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隐性教育和新媒体的内涵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显性教育而言,是指通过较隐蔽的形式,使被教育者无意识的非强制的获得某种思想和经验的教育方式,隐形教育主要以校园环境、人文景观、社会活动、学术氛围等为载体,通过具体化的呈现将社会准则、道德评价、价值观念传递给受教育者。
新媒体指的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产生,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和手段。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新媒体,由于媒介的融合,使得信息传播具有高质、高速、超量、范围广、多样化等特征,因此新媒体又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二、新媒体隐形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和延伸新媒体的隐性教育功能,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主要基于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的内隐性。隐性教育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将教育者的教育目的通过间接的手段无声的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和社会实践中,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轻松欢愉的氛围、创新的活动设计等细节的渗透,使学生产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从而将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含蓄而隐匿地传递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理想信念。
(2)内容渗透性。隐性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辅导员可以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在蓬勃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提高宣传教育效果,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被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渗透和包围。
(3)手段灵活开放性。隐性教育采取“迂回的”渗透式教育方式,又兼具手段间接开放性的特点。在新媒体的隐性教育过程中,不需要直接告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而是将情景感受、语言提示、形象展现等方式贯穿其中。由于新媒体网络载体的时空无限性,使得各类隐性教育平台能够随时发布和更新信息,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使教育过程不受任何限制,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教育的灵活开放性。
(4)效果稳定持久性。新媒体隐性教育摒除了“生硬的直接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愉悦的心理体验中放弃了思维的批判和抵触,网络信息的图文声一体化和快速变换等特点也彻底改變了以往传统且枯燥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采用更加生动有效的方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感染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教育效果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入。
三、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现状及努力方向
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使用率较高,但信息素养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信息敏感度低、信息意识薄弱。一定数量的辅导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認知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使命感。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科学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知识、熟悉新媒体技术特点,具备信息筛选及传播的意识,探索通过新载体平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时效性,融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化环境;②知识理论缺乏,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很多辅导员不了解新媒体的技术基本常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新媒体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更新信息知识,了解信息及新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特征,熟悉大学生网络信息化语言及操作体系,从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使用者主动地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创造者和开发者;③伦理道德弱化,媒介批评意识缺乏。高校在辅导员在工作中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却忽视了对学生网络价值观的正面引导。此外,辅导员对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缺乏批判意识,在面对不良信息时不能用批判的眼光,进行独立判断、审视和反思,不能准确辨识网络媒介信息的意义并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处理。辅导员是学生网络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是大学生正确利用媒体、合理选择信息的重要引导力量。所以,辅导员完善自身的信息道德素养,将信息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外化,遵循信息伦理与道德,抵制信息污染,并积极带动并引导学生提升信息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面对全新的新媒体环境,面对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快速变化,高校辅导员应创新工作手段,巧妙利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强化信息意识、信息技术和信息道德,努力提高新媒体在思想引领、实践育人、实践创新、素质培养等方面突出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性与时效性。
参考文献:
[1]谢志芳.职业化视野下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2]冯博.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霍虹(1982—)女,辽宁锦州人,天津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6年度天津理工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信息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显性教育而言,是指通过较隐蔽的形式,使被教育者无意识的非强制的获得某种思想和经验的教育方式,隐形教育主要以校园环境、人文景观、社会活动、学术氛围等为载体,通过具体化的呈现将社会准则、道德评价、价值观念传递给受教育者。
新媒体指的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产生,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和手段。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新媒体,由于媒介的融合,使得信息传播具有高质、高速、超量、范围广、多样化等特征,因此新媒体又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二、新媒体隐形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和延伸新媒体的隐性教育功能,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主要基于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的内隐性。隐性教育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将教育者的教育目的通过间接的手段无声的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和社会实践中,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轻松欢愉的氛围、创新的活动设计等细节的渗透,使学生产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从而将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含蓄而隐匿地传递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理想信念。
(2)内容渗透性。隐性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辅导员可以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在蓬勃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提高宣传教育效果,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被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渗透和包围。
(3)手段灵活开放性。隐性教育采取“迂回的”渗透式教育方式,又兼具手段间接开放性的特点。在新媒体的隐性教育过程中,不需要直接告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而是将情景感受、语言提示、形象展现等方式贯穿其中。由于新媒体网络载体的时空无限性,使得各类隐性教育平台能够随时发布和更新信息,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使教育过程不受任何限制,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教育的灵活开放性。
(4)效果稳定持久性。新媒体隐性教育摒除了“生硬的直接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愉悦的心理体验中放弃了思维的批判和抵触,网络信息的图文声一体化和快速变换等特点也彻底改變了以往传统且枯燥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采用更加生动有效的方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感染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教育效果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入。
三、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现状及努力方向
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使用率较高,但信息素养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信息敏感度低、信息意识薄弱。一定数量的辅导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認知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使命感。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科学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知识、熟悉新媒体技术特点,具备信息筛选及传播的意识,探索通过新载体平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时效性,融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化环境;②知识理论缺乏,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很多辅导员不了解新媒体的技术基本常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新媒体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更新信息知识,了解信息及新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特征,熟悉大学生网络信息化语言及操作体系,从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使用者主动地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创造者和开发者;③伦理道德弱化,媒介批评意识缺乏。高校在辅导员在工作中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却忽视了对学生网络价值观的正面引导。此外,辅导员对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缺乏批判意识,在面对不良信息时不能用批判的眼光,进行独立判断、审视和反思,不能准确辨识网络媒介信息的意义并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处理。辅导员是学生网络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是大学生正确利用媒体、合理选择信息的重要引导力量。所以,辅导员完善自身的信息道德素养,将信息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外化,遵循信息伦理与道德,抵制信息污染,并积极带动并引导学生提升信息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面对全新的新媒体环境,面对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快速变化,高校辅导员应创新工作手段,巧妙利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强化信息意识、信息技术和信息道德,努力提高新媒体在思想引领、实践育人、实践创新、素质培养等方面突出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性与时效性。
参考文献:
[1]谢志芳.职业化视野下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2]冯博.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霍虹(1982—)女,辽宁锦州人,天津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6年度天津理工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信息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