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探索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u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自发展初期以来, 一直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齐头并进,然而在大规模发展资源型城市的过程中,大量资源被消耗、浪费,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渐渐地,资源型城市失去了曾经的发展活力,亟待正确的转型工作。接下来的文章将针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全面的考虑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工作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并提出正确的转型策略。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资产转型;产业替代
  引言:
  顾名思义,资源型城市一定是绝对依赖国内现有资源为生存条件而发展的,而且大都依赖着我国的一次能源即不可再生的资源,这种特殊的城市发展方式要想发展下去就要不断地进行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使得国内现有资源渐渐耗竭,这种依赖性的表现在其发展中期尤为强烈,而这种发展方式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要求,因此将逐渐走向衰退的道路,为了不最终走向末路,就必须要组织起大规模的转型工作。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视角
  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实施转型工作实质上就是改变其资源型依赖的发展状态,结合祖国现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从而让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1.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从经济学的宏观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可以发现从行政区域到区域内部外部的划分,一直到区域各种资源的环境分析和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都有其现实依据。因此,对于城市各项发展和建设,区域经济理论依据十分重要。如今我国资源型城市正在进入大规模的转型预备期,在正式投入转型之前,要正确分析坏境内外条件和区域内各项资源的配置和现有状况。由于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都需要相互配合、建立关联,其工作内容也逐渐广泛起来,内部分工也随之越来越细化。由此考虑到环境的变化趋势,就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寻求转型的同时,立足于整个经济发展角度,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周边环境做一个合理宏观的调查和分析,将自己在国内和国际的发展角色定位好,只有这样才能在转型过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配合,寻求合理、最优的资源配置。
  2.可持续发展理论
  综合观察我国过去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其发展模式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的利用并不是有节制有规划地利用,而是不考虑其不可再生特点,肆意進行大量消耗,对现有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浪费,使得我国本就十分珍贵的资源现在变得更加稀缺,而且导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对生态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这些发展行为的弊端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没有重视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的要求,因此如今面对转型,应大力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让新型的城市类型心系祖国生态发展和资源保护,走向高效、低耗、节约的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
  3.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条十分重要的经济发展理论依据,循环经济倡导的是资源、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这项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国内和国际的广泛运用,可见其发展效应是紧跟时代的。因此,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应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论重视起来并利用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去。纵观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过去使用的各项资源现今已然十分稀缺,为了让我国资源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就应做好循环经济的发展,事实上这正是资源型城市必须注意的转型条件。具体做法应该包括:城市发展应对现在正在利用的资源做合理分析,做到提高其利用效率,对现行发展方向做长远分析,解决产业正面临的断层问题;投入资金对新能源进行开发,让产业发展的资源紧缺状况得到缓解。只有这样才能减弱城市转型过程中由于资源匮乏而带来的冲击,最终向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迈进。[1]
  二、资源型城市的共同弊端及转型的必要性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从表面来看是对资源的肆意利用、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忽略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使得其经济发展问题渐渐转变为社会和环境的共同问题。而其急需进行转型的原因和弊端从资源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层联系具体表现如下:1、城市发展的资源产业决定其发展现状。城市发展依赖于资源产业对其提供用之不尽的资源,然而资源不可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地区资源储备状况良好的区域也不可能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提供其要求的资源供应量,因此其转型是必要的;2、可持续发展才是城市发展硬道理。众所周知,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主要竞争力体现在对资源的掌控上,资源占有量大的产业在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上自然就占有绝对优势,然而现在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并不珍惜资源,不能让有限的资源得到良好的利用,跟不上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思想,使得城市发展陷入资源与发展的恶性循环。从这两个方面观察,资源型城市的弊端是统一的,因此面临转型也是整个产业都要解决的问题。 [2]
