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沥青损坏所造成的原因,进而对其日常合理养护进行了论述。最后就告诉公路离析和泛油等特殊问题进行了保养和治理类观点性的阐述。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养护、离析、泛油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容易损坏的主要原因
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严重破坏的主因主要有以下方面:有结构工艺、材料构成的内因,也有自然气候、荷载、水文地质构成的外在因素,还有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因此,条件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相互交叉结合,进而至使造成路面破坏的原因也很复杂不定。据统计,多雨季节是导致沥青路面经常破坏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沥青路成严重透水,排水不好的路面及路基地段。1、 高速公路沥青不高的混合料拌和设备技术含量我们要保证拌制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成品能够符合质量管理规定,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检查,第一对施工前、施工后还有实际运作中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第二对产品料的质量进行检查,第三是设备本身等方面进行检查。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施工环节的控制松懈公路工程整体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是路面施工过程。 1.2.1 设备在混合料面层施工中的因素 没有足够的压实度,由于沥青面层空隙率比较大容易受水浸入,所以会产生破损。
2.2 设备在基层施工中的因素 承担面层传递荷载的主要承重层是基导,基层质量的好与不好,是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质量的重要原因。第一、搅拌、铺摊过程中有粗有细的材料引发基层材料的不均匀,所以也给基层强度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不均匀性。
第二、所用的基层材料塑性指数有些大,或者含泥量有些超。
基层含水量的增加是因为进行了水份,降低了基层的强度,这也是造成沥青路面过早损坏的原因。
第三、施工过程中对细集料的含量不够重视,不超过零点零七五毫米。
第四、没有足够压实度。
3、 保养保护的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第一、平时保养保护过程中压实工艺与压实设备的影响
如今,在保养保护的作业过程中,并没有成套的压实设备,因此,难以实现初压、复压及终压的作业流程。与此同时,随着保养保护的施工面积不大,碾压困难不够密实,无法控制用油量,容易渗透水,所以,一到雨天就会白作业。所以,多数保养保护企业都以搅和法代替了贯入式,但是在搅和法对路面进行修补中都是凭经验,并不注重混合料的配级,随意修补,又达不到压实的要求,因此,前面刚修补好后面又坏,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第二、排水不通的设施 穿过村子镇子的多数是混合交通量的公路,一般村里或鎮上的道路排水不好,一逢下雨就会造成路面以及路基的大量积水,在行驶的车辆的超荷载的压力下,造成沥青路面过早的损坏。
第三、运输的超限超限运输是引起沥青路面过早破坏的后天因素,超限运输又被称之为公路的杀手,目前,超限车辆的不断增多相对公路的路面损坏来说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速度在增加,大大缩短了沥青面层的使用时间,减少百分至五十到六十。
二、严格管理高速公路沥青施工质量要从施工开始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无论是对于设计标准还是工程质量要求都比较高,面涉及广泛,也有很多影响因素,与路面、路基的施工过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保证施进行的顺利,保证路面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充分的技术准备,提高现场管理还有严格科学的管理,组织施工要细心。
施工单位经常有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就是觉得如果想要把工程质量搞好,影响工程的效益和进行是必须的,实际上,两者是不冲突的,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不能片面的看,如果把工程质量搞好了,就会减少返工的机率,进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如果想获得质量较好的一项工程,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设计,或是工程管理相关机构,尽管关键在于承包商,但是根本是全员质量意识,这一点更重要的体现在施工单位,参加施工的一部分工人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所以,要一级一级的去灌输关于质量意识,使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变得通俗易懂,事实可以证明,在一个施工企业,重视质量的只有承包商,但如果没有配套的质量管理办法,也没有任何意义,管理是必须的,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另一种现象-离析
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部分过早时间的损坏,主要有以下原因:由水损害造成的形状变化和坑槽、网裂、局部泛油、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横向裂缝多等,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有着直接的关系。
