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未解之谜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d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造于1万2千年前,较四大文明更为久远。
  人类文明的黎明时期,文明在世界各地萌芽,神话开始流传。
  史前文明给全球各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创造了这些文明的先人们从天空看到了什么,又去向何方?
有两个巨大洞窟的E遗址堆。虽然有柱子和祭坛的痕迹,但其用途至今不明。

  哥贝克力石阵遗址(又名“哥贝克力山丘”) 位于土耳其国境边的尚勒乌尔法古城以北约14公里处,紧邻因行事残暴而震惊世界的IS(伊斯兰国)激进组织的驻地。尚勒乌尔法古城是《旧约圣经》中的预言家亚伯拉罕的出生地,曾以埃德萨伯国之名多次出现在历史上,现有约63万库尔德人居住其中。乘坐出租车从城中心向荒凉的高原地带行驶约30分钟后,哥贝克力石阵遗址便展现在眼前。在土耳其语中,这片石阵又被称为“大肚腩”遗址。这片人工建造的山丘状遗址,犹如高原上挺着的大肚腩,极其醒目。
哥贝克力石阵遗址位于土耳其东部的南端,靠近叙利亚国境。

  发掘消失于新石器时代的大规模遗址堆
  在遗址入口处有一块介绍该遗址的牌子。登上山丘,由巨石建造而成的地基出现在眼前,这就是E遗址堆。该场景令人心中为之一振,因为遗址中那两个大洞竟与冲绳和那国岛海底遗址中的两个大洞如出一辙。
  至此,包含E遗址堆在内,该地共发掘了A到F共计6处遗址堆。此外,通过地下探测雷达还发现了16处遗址。
  C遗址堆的中央部分因年久失修早已破损,而建造于1万2千年前最为古老的D遗址堆则保存得最为完好。
  通过目前的发掘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这座完全靠人力修建而成的石阵,建造于1万2千年前,约1千年后被掩埋。虽然在1万年前重建了新的神殿,但不论是质量还是规模都远不及从前。
  以石柱为主,遗址中刻有许多鸟、蛇、狐狸等动物浮雕,大多都是对人类来说较为危险的动物。
  此外还有重达16吨的巨石柱,上面雕刻着象形图案、记号等。
  遗址堆正中央是两根高约5-6米的巨大石柱,周围环绕着一圈稍小的石柱。俯瞰的话,能够看到圆形、椭圆形和漩涡状3种形状的排列。
  遗址中并没有人居住的痕迹,附近也没有取水点,由此可以推断此处应该是冰河时代的祭祀场所,是狩猎采集者聚集在一起举行仪式的地方。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在同一个地区会出现20座以上的遗址?遗址的地面是防水的混凝土结构,是因为举行仪式时会用到水吗?
  虽然此处可能是祭祀场所,但是与世界各地的石器时代遗址不同,其中并没有发现地母神的形象。不仅如此,整个场所甚至都没有代表女性的象征或者雌性动物的形象。
  掩埋该遗址的砂土也有1万到1万2千年的历史,砂土中还有很多火石和动物的骸骨,但均为野生动植物,远早于人类开始从事畜牧与农耕的时间。
  这些刻有浮雕或者高浮雕的坚硬石灰岩重达60吨左右,而在当时既没有车轮也没有家畜,这百余块巨石从2公里外的采石场被搬往山丘,这一工程量着实浩大而艰难。
  狩猎采集者建造的巨石祭祀场
  那么,这些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呢?
  负责哥贝克力石阵遗址挖掘工作的,是德国考古学会的克劳斯·施密特教授。他认为:“由于此处没有居住痕迹,没有用火的痕迹,也没有取水点,可以断定该地为祭祀场。”“不过这里不是为死者举行仪式的地方,可能是鸟葬的场所。”此处遗址既没有屋顶,也没有地母神,更没有发现代表女性的图腾和雌性动物。
B遗址堆照片。中央的石柱上有狐狸图案的浮雕。

