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艺术在数学课堂中的探索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什么方式提问,选择什么时机提问,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而学生回答问题,往往受到问题的难度,自身的心理素质,周围环境,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堂提问是一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艺术。
   关键词:课堂提问;设计;教学手段;求知欲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地提问,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并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课堂提问目的和作用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分成四种类型:1.引入新课的提问;2.加深所学内容的提问;3.习题课上的提问;4.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而特意设计的提问。现分述如下:
  
  (一)引入新课的提问
  
  这种提问一般是在一堂课刚开始的时候,它的作用在于为新课作铺垫,或者作为旧课与新课之间的桥梁。提问应当短小精悍,目的明确,既要与有联系,又要和新课相关联,还必须能引起同学们求新知的兴趣。在提问的方式上,应当简明扼要,切合主题,所占的时间应比较知,否则会影响上新课。
  何如,在上代数“对数”这一章时,为了从指数过渡到对数,引出对数概念,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问题1:“方程2x=4的解是什么?”
  问题2:“方程2x=1/8的解是什么?”
  对问题1,学生可以脱口回答,略加思索,问题2也迎刃而解,紧接着,我提出了问题3:“方程2x=3的解呢?”尽管这是学生目前不能回答的问题,但却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时指出,这个问题正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对数”,从提问到引入新课,只用了短短的两三分钟, 2x=3,如何求X就成了这堂课的中心。从这个特例出发,进而是讨论“已知ax=b如何求x”的问题,使整节课都收到较好的。
  
