匹克》,以及《奥运来了》《北京2008》《奥运中国》《奥运岁月》等节目也各有千秋。
  与央视改版同步的北京卫视也在2007年1月1日全新亮相,同样打起了“奥运牌”。北京卫视此次改版除增加《唱响奥运》《我爱我的2008》等六个全新奥运节目外,还引进了杨澜、曹启泰、王刚等众多大腕主持人。
  奥运对传媒报道也有更高要求,更快、更好、更新是基本趋势,这催生了2008北京奥运合作的媒体联盟,网络媒体起了带头作用。
  不管是单个媒体还是媒体联盟,在备战2008奥运报道的行动上,已开始尝试脱离纯报道的一般新闻模式,而是瞄准“本土办奥运”的独特优势,通过栏目设置、品牌经营开始直接参与到奥运活动中去。网络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必将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风格。
  
  三、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性报道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实现新突破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香港”一次次被国人呼唤,仍然占据着那几天各大媒体头版的位置。
  综观《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有关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报道,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新闻媒体的纪念报道与以往相比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由此呈现出的“在彰显细节中重现历史,在凸现成就中面向未来”的创新思路。
  从6月29日到7月2日,央视新闻中心以《十年回顾 “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十年发展 探寻香港生命力》《香港展望 明天更美好》等为主题分段进行持续50小时的直播报道特别节目,把重大时政活动、重大庆典场面和庆祝活动第一时间展现给电视观众。
  6月29日至7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连续三天推出香港回归十周年系列节目。节目以《紫荆花开满香江》为主标题,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通过采访香港特首曾荫权以及香港普通市民,全面体现了香港回归十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走向更加辉煌的重大主题。新闻频道推出的“岩松看香港”是继“岩松看台湾”“岩松看日本”之后,“东方时空看世界”系列的又一重点节目。他从具体现象、具体故事和人物切入,以点带面,反映香港十年间的变化和发展。
  除此之外,《新华每日电讯》则把视角放在了胡锦涛重要讲话的另外一点: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一国两制”完全正确;《环球时报》则报道了海外对香港回归十年的一个反应:香港十年令世界惊奇,世界在透过香港的样板看中国崛起的空间和活力。
  所有的历史也是当代史。类似香港回归十周年等纪念性报道,既为纪念,更需要开拓,媒体责任重大。
  
  四、恢复高考30周年报道——媒体定位从“单纯怀旧”渐转向“争鸣改革”转变
  
  200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各家媒体都积极策划这一题材。比此前的“怀念”“感恩”“感伤”更有影响的应是对于高考“变迁”“改革”的大讨论以及相关报道或连续报道。怀旧与思考改革形成了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纪念的完整报道整体。
  《南方日报》恢复高考30周年特刊“重读历史”“命运之变”“广东脉动”“热议当下”等,其中“广东脉动·决策背后”——《教育错一步就要损失一代人》畅谈恢复高考的广东高考变革(1999年的“3+X”),“广东脉动·制度变迁”——《我们最终顶住压力先行改革》细数广东高考30年屡屡率先突破的关键节点,并提出让考生轻松应考是高考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热议当下·废存之争”——《高考:改革还是“革命”?》“热议当下·现实求索”——《问诊高考改革民智涌现》,“高考存废”话题在恢复高考30周年之际出现,倍受关注,更具有影响力,处于风口浪尖的现行高考制度该走向何方?
  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中国青年报》等单位联合进行的“恢复高考30周年大型公众调查”也希冀“高考改革”可以实现,“希望籍此为高考制度以后的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如果说单纯的怀旧报道和解读是温婉之气的话,那么高考改革支持者的声音就是硬朗之力。“首份民间高考改革方案”提出者杨东平教授在接受《江南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主题不能永远停留在对恢复高考的感激,对高考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讴歌。现在应该从单纯的怀旧转向改革,转向未来,向前再走一步——哪怕是半步!期待用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呼吁政府部门推进高考改革。”
  媒体不负众望,已经开始尝试走这样的一步,这是进步的、向前的一步。
  
