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按语文教学的特点教语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去感受和体验。只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体验和感悟,才能拉近他们与教材、作者乃至作品中人物的距离,使他们通过与教材、作者、作品的多维对话,不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提升人格。语文教学要想达到如此理想的境界,就必须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一条便捷途径——体验。
一、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教学中,教师常会设置能唤起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情境或教学活动,用充满浓烈生活气息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高扬起探究课文的无穷信心和力量。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融情入书,身历其境,深入体验,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中,教师应随机应变,充分利用随时出现的一些有利于教学的事件或背景,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习《卖炭翁》一文时,正值雪后天晴,教师走上讲台开始导入:“同学们,漫天飞舞的大雪断断续续地下了几天,现在已经停止了。今天阳光明媚,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唐朝,有一个穿着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总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卖炭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反常的心理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用心思考。”这样,教师巧妙地借景引入课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认真思考这个与生活体验完全相反的问题,就为教师渴望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作好了铺垫。
作品中的语言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或哲理,或情感,或意境,或韵味,这些都隐含在语言材料中,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东西。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模仿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时语气语调的变化、语音的抑扬顿挫来表现特殊生活场景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朗读可让学生把文字转换为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和对多元生活的体验。在这种和作者、作品乃至作品中人物“直接对话”的体验中,人物形象、作品主题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二、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体验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 趣。”当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选入教材的很多作品故事性强,寓意深刻,教师可以打破常规,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体会感情,领悟道理,或者让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辅以适当的手势,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情节或读了故事后的独特体验。这种富有个性和创见的讲述形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教学《斑羚飞渡》时,教师配乐朗读文章,学生一边听读一边勾画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学生再讲述这个关于一群斑羚的悲壮感人的故事……学生在阅读与揣摩中不仅感受到了斑羚们行为中体现的崇高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生存意识,触摸到动物人性化的温情,感受到神奇世界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到作为人类的那份不足,那份愧疚,真真切切体会到斑羚的喜怒哀乐和它们的生存情势,决心要与它们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由此看来,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感悟、积累和体验,教师给予的和文本记载的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难以融进学生的灵魂。
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为目的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靠教师精讲就能达成的,“实践中产生的营养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重要”。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的体验。当学生对文本提出独到见解时,教师不能简单地赞成或否定,可以把它作为生成的一个新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其他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的体验就成为讨论、评价的依据。从情感上来讲,学生更容易接受同学的批评,评价者也会在这种评价活动中体验到阅读的成功,从而增强阅读实践的兴趣、信心,为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可能。
培根的《论美》写于400多年前的英国,让学生真正理解其深刻内涵绝非易事。教学時,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阅读讨论题:以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培根的观点,你认为它过时了吗?有的同学认为:
没有过时,内在美胜于外在美的观点永远不会过时。
即使在开放的美国,克林顿当总统时因绯闻还差点下台。有的同学认为:外在美与内在美可并重,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讲究打扮,更何况现代科技手段为人的外在美创造了种种可能。这时,教师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不同意见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辩论。学生自由阅读,从教材中寻找根据,在揣摩中寻找答案,从而促进了学生阅读主体的积极参与,对“结果”的期待激发了其强烈的探求欲望。
实践表明,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知识和能力形成的过程,在实践中检验学习能力与学习的状况,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对作品本身的体验,课文毕竟只是范例,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应该达到对自然、社会乃至人生的感悟,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在联想中体验
阅读文学作品,不同的阅读对象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断地体验感悟,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阅读体验会让他们领悟到更有价值更为本质的东西。这一悟得与获得不知道要比教师的直白告知珍贵多少倍,正如叶圣陶所言,“让学生自求得之”。
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读出自己”,即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自己摆进去”。有的作品,学生是很容易读到“自己”的,如《往事依依》《我的老师》等,学生相对比较容易被课文中的景、情、人、事所感染,阅读时总会不知不觉地使自己成为课文中的一个“角色”。有的课文描绘得很细腻,但会留下许多艺术的“空白”让读者补充,学生往往无动于衷,“进入不了角色”,这时便需要教师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写繁响交错、清脆圆滑、婉转流利的声音之后,突然“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无声中包含了多少幽愁暗恨,只有联想到琵琶女的身世,才可以在这无声之中体验到如怨如恨、如泣如诉的音符,感受到每个音符所传达出的令人心碎的声调。这样,让他们进入到文本意义与意蕴的深处,才能促进他们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因此,留给学生自由宽松的阅读时空,学生的个性思维才会有用武之地。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唯有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体验的平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们获得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同化,人格的升华。