  根据现代教科书所述,1万2千年前人类主要靠狩猎采集为生,一般以90人左右为一个部落进行族群迁徙谋生。但是这样小规模的部落能够建造出如此规模的巨石祭祀场所吗?
  建造了哥贝克力石阵遗址的族群究竟是何规模?克劳斯·施密特教授认为单凭人力搬运建造这样的巨石群至少需要约500人才能实现。
  挪威著名的自然科学学者托尔·海尔达尔曾计算过:以伊斯特岛的莫埃人像为例,即便使用绳索与木材进行搬运,一座12吨的雕像也需要180个左右的人力才能搬动,100吨的巨型雕像则需要500~700的人力。以此类推,哥贝克力石阵遗址的修建也需要约500~700的人力支持。
  为了建造祭祀场,不仅需要具备搬运、加工巨石的劳力,还需要计划力、执行力。伊斯坦布尔大学考古学家穆罕默德通过研究遗址构造推测出如下结论:
  “D遗址堆的中央有代表人类的中央石柱,被12根稍小的石柱环绕其中。这代表着当时已存在着阶级社会,以神官、萨满巫师等为领导者,统领整个族群。这些构造卓越的浮雕则表明当时有专职的工匠。”
  此外,伊斯兰神秘主义研究者、土耳其作家博拉保罗认为:“D遗址堆中央的两根石柱,代表了拥有高次元意识的人类,即萨满巫师或者神官。这些遗址中有一些类似放置贡品用的容器,可能是装盛蘑菇用的,而这些蘑菇会使人产生幻觉。围绕四周的小型T形石柱,也许代表了意识水平较低的普通人。”   建造这样的祭祀场所,需要极大的工作激情,可见这个祭祀场的地位举足轻重。克劳斯·施密特教授认为:“这个祭祀场不单用来敬奉祖先,也是狩猎者、采集者们聚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
  传承了两万六千年的天文观测
哥贝克力石阵遗址分布图。遗址由6个巨大的环状遗址堆组成,没有任何人类生活的痕迹。在古代,这里是复合型的祭祀场所。

  针对D遗址堆中央的两根巨石以及围绕其四周的12根石柱,印度的考古学者比斯·西托哈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12根石柱也许和黄道十二星座有某种关联。人们通常都认为黄道十二星座的说法是起源于苏美尔时代,但我在查阅印度现存的世界最古老诗集《梨俱吠陀》后发现,早在1万2千年前就有关于黄道十二星座的说法。据说《梨俱吠陀》一书是印度自古通过口头相传下来的诗集,于3千年前编撰成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梨俱吠陀》里除了对神明的歌颂与赞美,最令人瞩目的便是丰富的天文学知识。书中提到毁灭之神湿婆用一支箭贯穿了铁球、银球、金球。铁代表了地球,银是月亮、金则是太阳。这里所描述的就是日食现象。”
  除此之外,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古代遗址也暗含了与宇宙相关的信息。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代表了地球的模型,充分展示了地球与宇宙的信息。而在玻利维亚的蒂亚瓦纳科遗址中,卡拉萨萨亚神庙里矗立着的太阳之门,便是古代人们观测太阳运行轨迹的场所。
D遗址堆的浮雕,刻有秃鹰、水牛等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