  五、“纸馅包子”等假新闻事件引发传媒集体道歉——“责任造就公信力”已成为传媒人之共识
  
  2007年7月8日晚,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纸做的包子》节目。这一“爆炸性”新闻播出后,各地媒体纷纷转载;7月18日,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新闻”节目中称,该报道被查实为虚假报道,并为此向社会深刻道歉。第二天,各媒体有关“道歉”的报道见诸于报端。新华社播发了独家报道《京城“纸馅包子”假新闻出笼前后》,虽然新闻时效稍逊于其他媒体,但揭露了“纸馅包子”假新闻的来龙去脉,被全国157家媒体采用,扫除了读者心中的疑惑。
  源于7月15日在江西省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情缘”栏目的“后母虐童事件”,在诸多媒体的参与和关注下,真相浮出水面,结果被证明这也是一起假新闻。
  两则假新闻背后的“造假”“炒作”,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传媒公信力受到质疑和挑战。面对被查实的新闻,媒体没有默不做声、没有回避更没有狡辩,而是正式地、公开地道了一个歉。
  道歉是真诚的表现,但新闻只有真诚不够,更需要真实和公信力,才能以有力的报道引导公众和社会舆论。几起假新闻事件之后,各大相关部门纷纷采取措施以杜绝假新闻事件的重演。从道歉到打假,媒体对自己的认识逐渐清晰,新闻报道真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信念问题。媒体公信力的树立从道歉开始渐渐步入主流,这是2007年重大事件所凸现的,希望是今后所坚持的。
  
  六、“春暖2007”等公益品牌成功树立——媒体强力参与打造社会公益时代,引领慈善行动
  
  “公益行动已经成为全社会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公民热心参与的事业,媒体作为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在公益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是央视经济频道大型公益活动《春暖2007百万志愿者在行动》爱心倡仪书的开头。央视也成为提出“用创新的理念和机制做公益”的第一家媒体。
  媒体与公益活动的联系从来都不缺少,但2007年的传媒在公益慈善领域显得异常活跃,小到具体的爱心援助行动,大到慈善公益创新行动,这可以看作是媒体打造公益时代,引领社会慈善行动的一个信号。
  长期以来,媒体与公益给人的印象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鞭长莫及。然而,《春暖2007》却有突破,不再置身事外、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而是成为公益事件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通过这种倡导,企业家等精英阶层可以非常直接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对象,并可以立竿见影地看到被帮助者从绝望到点燃希望的效果,而现场的民工子弟们也可以直接受益。
  《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和江苏广电总台、南京电视台等媒体与江苏省慈善总会参与发起的“江苏慈善环省行”体现了地方媒体公益意识的加强。
  慈善公益事业大发展是整个中国转型期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发展观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慈善公益事业从形式到内容也需要创新,媒体要适应慈善公益事业的创新,并且能够引领这种创新,才能最大程度地打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七、媒体助威“嫦娥奔月”——众多媒体动态跟踪,多路径、全方位满足公众求知欲
  
  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 “嫦娥一号”,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举世瞩目。报道“嫦娥奔月”这样的盛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求自然极高。此次嫦娥报道,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有关航天报道最全面、强度最大的一次,对嫦娥工程动态的把握,是此次报道的重中之重和亮点。
  央视推出14集专题片《中国探月》解密探月工程五大系统;作为科学教育频道CCTV-10《科技人生》适时推出《中国探月工程背后的科学家》,CCTV-4推出大型报道《嫦娥奔月》以及《永蔚看嫦娥》;从10月24日起,CCTV新闻频道晚间特别节目“银河系之夜”开播,节目将对“嫦娥工程”进行综合解密。并推出嫦娥工程问题征集活动。
  央视网站开辟“嫦娥相册”“好运嫦娥(博客专题)”“探月部落”(论坛)“深度策划”等栏目,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展示了“嫦娥一号”的魅力。
  网站的优势在此次嫦娥报道中真正显现出来。网络媒体充分利用“快”“全”“可互动”等多方面优势,全面打响了事件报道的“闪电战”,充分整合其播客、博客、论坛、新闻中心、科技频道等产品,以音频、视频、动漫、图文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嫦娥工程”的全貌。
  