一、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教学中,教师常会设置能唤起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情境或教学活动,用充满浓烈生活气息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高扬起探究课文的无穷信心和力量。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融情入书,身历其境,深入体验,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中,教师应随机应变,充分利用随时出现的一些有利于教学的事件或背景,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习《卖炭翁》一文时,正值雪后天晴,教师走上讲台开始导入:“同学们,漫天飞舞的大雪断断续续地下了几天,现在已经停止了。今天阳光明媚,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唐朝,有一个穿着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总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卖炭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反常的心理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用心思考。”这样,教师巧妙地借景引入课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认真思考这个与生活体验完全相反的问题,就为教师渴望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作好了铺垫。
作品中的语言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或哲理,或情感,或意境,或韵味,这些都隐含在语言材料中,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东西。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模仿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时语气语调的变化、语音的抑扬顿挫来表现特殊生活场景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朗读可让学生把文字转换为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和对多元生活的体验。在这种和作者、作品乃至作品中人物“直接对话”的体验中,人物形象、作品主题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二、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体验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 趣。”当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选入教材的很多作品故事性强,寓意深刻,教师可以打破常规,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体会感情,领悟道理,或者让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辅以适当的手势,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情节或读了故事后的独特体验。这种富有个性和创见的讲述形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教学《斑羚飞渡》时,教师配乐朗读文章,学生一边听读一边勾画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学生再讲述这个关于一群斑羚的悲壮感人的故事……学生在阅读与揣摩中不仅感受到了斑羚们行为中体现的崇高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生存意识,触摸到动物人性化的温情,感受到神奇世界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到作为人类的那份不足,那份愧疚,真真切切体会到斑羚的喜怒哀乐和它们的生存情势,决心要与它们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由此看来,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感悟、积累和体验,教师给予的和文本记载的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难以融进学生的灵魂。
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为目的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靠教师精讲就能达成的,“实践中产生的营养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重要”。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的体验。当学生对文本提出独到见解时,教师不能简单地赞成或否定,可以把它作为生成的一个新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其他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的体验就成为讨论、评价的依据。从情感上来讲,学生更容易接受同学的批评,评价者也会在这种评价活动中体验到阅读的成功,从而增强阅读实践的兴趣、信心,为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可能。
培根的《论美》写于400多年前的英国,让学生真正理解其深刻内涵绝非易事。教学時,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阅读讨论题:以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培根的观点,你认为它过时了吗?有的同学认为:
没有过时,内在美胜于外在美的观点永远不会过时。
即使在开放的美国,克林顿当总统时因绯闻还差点下台。有的同学认为:外在美与内在美可并重,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讲究打扮,更何况现代科技手段为人的外在美创造了种种可能。这时,教师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不同意见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辩论。学生自由阅读,从教材中寻找根据,在揣摩中寻找答案,从而促进了学生阅读主体的积极参与,对“结果”的期待激发了其强烈的探求欲望。
实践表明,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知识和能力形成的过程,在实践中检验学习能力与学习的状况,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对作品本身的体验,课文毕竟只是范例,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应该达到对自然、社会乃至人生的感悟,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在联想中体验
阅读文学作品,不同的阅读对象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断地体验感悟,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阅读体验会让他们领悟到更有价值更为本质的东西。这一悟得与获得不知道要比教师的直白告知珍贵多少倍,正如叶圣陶所言,“让学生自求得之”。
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读出自己”,即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自己摆进去”。有的作品,学生是很容易读到“自己”的,如《往事依依》《我的老师》等,学生相对比较容易被课文中的景、情、人、事所感染,阅读时总会不知不觉地使自己成为课文中的一个“角色”。有的课文描绘得很细腻,但会留下许多艺术的“空白”让读者补充,学生往往无动于衷,“进入不了角色”,这时便需要教师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写繁响交错、清脆圆滑、婉转流利的声音之后,突然“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无声中包含了多少幽愁暗恨,只有联想到琵琶女的身世,才可以在这无声之中体验到如怨如恨、如泣如诉的音符,感受到每个音符所传达出的令人心碎的声调。这样,让他们进入到文本意义与意蕴的深处,才能促进他们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因此,留给学生自由宽松的阅读时空,学生的个性思维才会有用武之地。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唯有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体验的平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们获得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同化,人格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