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和保险莫混淆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5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寿险好比家庭财务的守门员,而股票和基金好比家庭财务“得分”的前锋,肩负家庭资产增值的重任。各司其职,占好各自的位置,整个家庭理财才能顺利、圆满。
  有了股票、基金池子里的钱,就不用准备保险了;有了全面的保险安排,不去搞投资也能“吃香喝辣”安枕无忧。对于保险和个人投资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出现这两种典型的误解。
  
  股市红火引发退保“热潮”
  
  一边是火,一边是冰。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最近的投资市场和保险市场,是再确切不过了。
  一方面,进入2007年,我国居民的基金和股票投资热有增无减。仅仅是今年第一季度的A股新开户数就增加了500多万户,超过了2004~2006三年总和,证券公司门口出现排队开户的长龙。基金发行也是空前热销,代理基金销售的银行柜台前人满为患,许多城市出现“一基难求”的现象。
  另一方面,记者日前从上海保监局通气会上得到的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保险市场出现近年来首次寿险业务退保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上海各寿险公司退保金支出共计18.2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90.71%。
  推测主要原因还是与股票、基金市场的投资热潮有关。
  与此同时,银行保险市场也出现负增长。一季度,银行保险保费收入27.86亿元,同比减少13.81%。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由于股市持续上涨,基金热销,储蓄替代类银行保险丧失了收益优势,导致居民购买欲望大幅度下降,基金取代保险成为银行渠道最主要的代销产品。
  
  证券投资不能替代保险保障
  
  不仅仅是统计数字显示个人对于股票和基金的投资大大分流了保险市场的资金,不少市民头脑中也有这样的想法:“反正我能从股票和基金市场赚钱,那我就把所有的资金都投资到证券市场中,尽量争取收益最大化。这样我以后买房、育子、养老的钱都不用愁了。”
  其实,这种想法仅仅安排投资,不安排保险的家庭理财规划是很不科学的。如果是把已经买了保险保障的钱再通过退保方式转移到股票和基金投资中,就更不可取了。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部门的资深专家邱女士,也是中国证券投资市场第一代操盘手之一,她就希望通过本刊告诫各位投资心切的读者朋友们,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保险仿佛女儿出嫁时用来“压箱底”的那份财产,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去动用其中的资金,任何投资工具都无法替代保险的强大保障功能。
  比如,35岁的王先生和妻子、女儿过着幸福的生活,其中王先生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王先生夫妇现在手中有10万元资金,如果100%全部投入于股票和基金投资中,未来可能可以将资产增值到15万元、20万元甚至更多,当然也可能亏本。股票和基金投资虽然有高收益性,但出现被套牢、蚀本的可能性也不小。一旦王先生或家人发生较大的意外或不幸状况,急需用钱来弥补家庭经济收入的骤减,或者要一大笔钱急救,那么股票和基金只能按照当时市价卖出,然后将钱用于生活。这笔资金是非常有限的,账户里有多少市值就只能弥补多少。
  如果王先生能留出5%或者3%甚至更低的家庭闲散资金,也就是几百元到几千元的资金,去安排全家的基本人身意外、身故和医疗保障,那么家庭经济就会安全得多。比如,每年花500元就可以为王先生安排25万元左右人身意外保障,每年花400元左右就可以为王先生安排20万元左右的定期寿险保障。
  所以说,证券投资部分的资金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在危急关头只能“以一当一”,如果强行割肉平仓甚至连“一”都当不上;传统寿险上投入的资金却能起到“以一当一千”的作用,通过每年投入一点小钱,获得尽可能大的家庭保障。
  邱女士解释说,在还没有安排家庭基础保障的前提下,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或者任何一个个人而言,都不应该把所有的家庭资金都投入股市、基金等投资工具中。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五大需求中,安全是第一需求。在个人家庭理财金字塔中,保险保障就属于最基础的第一层面。先安排基础保障,再考虑各种投资,千万别拿投资代替保险。
  
