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文化素质教育,而文化素质教育中语文教育又占重要地位。语文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虽然十几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改革,但并未真正从素质教育角度去研究和实施。为此,本文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就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现存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略作以讨论。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原因解决方略
一、初中语文应达到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的,应是使人能适应社会需要,也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的目的,当然也应符合这些需要。从社会需要看,人人都应能写好字、写好应用文,在学生走向社会后,这一点更为重要。字是门面,字写得好,在社会上会受重视些,用武之地要大些。如果能写好文章,便被视为“有才”,用武之地更大。从人自身需要看,能写好文章、写好字,能读懂古文、诗词,不仅可多读书以丰富文化生活,还可进而多吸收知识,提高自己,增加获得成就的机会。
二、初中语文现存的问题
1.漠视语文。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中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担忧焦虑。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
3.投机取巧。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中考语文很少涉及教材,试题大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中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好”的心理,等到考场去“超常发挥”,这是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三、问题成因
1.语文培养模式单一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了许多年语文后,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
2.课堂活动空洞热闹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3.学生认识的偏差。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解决方略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近十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创设诱人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在教学实践中,分角色朗读,往往是一种让学生进入角色的途径和形式。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进入了角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浓烈起来。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解决好人文精神与落实双基的问题。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学目的上看,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要读错,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河南省郸城县胡集一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原因解决方略
一、初中语文应达到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的,应是使人能适应社会需要,也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的目的,当然也应符合这些需要。从社会需要看,人人都应能写好字、写好应用文,在学生走向社会后,这一点更为重要。字是门面,字写得好,在社会上会受重视些,用武之地要大些。如果能写好文章,便被视为“有才”,用武之地更大。从人自身需要看,能写好文章、写好字,能读懂古文、诗词,不仅可多读书以丰富文化生活,还可进而多吸收知识,提高自己,增加获得成就的机会。
二、初中语文现存的问题
1.漠视语文。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中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担忧焦虑。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
3.投机取巧。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中考语文很少涉及教材,试题大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中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好”的心理,等到考场去“超常发挥”,这是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三、问题成因
1.语文培养模式单一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了许多年语文后,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
2.课堂活动空洞热闹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3.学生认识的偏差。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解决方略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近十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创设诱人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在教学实践中,分角色朗读,往往是一种让学生进入角色的途径和形式。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进入了角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浓烈起来。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解决好人文精神与落实双基的问题。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学目的上看,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要读错,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河南省郸城县胡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