  三、资源性城市的发展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1.自身发展不能与社会、民生紧密联系
  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严重依赖性并不能持久,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呈现匮乏状态,使得不论企业还是产业对资源的使用都不能达到从前所要求的,这就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经济落后使得失业现象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口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阻力。而这种现象的恶化最终将导致地方财政收入急剧减少,城市发展止步不前。过去企业和产业所承办的民生服务再也得不到保障,社会民生问题一一发生,企业无力再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将其社会责任移交给政府,政府解决民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不堪重负,导致地方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开始走下坡路。
  2.不能对相关产业建立经济关联,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
  地方资源型城市建设过程一般是独立于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而依靠国家相关工业系统的,国家提供的现代化技术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以及大规模国家工业原料供应,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资源型城市地方经济发展中与其并存的中小型企业、资产型企业等经济形式的产业发展几乎与其没有联系,它们相互之间的沟通和支持几乎是没有的。这种资源型城市发展与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却互不关联的发展形式是有很大弊病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对第一第二产业提供大力支持,使之呈现独占鳌头的快速发展趋势,而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状况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由于国家和地方的帮助力度有明显区别,导致产业间的发展距离越拉越大,垄断形式的发展趋势和极度不平衡的经济结构使之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一旦面临变革将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城市缺乏功能性发展
  資源性城市的发展是跟随我国过去计划经济的发展而来的,现如今形成企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分块的发展形势,不能共同发展,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相互等同、混淆等状况愈加严重,企业与城市、社会的地位没有明确,重企业、轻城市的发展理念形成了现在落后的城市管理现状。而追溯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即是资源型城市发展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缺乏放眼看世界的开放眼光和正确科学的经济发展体系,依然保持其资源依赖的弊病止步不前,失去了经济发展空间和城市发展机会。
  4.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资源型城市发展越来越缺少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导致其发展创新能力落后,原因有三个:第一、区域发展趋向专业化而不能多元化地发展衍生产业,不能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无法发掘潜在的发展空间,致使人才资源较为单一,人才能力不能综合发展;第二、产业发展空间小,高素质人才不愿为其效力;第三、资源依赖过于严重,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要到边远地区,而人才走向一般流向一般都聚焦于城市发展步伐较快的经济发达地区,难以吸引高素质科技人才。
  5.生态环境惨遭破坏
  资源依赖型城市的发展可谓发展了自身却不顾环境发展,城市发展不能照顾好与环境、社会的关系,肆意破坏环境,对资源进行粗暴的掠夺和不科学利用,这种行为长期下来导致以下几种环境问题产生:资源不断枯竭;环境面临土地盐碱化、沙化,耕地逐渐退化;生态水资源不能得到平衡,遭到严重滥用。这些问题每一项都可以直接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此却不管不顾,最终让当地居民深受其害,甚至遭到生命财产流失的威胁。[3]
  四、探索资源型城市问题的解决之道对策
  1.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构造长远且可持续的发展规划
  对资源型城市的长远规划一定要结合现代化发展理念,将现有资源和资金做合理划分,使之得到有效利用,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要做到统筹兼顾,城镇发展各自发挥优势,不做大规模的变动,在具体问题上作调整,让变革不显得唐突,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同时,要客观考虑城市职工的自身居住、工作条件,不应再让他们跟着企业资源流向而分散居住,而应建立集中化的城市发展规模,让转型跟得上时代发展。
  2.营造良好的城市转型环境
  曾经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给区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负担,如今在面临转型时应将这些错误一一弥补起来,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能吝啬,大力发展城市与生态相互平衡的项目,构造生态型城市,将城市资源合理调度恢复其生态平衡,提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理念,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另外,大力营造社会型企业文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不能忽略与其他经济产业的关联,国家对此应给予各种经济形势的产业以支持,做到综合发展,全面提高城市发展活力,广纳贤才,让人才的转型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共同进步。
  3.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资源型城市企业的转型不能单一停留在自身,更要结合环境发展趋势,寻找其替代产业。这方面的工作要做好前期调研和市场观察,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做综合考量,发展其接续、替代产业:首先,选择资源丰富的区域,延续过去产业的优势,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工业环节,摒弃过去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并发展辅助产业和次生产业辅助其综合发展,让资源型城市的优点得以留存并发扬光大;另外,针对已经遭到环境破坏的城市应彻底摒弃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另寻蹊径,寻找其替代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为城市构建发掘新生的生命活力,与此同时建立长效现代化的科学发展机制,让现有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大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4]