  八、聚焦黄金周改革——媒体全面反映“民意”,积极推进议程设置
  
  随着第25个黄金周落幕,关于“黄金周”的存废,再度争议声一片,建议改革黄金周休假方案的声音也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调查”显示3000多个被调查者中的61.2%的人认为“黄金周早该改革了”,但是如何改革的重点落在了“黄金周该不该取消”的问题上。六成的比例已经占被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按照以往,媒体尊重民意,顺应民意是合乎道理的;一旦媒体立场与大多民意相异,就会遭到指责。
  黄金周改革该怎么改?媒体分析了黄金周的种种利弊,有赞成,有反对,有中立,但是在没有定论之前谁都不能盲目确定。
  然而,媒体的一次集体行动让人感叹。11月13日包括《华商报》《河南商报》《武汉晨报》《深圳商报》《半岛晨报》在内的国内21家媒体共同发出《关于“确保劳动者休假权保留‘五一’黄金周”的建议》,并转交国务院法制办。其中建议“增加传统节假日同时,保留‘五一’黄金周”,这在表面看是与大多民意不一致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个《建议》全面反映民意,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九、亲密接触台风——突发事件报道由公开、透明延伸至挖掘深度和广度
  
  今年,台风圣帕、韦帕、罗莎相继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深入一线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的使命,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对于沿海电视台来说,台风的报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任务,台风行踪不定,随时有危险出现,进入现场就有一手材料,但往往在深度上和广度上有所欠缺。2007年的媒体除了冷静面对危机,正确、积极地引导民众外,在报道上又有突破——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加强。
  几大网站也策划台风专题,从台风来源、影响、路径、预防措施、救援等方面一一报道,配合最新消息和图片,给人以提醒和帮助。中央电视台和一些相关地方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指导防御和救援工作。
  《新华每日电讯》以题为《“韦帕”渐离上海,“民生”刻入台风记忆——抗灾救灾“以人为本”,中国最大的城市见证了一场和平年代的总动员》的报道,记录了抗台背后“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
  SMG广播新闻中心派出14路记者追击台风进行报道,其节目《记录2007:台风“韦帕”》以上海与“韦帕”擦肩而过的经历,重点报道抗台救灾,在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用声音记录历史,让广播传递思想”。
  可喜的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突破停留纯粹信息的播放和政策传达,进一步延伸至意义和精神,这是值得欣慰的。
  