城市在交通方面的发展,不能过分重视追求高速公路总路程数,公路物寿命和质量也非常重要,公路建设的水平与公路的实际功能必须保持一致,所以,要想沥青路寿命更长,在修建时就必须注重混合料是否均匀,并且在实际运作中还要有效控制混合料离析,只有达到了沥青路施工的标准,这样也会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在经济效益上取得冲突。
四、怎样养护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养护 局部 局部的养护主要是发生的危害的面积不大,或者不集中,经过处理就能恢复路面的正常使用,一般采用以下办法:
1.维修沥青路面裂缝2.维修沥青路面车辙。3.维修翻浆与冻胀。4.维修桥面铺装损坏。
1.路面总体强度不够导致以前修建的高速公路的路面破坏,结构也被严重破坏,是因半刚性基层设计厚度不够,出现弯拉破坏的现象,严重降低了路表弯沉值,此类结构,都需要加强全线基层。2.从路面所受的病害可以看出,水是引发大部分比较严重的病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把路面排水设计放在首位是设计路面时应该重视的,尤其是中央分隔带和路堑开山段的排水。
3.形成水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沥青与集料的抗剥落和黏附性能,要想取得不错的效果,石灰水必须浸泡,尤其是对黏附性不好的集料,例如花岗岩,所用比例是百分之一、百分之二。
4.沥青路面的表面层如果使用SMA结构或AK-A型抗滑表层,就会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要想提高抗变形能力和紧密度,中面层沥青混凝土在I型密实级配的基础上适度调整,使碎石和矿粉含量提高。底面层要加强抗荷载疲劳能力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时就得选择密实式的。
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松散和泛油概述
松散及泛油病害具有以下特点:刚开始沥青路面易出现松散,由于不断积累经验及提高建设水平,高速公路路面过早松散的现象越来越少,之后由于水损坏和车辆荷载,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松散,泛油病害在目前高速公路中并不多见现在路面结构得到优化,路面结构层混合料设计理论、技术、方法变的成熟,大大减少了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游动沥青数量,这也是路面泛油病害数量降低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福普,沈金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转贴于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防治及路面设计、材料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及国家强制性条文实务全书》作者: 徐清山出版社:中国交通出版社
[4]《交通科技丛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治对策》
[5]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养护、离析、泛油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容易损坏的主要原因
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严重破坏的主因主要有以下方面:有结构工艺、材料构成的内因,也有自然气候、荷载、水文地质构成的外在因素,还有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因此,条件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相互交叉结合,进而至使造成路面破坏的原因也很复杂不定。据统计,多雨季节是导致沥青路面经常破坏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沥青路成严重透水,排水不好的路面及路基地段。1、 高速公路沥青不高的混合料拌和设备技术含量我们要保证拌制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成品能够符合质量管理规定,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检查,第一对施工前、施工后还有实际运作中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第二对产品料的质量进行检查,第三是设备本身等方面进行检查。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施工环节的控制松懈公路工程整体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是路面施工过程。 1.2.1 设备在混合料面层施工中的因素 没有足够的压实度,由于沥青面层空隙率比较大容易受水浸入,所以会产生破损。
2.2 设备在基层施工中的因素 承担面层传递荷载的主要承重层是基导,基层质量的好与不好,是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质量的重要原因。第一、搅拌、铺摊过程中有粗有细的材料引发基层材料的不均匀,所以也给基层强度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不均匀性。
第二、所用的基层材料塑性指数有些大,或者含泥量有些超。
基层含水量的增加是因为进行了水份,降低了基层的强度,这也是造成沥青路面过早损坏的原因。
第三、施工过程中对细集料的含量不够重视,不超过零点零七五毫米。
第四、没有足够压实度。
3、 保养保护的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第一、平时保养保护过程中压实工艺与压实设备的影响
如今,在保养保护的作业过程中,并没有成套的压实设备,因此,难以实现初压、复压及终压的作业流程。与此同时,随着保养保护的施工面积不大,碾压困难不够密实,无法控制用油量,容易渗透水,所以,一到雨天就会白作业。所以,多数保养保护企业都以搅和法代替了贯入式,但是在搅和法对路面进行修补中都是凭经验,并不注重混合料的配级,随意修补,又达不到压实的要求,因此,前面刚修补好后面又坏,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第二、排水不通的设施 穿过村子镇子的多数是混合交通量的公路,一般村里或鎮上的道路排水不好,一逢下雨就会造成路面以及路基的大量积水,在行驶的车辆的超荷载的压力下,造成沥青路面过早的损坏。