  印度尼西亚的佛教遗址婆罗浮屠塔等,都是象征宇宙关系的神庙的典型。地球就像陀螺一样摆动头部不断旋转,因而有了所谓的“岁差”现象。而“岁差值”本身也是固定的,即12、32、72、108、540、4302等。婆罗浮屠中佛像的数量、佛塔的数目都与“岁差值”相吻合。在这一点上,柬埔寨的吴哥窟也是如此。
  我们大概可以推测,哥贝克力遗址也兼具了这种天文观测的功能。
  地球的“岁差”以25776年为一个周期。在春分当天,太阳即将升起前,人们观测东边夜空的星座,逐渐发现十二星座在25776年间,每2160年发生一次位置的改变。由此可见,即便我们认识了星座,但2万6千年的不断观测也是十分必要的。正是这样,人类自远古时代,便开始了天文观测,并将其结果口口相传。
  通过天文观测,我们可以了解四季变迁。当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之后,节气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反映天体运行的历法也变得不可或缺。所以,古代人类总是对天地变化怀着无限的敬畏之情。
C遗址堆。虽然中央部分损毁严重,但是仍能看出石柱呈旋涡状排列。

  横扫远古文明的天灾地变
  1万2千年前,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哥贝克力城也在此时被掩埋。在这段时期,地球迎来了冰川时代的终结,全球气候冷暖交替反复,甚至还发生了彗星撞击地球的情况。《古兰经》与《旧约》中也都有关于当时大洪水爆发的记载,希腊文学家柏拉图也曾提到过,在这个时期亚特兰蒂斯文明毁于一旦。而哥贝克力城也许就是在此时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波士顿大学的地质学者罗伯特·肖克教授则提出了另一种可能:1万2千年前,这片土地上太阳风肆虐,烈火燎原,有些地方的土壤开始结晶化,为了躲避灾难,哥贝克力遗址的建造者们舍弃了这一祭祀场,迁徙到了其他地方。
C遗址堆上雕刻有以野猪和兔子为主题的浮雕
D遗址堆中央处的一根人物浮雕石柱,能看到双手捧腹的姿态,但是没有脸部。
位于A遗址堆的浮雕,将蛇排列成网状。