  十、网络媒体对网络新闻进行新“定义”——以新闻影响力塑造网络媒体新形象
  
  网络媒体一直以来被认为在主流和边缘之间徘徊,很重要的原因是网络新闻影响力和网络媒体形象难以成正比。2007年,网络媒体加大了对网络新闻的管理力度,从影响力和公信力下手,力求准确、确保阳光。
  博客网副总编吴彦鹏说:“刚进网站时,非常忌讳几个词:(1)千万不要说自己是媒体;(2)千万不要说自己是记者;(3)千万不要说采访这两个字。这或许说明新闻在网站的地位,新闻是网站的‘痛’和‘疤’” 。都说网络媒体谈不上新闻报道,但是网络新闻的编辑照样体现网络媒体的思想和意志。
  随着网络媒体对新闻认识的加深和新闻影响力的原因,没有哪一个网络媒体愿意抛下“新闻”阵地,否则就意味着放弃竞争。
  搜狐网把社会新闻放在第一位,甚至在国内新闻前面,表示一种坦荡。从人文关怀的层面来重新定义社会新闻,做“属于你的新闻”,你身边的新闻,可以是社区新闻,可以是民生新闻,可以是亲情、人类美好的感情,所谓“心灵鸡汤”等等。使网络新闻“干净”起来,迈出了树立了公信力的第一步。
  2007年6月22日在北京一个不为人广知的沙龙——“网络影响力沙龙”,开场白中有一句话:“网络媒体在中国发展13年来,从一个新媒体逐步走向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对网络媒体影响力下了一个注解。
  新浪也不例外。“作为一家有责任的新闻媒体,新浪网大部分互联网内容制作员工以前是传统媒体、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过来的;新浪网八字方针(快速、全面、准确、客观)已经做了一些强调,很多时候“不强调快速是第一位,强调准确是第一位的。” 新浪网副总编赵添说:“如果快速和准确挑一样的话,我们宁可牺牲速度,我们一定要准确。从意识上认识到我们的影响力,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够控制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把一些真正准确的、规范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
  媒体的意志和思想如何体现?显然,新闻特征是媒体发展进步的最突出表现。网络媒体对网络新闻的新认知不正是网络传媒在新闻报道思想上的创新吗?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新闻系)
其他文献
现代科学在中国是西方的“舶来品”,许多专门学科的知识在大众普及方面非常有限。季羡林老先生留学德国时,房东太太和他讨论哲学问题;日本有过随时随地看到有人在阅读的时代;美国在电灯未发明之前,劳工都会在上工之前就着黎明的曙光读点东西,并谈论政治问题。鉴于特殊的历史,我国从来没有出现过举国对知识渴求如狂的年代。学科中的后起之秀传播学,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成熟于70年代,当时在19世纪备受争议的社会学已经俨
期刊
家居类期刊在我国期刊市场上一直是一个没有太多波澜的一类,据世纪华文长年监测来看,市场格局基本稳定。看2008年的走势,几乎没有新刊介入,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其中《瑞丽家居》全国销量仍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其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38%以上。《时尚家居》也保持了较好销售态势,平均销量达到了1.93份/摊,市场份额为32.74%,目前综合排名第二,两刊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主导市场竞争。《家居廊》《家饰
期刊
本文将眼光投向各大新闻媒体对于5·12地震灾区民众的报道上,试图了解和分析“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在新  闻报道中呈现出何种形象,这种形象构建有何特点、规律。    一、地震灾区人民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在对地震灾区人民进行新闻呈现的过程中,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为受众描述、重构了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我们可以将媒体报道中的灾区人民形象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⒈遭受巨大不幸的被伤害者和被同情者  
期刊
2007年11月上旬,由浙江嘉兴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嘉兴日报社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隆重召开,这是全国新闻评论界的一件盛事。中宣部、中国记协、《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与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会议。与会期间,记者就有关新闻评论的问题采访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
期刊
今年10月23日,凭借“9·11”事件报道获得2002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的《华盛顿邮报》记者艾美·格尔德斯坦,在香港浸会大学参加完首届普利策奖得主工作坊论坛之后,绕道来到西安,在紧张的两天旅程中,先后参观了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和汉阳陵。  艾美·格尔德斯坦是纽约州诺贾斯特人,获布朗大学颁授美国文化学位。她曾在《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来杰星报》(Ledger S
期刊
1971年2月,经原国家建委建材工业组批准,《砖瓦工业情报》第一期即《砖瓦》创刊号在中国建材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原国家建材局西安砖瓦研究所)正式出刊;1972年《砖瓦工业情报》更名为《砖瓦工业》;1974年《砖瓦工业》正式更名为《砖瓦》;1979年《砖瓦》成立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1991年经原国家建材局批准,成立砖瓦杂志社;2000年经主管上级批准,砖瓦杂志社依法进行企业法人工商税务登记注册,
期刊
用电视节目的形态来揭示一个行业的秘密,展现行业精英的风采,并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已有的此类电视节目中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英国,一个名为《FakingIt》的电视节目,采用跟拍纪录的方式,每集确定一个主角,他或她的任务就是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体验另一个职业和另一种生活。观众通过主角不断接受改造的过程,可以了解该行业的特点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同时冒充者是否能够成功,也成为拉动收视的终极悬念
期刊
“春暖2007”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发起的全国性大型电视直播公益活动。本次活动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交通部、铁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等相关政府和公益机构共同行动,旨在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激发社会的关爱行动,弘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的温暖氛围,从而推进中
期刊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颖是新闻的灵魂。作为意识形态前沿的新闻传媒,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创新。企业传媒同样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伴随着电力改革发展诞生的企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西北电力》和《西北电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2008年11月28日,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在西安举行《西北电力》创刊15周年和《西北电业》发行200期纪念座谈会,回顾企业传媒创办历程,总结企业传媒围绕改革发展、服务工作大局
期刊
吴礼明,籍贯安徽省安庆市, 1984年入伍,曾因新闻报道工作成绩显著,2次荣立三等功,6次受到嘉奖,从戎期间,已在军内外40多家报刊发表了报告文学、通讯、专访、消息等诸体裁作品达300多篇。1989年退役时,已经在新闻界小有名气了,被当时上海的《中国合作经济报》点名要去,正式成为一名记者。从1985年从事新闻工作22年来,曾担任过《中国信息报》《国际商报》《经济日报》《名牌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记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