第三、运输的超限超限运输是引起沥青路面过早破坏的后天因素,超限运输又被称之为公路的杀手,目前,超限车辆的不断增多相对公路的路面损坏来说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速度在增加,大大缩短了沥青面层的使用时间,减少百分至五十到六十。
二、严格管理高速公路沥青施工质量要从施工开始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无论是对于设计标准还是工程质量要求都比较高,面涉及广泛,也有很多影响因素,与路面、路基的施工过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保证施进行的顺利,保证路面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充分的技术准备,提高现场管理还有严格科学的管理,组织施工要细心。
施工单位经常有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就是觉得如果想要把工程质量搞好,影响工程的效益和进行是必须的,实际上,两者是不冲突的,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不能片面的看,如果把工程质量搞好了,就会减少返工的机率,进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如果想获得质量较好的一项工程,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设计,或是工程管理相关机构,尽管关键在于承包商,但是根本是全员质量意识,这一点更重要的体现在施工单位,参加施工的一部分工人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所以,要一级一级的去灌输关于质量意识,使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变得通俗易懂,事实可以证明,在一个施工企业,重视质量的只有承包商,但如果没有配套的质量管理办法,也没有任何意义,管理是必须的,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另一种现象-离析
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部分过早时间的损坏,主要有以下原因:由水损害造成的形状变化和坑槽、网裂、局部泛油、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横向裂缝多等,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有着直接的关系。
城市在交通方面的发展,不能过分重视追求高速公路总路程数,公路物寿命和质量也非常重要,公路建设的水平与公路的实际功能必须保持一致,所以,要想沥青路寿命更长,在修建时就必须注重混合料是否均匀,并且在实际运作中还要有效控制混合料离析,只有达到了沥青路施工的标准,这样也会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在经济效益上取得冲突。
四、怎样养护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养护 局部 局部的养护主要是发生的危害的面积不大,或者不集中,经过处理就能恢复路面的正常使用,一般采用以下办法:
1.维修沥青路面裂缝2.维修沥青路面车辙。3.维修翻浆与冻胀。4.维修桥面铺装损坏。
1.路面总体强度不够导致以前修建的高速公路的路面破坏,结构也被严重破坏,是因半刚性基层设计厚度不够,出现弯拉破坏的现象,严重降低了路表弯沉值,此类结构,都需要加强全线基层。2.从路面所受的病害可以看出,水是引发大部分比较严重的病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把路面排水设计放在首位是设计路面时应该重视的,尤其是中央分隔带和路堑开山段的排水。
3.形成水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沥青与集料的抗剥落和黏附性能,要想取得不错的效果,石灰水必须浸泡,尤其是对黏附性不好的集料,例如花岗岩,所用比例是百分之一、百分之二。
4.沥青路面的表面层如果使用SMA结构或AK-A型抗滑表层,就会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要想提高抗变形能力和紧密度,中面层沥青混凝土在I型密实级配的基础上适度调整,使碎石和矿粉含量提高。底面层要加强抗荷载疲劳能力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时就得选择密实式的。
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松散和泛油概述
松散及泛油病害具有以下特点:刚开始沥青路面易出现松散,由于不断积累经验及提高建设水平,高速公路路面过早松散的现象越来越少,之后由于水损坏和车辆荷载,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松散,泛油病害在目前高速公路中并不多见现在路面结构得到优化,路面结构层混合料设计理论、技术、方法变的成熟,大大减少了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游动沥青数量,这也是路面泛油病害数量降低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福普,沈金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转贴于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防治及路面设计、材料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及国家强制性条文实务全书》作者: 徐清山出版社:中国交通出版社
[4]《交通科技丛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治对策》
[5]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