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概念图构建生物知识的教学模式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图(concept map)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cok)教授等人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主动建构理论提出来的一种用于测定学习者已有知识和错误概念、提高学习者认知的工具。
  概念图可以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图示的方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它是用视觉再现知识结构、外化概念和命题的一种方法。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免疫调节的教学要求是: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在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中的考察要求是: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在本章节中概念多,名词多,细胞名称更多,如何梳理免疫调节中各个概念和名词之间的关系,成为本节的关键。对此,我以“免疫调节”一节为教学内容,围绕让学生掌握免疫的概念、组成、类型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一堂课。
  一、课前准备
  学生学会绘制概念图是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要向学生介绍概念图的特征和绘制方法。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和清晰讲解,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绘制概念图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概念图工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用概念图导入课程,呈现教学内容。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展示几张有关免疫的作用的图片,引入课题后,接下来教师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以概念图形式呈现给大家(如图1所示)。
  第二阶段:用概念图进行知识关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可利用概念图将这些概念进行关联,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在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时,可以利用概念图介绍有关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如图3所示)。
  在学习体液免疫时,可以先介绍体液免疫有关的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以及免疫物质——抗体,然后让学生画概念图(如图4所示)。
  在学习细胞免疫时,可以先介绍细胞免疫有关的免疫细胞:T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免疫物质,然后让学生画概念图(如图5所示)。
  在介绍免疫的功能时,提到免疫失调症,可以让学生画概念图(如图6所示)。
  第三阶段:为了检查学生掌握内容的情况,用概念图的相关习题进行巩固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例1.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回答: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_____分化形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的结果。
  (2)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属于图中的_______(填数字),在特异性免疫中该细胞的作用_______。
  (3)图中所示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_____。
  A.记忆细胞 B.② C.③ D.④
  (4)记忆B细胞在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______,快速产生_______与抗原结合。
  (5)抗原可经不同途径刺激相应的细胞形成浆细胞,其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造血干细胞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①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3)AB
  (4)增殖分化 抗体
  (5)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抗原经吞噬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记忆B细胞受抗原的刺激。
  例2.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者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答案:C。
  三、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贯穿始终。一方面,教师应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呈现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时,概念图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各概念之间到底有何联系,也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由此可见,如果把一个概念放到一个系统图中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提出,现代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告知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知识比较零碎,利用概念图教学可以把知识整合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使学习者认识到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加强对知识的记忆。该模式还只是一种尝试,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的兴趣和习惯,教学中选择怎样的载体更好地呈现概念图,如何调节学生构建概念图的速度,如何简化环节更优化该教学模式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
其他文献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大部分英语教师都一直努力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更新观念,改变教法,在教学中不断追求改革与进步。但是,在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有的教师盲目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一味地追求创新,结果造成教学氛围很好而实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因此,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仍是摆在许多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多
期刊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期刊
所谓分组合作课堂教学,就是指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不同的小组,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作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高中英语进行分组合作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
期刊
在新型教学模式下,要求在进行体育课程的设计时,每一个环节都要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来对待,对他们的个性与心理发展给以足够的重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兼顾教育、学科、社会与个体发展各个层次的需要,并有机地结合,将教学目标切实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组织与方法上,要提倡灵活、生动,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其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教学评价环节,则要将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评
期刊
摘 要:幸福和谐的校园应当是安全团结、融洽祥和的校园,良好的校园秩序是幸福校园的首要条件。本文提出了校园安全文化的理念,将校园安全上升到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能更好地维护校园安全秩序,构建幸福和谐校园。  关健词:安全文化建设 防范 对策  一、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
期刊
高中教育的普及,使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差生数量也相应增加。我们莱阳九中现有在校学生五千多人,每一级部我们分了三类班级,A1班、A2班、B班。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知识水平相差很大,就是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提高其化学成绩以适应其应试教育的要求,这是一直以来困惑我们一线教师的比较头疼的问题。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让每个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取得更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夏沔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自从踏上教育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把它们作为座右铭,并时时牢记在心,时刻努力践行着。近20年的讲台生涯,使我学会了如何去关爱我的学生。  第一,相信学生。  常言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过去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说,三千六
期刊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农村小学应重视实验室建设,真正体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一、规范管理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前提。  仪器作为实验室基本的物质条件,在实验室教学科研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地位,因此搞好仪器设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精心规划,安排专用的仪器室、实验室和相关的配套设施,确保室内水、电、排气、消防、电教设备、课桌凳等固定设施的正常使用。二是要对已有的仪
期刊
摘 要: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和初中英语复习中会经常遇到有关there be结构的句子和题目,尤其是初中阅读篇目中的一些长、难句以及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等题目中常有考点出现,故而需要学生对其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关键词:句型 用法 分析  There be结构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结构,表示“某地有某物”,含义为“存在有”。现将其用法浅述如下:  一、时态  1.There be句型的一般现在时结构
期刊
体育教学,很多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认为体育就是教会相关技术,学生练习即可。这样教体育,教师多是满堂灌,学生不管基础好还是基础孬,都不会有好的练习效果。体育教学中,只有多法并用,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练习中,通过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目标,同时进行心理思想的教育。  一、示范、解释有机结合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