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当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一门主要学科,语文教学更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更应该以人为本的原因
  为什么语文教学更应该以人为本呢,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地位以及特点决定的。
  1.语文学科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2.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有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功能。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除此之外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这些都反映了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近几年,又有人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人文性与思想性一样,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两者只是对一样东西的不同表述。因此,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等基本知识之外,还渗透着对人的信念、理想、人格、义务等方面的熏陶,更需要关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语文教学实现以人为本的途径
  在我们现实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教育思想的突破。
  在应该教育中,我们把学生看作考试的机器,不关心他们的思想、情感,评价一个学生一切都从考试分数。学习成绩不好,多会受到老师甚至同学的鄙视。有这样一个传说,在苏门答腊岛有一种树,岛上的人不想让这种树活的时候,不是去砍它,而是一群人围着它唾弃、谩骂,不久之后,树就死亡了。树犹如此,更何况心灵稚嫩的学生学生呢?在教学中以人为本,首先要抛弃把学生看作考试机器的思想,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而人最需要的是爱,有人说,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给予和爱的接受,除此为外再没有别的东西。是啊,在我们培育下一代的过程中,在我们让他们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时候,怎么能缺少爱呢。爱学生,不仅要爱优等生,更要爱后进生。
  2.教学内容的突破。
  现行的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载体。我们要跳出语文教材,将自己置身于广阔而又精彩的大千世界中,才能领略素材之无穷,才能接触更广袤的语文资源。课本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例子,是一个十分狭隘但比较经典的例子。语文是丰富多彩的,是包罗万象的,更是贴近生活的。如果我们只局限在狭小的课堂内,死啃书本,就如同坐井观天,视野必将不够开阔,也会使知识越学越死。因此,我们应该跳出课堂,让学生放眼校园、放眼家庭、放眼社会,将视线聚焦到图书馆、展览馆等地方;经常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实践活动,多采访、多调查,增强社会阅历,加强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出情感。此外,我们还应让学生走向大自然,看日月星辰,赏鸟虫鱼花,接触社会焦点,跟踪时事话题,述说自己观点,从而培养出理性情感。
  3.教学方式的突破。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课堂结构要改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摒弃以前“四部曲”,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的角色作用于每个课堂究竟是谁的用武之地。过去认为教师只要讲深讲透,学生自然就会了。实践证明,这是极大的误解。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的滔滔不绝,会占用了学生课堂宝贵的时间。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获得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课堂上,学生是学习主体,问题要让他们提,疑点要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应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得主动性和创造性。
  4.评价的突破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分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高分低能。根据以人为本的要求,现代语文教学评价,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语文教学评价改革不仅关注学生怎样获得知识,更加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养成、提高,而且关注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形成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主张在教学当中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在评价当中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应逐步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考评,重视发挥学生在考试评价中的主体性,可以扭转以往只重考评结果而忽视考评过程的倾向,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除此之外,在评价的范围上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的拓展。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运用到非认知领域,如习惯、兴趣、态度等的评价过程中,促使学生在深刻的自我感悟、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中进行了主动积极的发展。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自编试卷、互相考查、交换批改、小组评议,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展示了学生的能力,照顾和培养了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是服务于人的教育,作用于人的教育。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实践“新课程标准”的要义,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努力构建 “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关注学生的发展,才能够开创教育教学新的局面。
其他文献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日益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给广大信息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为了更好地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新课标当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根据自己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一点思考和想法,以便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不宜追求音乐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音乐教材,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掌握运用。”学生的音乐素养除了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形成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综合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
期刊
摘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新能力,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显然,不符合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了我们教育教学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今后的终身学习。  关键词:自主、合作、能力 、主体、学习  韩愈《师说》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占据着我们的课堂,
期刊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
期刊
师者,为人师表也。就是教师在言行举止中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教育工作者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语言表达的重要性。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语言环境,让美的语言沐浴一代新人,既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面镜子。语言表达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启发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特别班主任成天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开展、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它的重要价值在于让幼儿园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经验、主动发展。  由于游戏是一种以活动本身为目的的活动,如果为游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日益凸显出来,同时广大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管理方面经常遭遇困惑,致使课程实验工作还陷入僵局。作为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据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就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规范管理,粗浅地谈些看法,并希望专家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一、中小学要制订综合实践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大难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兴趣,而电教手段的运用,恰恰弥补了这片空白,使作文教学不再“谈虎色变”。通过视听刺激,首先教会学生进行模仿;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之兴趣倍增;再次让电教手段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最后,启迪心智,进行创作。使学生情不自禁的喜欢上习作。  一、视听结合,模仿作文  人类最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中来的,模仿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他们善于模仿,同时,模
期刊
我们对3~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约有65%的学生害怕作文,有80%的学生在写作时是借用别人的鲜活事例或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去编造作文。写作是情感的涌动,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有着激励和调控的功能,理应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可为什么如此多的同学不会写作文乃至害怕写作文呢?  通过对问卷的具体分析得知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教师因素  1.指导过多。有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唯恐学生弄不明白,就反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  这里提到创设情境,那么什么是情境呢?我觉得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