  (二)加深所学内容的
  
  这种提问是随着课堂内容的深入而产生的,大致在一堂课的后半部分进行,一般来说,带有讨论的性质,把提问的时间也可以相对长一些。在提问的方式上,要注意由浅入深,铺设台阶,分解难点,化难为易,切忌问题起点太高,坡度太陡。
  例如,高二代数的“数列”一章,在讲完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之后,有必要把所学知识加深,来处理一类满足递推关系:an+1=pan+q(p、q是常数,且P≠1q ≠0)的数列。显然,直接提出就能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我在课上这样处理的,先提出几个较为简单的问题,由浅入深,从低到高,逐步把问题引向深入,达到预定的目标。
  问题1:“已知a1=2,an+1=2an,求通项an”,学生很快回答说{an}是等比数列, an =2·2 =2 .问题2:“已知a1=2, a -1=2(an -1),求通项an;”。这个问题也不难,{an -1}是等比数列,∴an -1=(a1-1)·2 ,∴an =2 +1。坚持着问题3出来了:“已知a1=2, an+1=2an -1,求通项an。”这时学生陷入沉思,过了不久,他们就发现,原来这就是问题2,只是改变了一下条件,但难度加大了,解问题3的关键在于递推关系两边加上适当的常数还原成问题2。我抓住电动机,马上又提出了问题4:“已知a1=2, an+1=3an -1,求通项an。”
  这时课堂气氛活跃,有的在猜想,又在猜想中不定,有的在思考,但在思考中有所发现。最后还是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既然问题4与问题3的开工相同,那也应该想办法转化成问题2的开工,于是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如果“凑”个常数,脑子灵活的同学已经“凑”出来了,在递推关系的两边减去1/2,成为an+1-1/2=3(an -1/2),然后和问题2一样来处理。
  我又对同学们说:“遇到问题老是这么凑,可不是个好办法,求这个常数有没有一般的规律可循呢?”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了一般的方法:设两边减去的常数为X,希望把an+1=3an-1变形为an+1-x=3(an -x),就必须使an+1=3(an -x)+x=3an-1即x=1/2,有了这种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就有章可循。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不错的。
  (三)习题课上的提问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改变了以往单纯由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根据习题课的内容设计多种问题,引导学生注意习题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展开联想和类比,尝试着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复数中,有一道较难的习题:“设Z1,Z2,Z3∈C,且|Z1|=|Z2|=|Z3|=1,Z1+Z2+Z3=0,求证Z1,Z2,Z3在复平面上对应的三点是单位圆内接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无独有偶,在三角中则有一首题目是:“设0≤α<β<γ<2π,且cosα+ cosβ+ cosγ=0,sinα+sinβ+sinγ=0,求证:β-α=γ-β=2/3π”。
  乍一看,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但事实上这两首习题形异实同。我问“请大家分析为什么他们的实质相同?”这一下,把大家的兴趣激发起来了。通过讨论,逐渐搞清了它们的联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特意设计的提问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乱用结论,顾此失彼,丢三拉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对这类错误的处理方法是將错就错,根据学生常犯的错误,特意设计一系列问题,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开始的回答往往是错的,然后我顺着他们的错误,略加点拨,使学生恍然大悟,知道错误所在。我认为在错误中求得真知,往往比直接获得真知的效果还要好,因为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了。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中,学生常犯重复或遗漏的错误,特别是重复情况不易发现。我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正、副班长两个中至少任选一人,再在51人中选4人有多少种选法。有的学生回答 这个式子,我提醒学生:“‘至少’是什么意思?”包括两种不同的情况:正副班长中只选派一人和两人都选派。于是正确答案 + 终于为全班同学所认同。
  无条件地承认逆命题,也是常见的一种错误。为此,我设计了一些短小精悍的课堂提问。例如:
  ⒈ 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或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都是常数列,那么常数列是否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呢?
  ⒉ 等差数列前n项和Sn是n的二次函数,能否断定有种性质的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它们的答案都是不一定,同学们并分别举出了反例。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修养十分重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能及时地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
  氛,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祝其浩《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若干做法》中学数学教研1991.10
  [2]马军民《课堂提问与思维训练》高中数学教与学 2000.2
  [3]郑文仕《精心设计巧民妙点化》教师之友20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命运的英雄在田园上高唱欢乐的颂歌……”余夕夕耳朵上挂着耳塞,嘴里念叨着走进教室。
2012年1月14—15日,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十一学校42个剧组向全校师生展演了42台戏剧,这是学生们长达5个月的综合艺术课程学习的结晶。这两天,全校停课,学生们穿梭于不同的“剧场”
在仔细观察的同时,要细心分析,善于发现事物的特点。如果是日常用品,应逐一了解物体的整体和局部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途等情况;如果是植物,应从植物的外形、颜色、气味及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全民英语教育已成风气,很多家长认为,如果不让小朋友从小学习地道的英语,一定会输在起跑线上,以后英语肯定会说不好,不“纯正”。为了提高学校英语教学水平,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孩子从小学英语的兴趣,很多学校都引进的外籍教师进入小学课堂。我所在的学校也聘请了外教,外教参与小学教学有优势也有不足,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何一些经验。  聘请
摘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航空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融合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具有超强的产业连带作用。中国目前航空产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自国外先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创新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具有网络协同、技术引领和制度创新的机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次制度创新的环境下,多元主体的系统协同创新将加快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由技术追随向技术引领的跨越。建立航空产业创新
一些人认为词汇学习就是在笔记本上写下单词,把其中一栏遮上然后依靠另一栏的意思尽力将单词想起来。本文分六个步骤阐述了学习新词的过程,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借鉴、参考。
和一个朋友聊天,他正在陪弟弟在北海道旅行。  我问他玩得是不是很开心。他告诉我,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并不是很愉快。  他细细跟我讲,弟弟缠着爸妈要去日本玩,他妈不放心,便邀请他跟着弟弟过去。  他的家境不算富裕,弟弟刚上大学也没有能力自己赚钱,却有着挥金如土的本事。就拿一件小事来讲吧,日本物价很贵,一片哈密瓜要30元左右的人民币。  朋友问我:“你能够认同自己还不能挣钱,家里也不是很有钱,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以梁启超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与特点等历史知识;通过对
新课改的实施,为每一所学校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给每一位教师迎来了挑战。发展与困难同行,机遇与挑战共存,作为一所正在负重前行的学校,重庆铁路中学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行"生本
该文重点论述了高等职业学院如何探索构建美育模式,即以美育课程和美育讲堂为主体凝聚育人功能,以群众性审美艺术活动为平台丰富审美表现,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依托彰显审美活力,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