  拿保险替代投资也不对
  
  眼下,还有一部分人试图把购买保险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甚至通过购买各种各样的保险产品来作为家庭投资的主要工具。这种做法也同样不可取。
  保险不能成为等同于理财,更不等同于投资,它只能是家庭理财规划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只是家庭理财规划中的第一步,不能代替投资。
  因为买保险、炒股票、买基金对家庭具有不同意义,不可混为一谈。
  比如,传统保险你投入1元,只会在你发生意外、身故、生病等危险之后,可以及时给予你1000元的补偿,但如果你不发生约定的各种危急保险事故,你可能一直拿不到钱,每年的保费就消耗掉了,或者只能在退休或死亡后才能拿回曾经投入的保费。
  新型的投资理财型保险(如万能险和投连险)则是你投入1元,其中2角存在保障账户中,另外8角进入投资账户,一旦发生意外、身故等保险事故,可能赔给你1.05元。在平平安安状况下,想要退保拿钱,那么可能拿到1.2元上下。
  而如果你花1元钱买股票和基金(当然实际上这点钱买不到,我们仅仅做个比例参考),那么一旦发生意外、身故、生病等危险情况,只能把股票和基金卖掉,此时我们可能获得9角,也可能获得2元。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可以知道,想要靠保险来赚钱、发财,基本上可能性不大。保险产品中真能达到投资目的的,也就是投资连结类保险,但这类新型保险是“披着保险外衣的基金”,与传统的保险产品早已大相径庭。最后为保险和其他投资工具的关系打一个比方:传统的寿险好比家庭财务的守门员,避免家庭财务由于风险陷入危机,属于避害型产品;而股票和基金投资好比家庭财务“得分”的前锋,肩负家庭资产增值任务,属于趋利型产品。
  因此,别指望前锋能看住球门,也别指望守门员进球(除了双方罚点球那刻)。各司其职,占好各自的位置,整个家庭理财才能顺利、圆满。
其他文献
利用手机来炒股,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的证券功能或是手机炒股软件来完成,并不复杂的设置,一个月几十元的成本,就可以把股市装进小小的手机里。  股市热,也给我们的生活里带来了不少新鲜事物。最近,在不少公共场合——地铁里、公交车上,甚至咖啡馆、饭店里,人们都会发现新的“手机拇指族”,他们一边盯着手机屏幕,一边不停地摁键。他们是在发短信吗?走到近前才发现,他们的手机上正闪现着红绿交错的K线图,原来他们是在使用
期刊
股市上攻4000点之后,从巨大的成交量来看,市场分歧也在加剧,后市的运行仍会出现反复和震荡,鏖战在所难免。  尽管我们对市场的未来走势保持高度乐观,但就短期投资策略而言,我们仍然持保守态发。从基本面角度出发精选个股,是我们近阶段推荐的投资策略。  2007年5月9日是一个注定要被投资者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上证指数首次冲破了4000点大关。有意思的是,这一天也恰好是股改启动2周年的纪念日。  当日,
期刊
作为收入还不是很高的社会新鲜人,又没有多少家庭负担,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自身的意外和意外医疗类保障;其次可以考虑一定数额的定期寿险,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做充分准备;至于重大疾病类保险,或许可以暂时“持币观望”。  初夏时节,又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开始步入职场,真正融入社会的炼炉中。  这样的社会新鲜人,开始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同时,他们也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这种种新的变化,使得他们不得不逐步开始考虑自身
期刊
B股市场目前的平均估值水平明显低于A股市场,但分析师认为相对较低的估值状况并非意味着B股必定具备上涨空间。B股市场仍然摆脱不了A股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五一”过后,股市又现开门红。A股、B股市场双双走强。5月8日,A股市场上涨108点,涨幅为2.83%,而B股更是抢眼,沪深两市B股几近全线涨停。两市B股指数涨幅达9%,上证B股指数突破2001年高点,创出历史新高。5月9日上证B股指数继续上涨
期刊
癌症手术后的欢欢与丈夫结婚不到一年,在家庭理财的道路上刚刚起步,他们该如何建立合适的家庭保障?又需要规划哪些主要理财目标?以期在家庭保障与投资方面有所突破。  29岁的欢欢(化名)是一家航空公司的销售,税后月收入为5800元,同岁的丈夫从事的是医疗销售,税后月收入近10000元。两人于去年刚刚完婚,是一个刚组建不久的幸福小家庭。  夫妻俩每月的支出包括5500元的房屋贷款,7000元的日常生活开销
期刊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二手房交易比较活跃的地区,对资金安全监管方面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记者分别就各地的具体做法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让各地的买家、卖家更为透彻地了解监管程序,从而真正保证交易资金的安全。  日前,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规范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二手房交易结算资金安全问题再次受到普遍关注。  二手房交易资金之所以受到民众普遍关注,主
期刊
到底是跌了还是涨了?出自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两个房价统计数据竟然完全相反,一下子就使广州楼市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由此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为什么统计数据会截然相反,这些数据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广州房价涨跌成谜局    一时之间,两个相矛盾的房价数据终于把广州的房地产市场推上了风口浪尖,也一下子使这座城市成为了全国楼市的关注焦点。4月14日,广州市房管局发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数据:3月份广州十区
期刊
股指站上4000点之后,选择股票的难度相应增加,不妨按照以下三项指标来选择牛股:主营突出且具成长性;有较多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未来投资收益丰厚;大股东实力雄厚,具备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概念。  指数攻上4000点之后,尚具上升空间的股票无非以下三种:主营突出且具成长性;有较多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未来投资收益丰厚;大股东实力雄厚,具备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概念。我们不妨循着这个思路来寻找。    申能
期刊
生活中,和天下女人一样,左小蕾喜欢漂亮的衣服,对如何穿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品位有一套独特的心得。并且在不多的业余时间里,她会自己动手设计融进自己个性的漂亮服装。  左小蕾很勤奋,在国内知名证券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她的署名文章。左小蕾的文章常常是观点鲜明,从不啰嗦。有句话叫文如其人,左小蕾通过文章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个人说什么都是明明白白,钉是钉铆是铆,非常干脆,像是个女强人。  虽说在写文章、表达观点
期刊
在30~40岁期间,职场上普遍存在令人尴尬的瓶颈期。如果能够找到症结所在并突破过去,那么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玻璃顶”;若是无法找到提升的通道,“玻璃顶”就会变成“水泥顶”从而封死了自己的出路,建议瓶颈期的职场入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突破。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在经历了起步探索期的“学徒”阶段、适应上升期的大展宏图之后,或许忽然有一天会发现自己陷入了发展的瓶颈中。向上,得到晋升的机会很少,希望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