  无论如何,在1万2千年前的人类历史上,地球的确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人们发掘哥贝克力遗址之前,地中海马耳他岛的神庙群曾被认为是世界最古老的巨石神庙。
  这一神庙群在距今7千年前修建,整个小岛上有20~30个神庙遗址。现存下来的基本都被沙土所掩埋,因为存在地下神庙,也有学者认为马耳他神庙群的建造时间达一万年以上。
  确切来说有关哥贝克力遗址,我们掌握的信息并不充分。不过,据现有资料,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在当时,狩猎采集者的数目应该十分充足,能达到数千人规模的定居状态。他们形成了等级社会,拥有专业的工匠,构建出复杂的社会系统。早在农业与畜牧业开始之前,他们便以宗教为纽带,建造了巨大的祭祀场所。
  由此看来, 1万2千年前的哥贝克力遗址,正是一个优秀文明在地球上消亡的最好见证。
马耳他巨神神庙遗址中发掘的“维纳斯像”。可以看到这是哥贝克力遗址中没有出现的地母神信仰。
其他文献
据了解,英国时尚博主麦瑞每天要在社交媒体上上传至少50张自拍照,而近日,她的脸上开始出现雀斑,毛孔逐渐变大,黑眼圈也越来越重。她意识到她的肌肤可能受到了损害,于是找到了皮肤专家。专家运用皮肤扫描仪对麦瑞的皮肤进行了扫描分析。结果表明:频繁的自拍使得其脸部长期曝光于手机所发射出的高能可见光下,对肌肤造成了损害,出现早衰问题。而这种损害表现形式便是脸上的色素沉积和雀斑等问题。
寻根究底  动人的平凡  ——读《草房子》有感  初二(4)班张颖莹  “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直使我困惑。当盛夏的阳光被窗外的枝叶剪成碎影时,一本《草房子》为我呈上了答案。  哗哗的翻书声和着树叶的摩擦声,一幅草房子生活画揉进我的心田。画里,金黄的草房子错落有致。桑桑、秃鹤、细马、杜小康都笑着、闹着,纸月皱着眉眺望远方。茅草把阳光折射成一片亮光,孩子们脸上绽开的笑容比阳光
德国核电站主题公园  说到核电站游乐园,人们脑海里所浮现的大概是切尔诺贝利那个刚刚开业就被遗弃,荒凉地伫立在鬼城里的摩天轮。不过坐落在德国荷兰边境的卡尔卡仙境,则是一个由早已建成却因为争议从未投入使用的核电站改造而成的大型游乐园。各种反应堆、厂区装饰一新,变成了一个个特色游览项目。  主题公园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相当于80个足球场的大小,公园内尽是花草和水池,还有一栋有450间房间的酒店、多家餐
据外媒报道,英国中学巴恩斯利学院从1月开始实行一项新校规:校服的裤腿边缘不得窄于10厘米,违者将受到停课处分。新规实施一周后,该校便有19名女生因此受罚。家长称,孩子们每天到校都要接受着装检查。每10人站成一排,老师会用尺子测量每个人裤腿边缘的宽度,一旦少于10厘米,学生就要停课反省。校方发言人称,此项新规旨在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着装、水准和举止的关注,此举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已受到大多数学生和
首先,我们从牛顿的家庭谈起。1643年1月4日,牛顿出生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他是遗腹子,也是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11岁时,母亲才回到牛顿身边。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甚至可以说是怪异,很难与人相处。  大约从5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他成绩一般,但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心。
做捕快无门槛,算是临时工  在《少年四大名捕》《大宋提刑官》等影视剧中,捕快的形象整体较正面,好比现代的刑警。事实上,古代地方上的捕快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职业,地位很低。以宋代为例,捕快应当算作“吏役”一类,“属于地位最低的一级,谈不上是公务员,只能称‘公人’,是在政府做事的‘临时工’,或者说是‘编外公务员’。”  “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捕快是“捕役”和“快手”的合称,负
在仅有246平方公里的马耳他岛上,据说距今1.2万年以前也密集地建造着巨石神殿。伟大祖先的足迹,也随着岛上流传的独眼巨人的传说而成为神话。  在地中海中心创造文明的史前“巨大的人类”,其真实面貌究竟是什么?  独眼巨人建造的马耳他岛巨石建筑群  “古代宇宙飞行士说”辩论家乔治奥·齐奥卡洛斯对这次研究的舞台——漂洋在地中海的马耳他岛,进行了彻底的调查。  在马耳他岛的整个区域里的石灰岩质的土壤上,散
想与死去的亲人会见,这恐怕是古今中外、男女老幼,世界上许多人曾一度思索过的事情。有位博士就制造出这样一个能满足大家愿望的“场所”,那就是使用镜子的“灵界通信装置”,透过镜子展开死后的世界,并与死者交流!  制造“与死者相会的场所”  “看见故人的灵魂,如果能够会话,这或许是件多么好的事情。”相信有这种想法的人绝不在少数。  在日本的青森县的恐山有这样一种职业,被当地人称为“伊塔科”,所谓伊塔科就是
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用现代语法学方法分析,就是:   (1)偏正短语:一曲新词   (2)主谓短语:酒一杯   (3)偏正短语:去年天气   (4)偏正短语:旧亭台   (5)主谓句:夕阳西下   (6)主谓句(主语省略):几时回   词语或短语的并列,在词性和结构方面应当基本相同。“去年天气旧亭台”是两个偏正短语的并列,符合这一要求。“一曲
玩过游戏《生化危机》的人一定不会对T病毒和G病毒这两种致命寄生生物武器陌生,被它们寄生的人,将失去自我意识,成为完全受其控制的行尸走肉,对未受感染的正常人群体展开攻击,使这些病毒以可怕的速度蔓延。  幸而《生化危机》只是虚构的游戏。研究发现,像柳叶刀肝吸虫这样的寄生虫,可以控制蚂蚁的行为,让它们变得如傀儡一般,慢慢爬向青草的草尖,被路过的奶牛吞食。而柳叶刀肝吸虫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能够进入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