  参考文献:
  [1]曹兰芳;尹少华;城市林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分析——以耒阳市为例[J]2012(02)
  [2]陈玲艳;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研究——以淮北市为例[J]2012(07)
  [3]杨凯;将通州建设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思考[J]2012(02)
  [4]王艳芳;张昕;徐忠惠;刘方正;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J]2011(12)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程的投标报价是一项较为复杂,影响因素很多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作,报价人员不仅要有技术,概预算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技术经济信息,还要善于运用技巧和策略,以提高投标的中标率和中标后的盈利能力。本文就工程投标中预算编制和报价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投标;预算编制;报价  一、前言  我国的建筑业已完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经济时代,建筑市场体制与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已基本
期刊
摘 要:作为经济法学研究中的一项根本问题,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经济法的内在本质、研究对象是有很大关联的。当前,对于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由此可见在对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定义的探究上,可进行支持的理论与条件仍旧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经济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探究,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完善将推动经济法的发展,也意味着经济法学理论将完成质的飞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社会经济发展难度加大,为改善全球气候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提出了“水保生态建设”,本文针对我国生态恶化造成的严重后果,结合我国“十五”期间在水保生态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简单分析、阐述了水保生态建设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以期提高相关部门对水保生态建设的重视。  关键词:水保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
期刊
基金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于英国以来,已逐渐成为金融领域中举足轻重的投资力量,对各国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力都不可忽视。探讨我国基金业的现状与发展问题,首先要对其中所涉及的基金概念和范围作出说民,本文所出现的投资基金或基金,皆指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根据基金份额是否固定,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前者所发行的基金份额不固定;后者所发行的基金份额固定,投资者在证券
期刊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针、重要保证和基本途径,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
期刊
摘 要:与中国本土化品牌不同,跨国企业若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经历一系列摸索、适应、创新的过程,从而探寻出一条适合在中国发展的本土化经营模式。本文从市场定位及本土化的营销策略出发,探讨26年来肯德基如何在中国式进化中取得成功,成为外资品牌中的标杆旗帜。  关键词:本土化营销策略;肯德基;市场定位  任何一个品牌若想在任何一个市场发展,第一步就是要有一个可以引发当地消费者共鸣的品牌形象和价值体系。随着
期刊
摘 要:自本世纪初我国加入WTO以来,社会经济规模开始呈现飞速发展扩大的利好态势,产业经济质量也稳步优化,不仅使得社会货币财富的积累产量更为丰硕,而且也为投资银行产业规模的进一步延伸拓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支撑条件。并购业务由于其资源有偿的产权交易而带来的货币财富的无限度增加也越来越凸显其在促进投资银行系统资源二次配置、调整优化投资银行产业运营层次、助推投资银行货币效益最大化等关键层面的重要效用。
期刊
摘 要:从个人理财到财富管理,从财富管理到私人银行,银行间理财业务的竞争越来越走向高端市场,而私人银行无疑是这座金子塔的顶端。私人银行业务在各家金融机构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客户需求也无不牵动着各个业务关联部门的神经,近期频繁出现在人们眼球中的私人银行客户财富传承需求更是频频成为业内焦点,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私人银行;财富传承;方案  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
期刊
摘 要: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发展区域,适时地提出了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采用SWOT法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便于进一步认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内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推进和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SWOT  一、引言  皖江城市带
期刊
摘 要:汽车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汽车档次的追求是越来越高,汽车也为人类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于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以及选取方法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信息化的时代,有机将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和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选取相结合,为内饰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种内饰材料的选取和评价方法极大满足了汽车客户的需求,提高了汽车内饰的质量。本文基于对内饰材料的选取方法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