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韻载道书豪情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汉铭先生
  对中华书法艺术情有独鍾,亦致力於国粹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同时他又热衷投身社会工作,参加扶轮社等众多公益团体,尊老护幼、捐资助学,心中长存仁爱精神。艺术的美、公益的善,在他的生命中交相辉映,感动了自己,愉悦了他人,墨香萦绕的岁月,因此变得暖意融融。
  书法,民族精神之所在
  对於书法,大多数国人都心怀一份敬意。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让现代人可以了解先贤的智慧;早在数十个世纪前,它所传播的信息和知识,在东亚以及东南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它还是一种饱含情感的艺术,透过书信、字画、春联等形式,反映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因此刘汉铭先生年纪尚小时,已牢牢记住了父亲那句语重心长的话:“中华书法,是民族精神所在!”
  刘汉铭先生小时候似乎难以拥有足夠的时间练习书法。伴随着年岁的增长,刘汉铭先生要面临学业、工作方面的压力,他能接触的文字,要麽是用打字机整整齐齐地码在纸中,要麽就是先後有序地显示在电视、电脑屏幕上。用钢笔书写的概率已越来越少,何况要用更多工具创作的毛笔字?
  但是在刘汉铭先生的心中对书法一直留有一份热爱之情。久而久之,萌生了拜师学艺的想法。“以前我用电子工具打字,感觉不到汉字的美感,就会不由自主地更想学习书法,写出一手好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想法变得更加的强烈。”大概二十年前,刘汉铭先生的工作变得不那麽忙碌了,他可以抽出时间发展爱好。於是,他重拾毛笔,再续心中的书法梦。
  在热情的驱使下,刘汉铭先生日趋深入书法博大精深的世界里,他随多位名家学习,並且报读了香港中文大学的书画课程,逐渐习得娴熟的技艺。
  “我不但钻研中国的传统书画,也以个人创新手法撰写作品,以现代印象派手法,绘传统中国水墨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日积月累地接触书法和国画,让刘汉铭先生深深地恋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过个人时间有限、生命有限,因此所学的内容,不过沧海一粟。他在作品集的序言中曾感慨道:“唯数千年古国文化,如江河大海,即使弹毕生精力,也未能涉及皮毛,实属遗憾。”
  综合了对时间、生命以及文化深度的思考,刘汉铭先生认识到传承的重要,对於文化传递而言,後人能在前人的引导下,快速吸收知识、智慧,並达到文化的新高度,这样才能把民族的瑰宝代代相传,也可以让那些传世千年的艺术、哲思在新时代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014年,刘汉铭先生创办悟艺书画会,聚集一群书画及手工艺术爱好者,大家团结齐心,各展所长弘扬国粹。经数年经营,悟艺书画会的发展初具规模,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它向会员及市民推出免费或低收费的书画、剪纸、手工艺等多种兴趣班,希望引起大众对传统艺术的重视。前後三次,该会受吐露港扶轮社之邀,协办全港学生书法比赛,负责统筹、策划书法艺术层面的相关安排,通过社团的专业的角度确保比赛得以顺利进行。
  “我在工作时,就开始参加社会服务,不过当时尚未加入书画的元素。如今我在这个方面加入了自己的爱好,希望通过各種活动让大众了解书法和国画的魅力。”刘汉铭先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拿起毛笔,加入学习书法和国画的队伍中,如同自己一样付诸真情,潛心钻研。他的目标明确,心意坚决,因为结缘国粹,他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且充满乐趣。
  服务,积极正面的影响
  如果说刘汉铭先生的书法生涯经历了一个重生到热爱的过程,像一条从低到高延伸的曲线;那他的社会工作可以比喻成一条直线:自开展以来,从未中断且按着时间轴发展的方向一直前行。
  香港南区区议员、圣文嘉中英文幼儿园校长麦谢巧玲太平绅士讚扬刘汉铭先生是一个“热心与拼劲兼备的人”,以前在商界奋斗时,作为企业成功的管理者,他虽工作忙碌,但还抽出时间,热心服务社会,担任民政事务局港岛南区南西分区副主席。另外,与他一同服务国际扶轮社3450地区的朋友也表示,刘汉铭先生在社会工作方面工作认真,创出高效率,成绩斐然,魄力与风采皆令人羡慕。
  “我很欣赏扶轮社的‘三出’精神,即出钱出力出时间。通过这些身体力行的服务工作,我接触到社会各种人群,了解到他们的所需所想,並且通过交流和互动,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刘汉铭先生善良的内心被受助者所触动,也许一次平凡的探访,或是一份小小的礼物,都能看到那些服务对象报以真挚的微笑。
  也许是出生於二战後的原因,刘汉铭先生深知成长环境的可贵,所以他特别关注这个方面的工作。他回忆,自己还是幼童的时候,祖国先从二战的阴霾中慢慢走出,卻又燃起新的战火。时局动荡,命途坎坷,纵有求学之心,卻无授课的学校、老师。再看今日和平年代,每个孩子普遍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可能在某些贫穷的山区,还有部分把孩子没有走进课堂。刘汉铭先生曾经在清远的山区看到一家拥有学生上百人的学校,残破的建筑里没有地板,人走在上面鞋子会沾上泥土。下雨天房顶会漏水,孩子们怕被淋湿所以都挤在一起听课。这一切,让刘汉铭先生颇为感触。他说,在当地建一所新学校,可能是几十万的成本,这笔钱对当地人来说几乎是笔巨款,他们无法改善学校的环境,只能一直勉强地使用原先破旧的建筑。回到香港後,刘汉铭先生发动扶轮社给清远山区前後捐建了两所学校。
  “要是能给当地孩子充分的教育条件,相信他们会变得更加聪明、明理。”改善教育,犹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孩子知道了地区落後的问题所在,等长大成人之後就会想出办法改善家乡,届时不仅优化当地教育,也造福世代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可谓意义重大。“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很强,而且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符合当地的情况。”例如香港这座现代化都市,虽然没有落後山区恶劣的环境,但同样可用这个方法解决一些棘手问题。“现在社会老龄化变得严重,缺乏劳动力照顾长者。所以我建议给一些年纪不算太老,生活还能自理的人培训护理技能,让他们帮助行动不便的长者,既节省劳动力,也能突显个人的价值,更可以一代代地把方法传递下去,缓解社会养老的压力。”
  虽然现在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刘汉铭先生笑言自己“退而不休”,因为有很多朋友需要自己的帮忙,而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发挥自身的价值。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让他感到满足而幸福,其中既有助人为乐的满足,也有追求国粹艺术的洒脱,於人生收获之际,乐享付出之趣,刘成铭先生的生命洒满阳光,充满正能量。
其他文献
【本刊讯】6月14日晚,朱吴妮娜原创音乐作品交流晚会在珠海成功举行,香港知名词曲作家朱吴妮娜博士此次带来的原创音乐作品为近千人的广大音乐爱好者和市民朋友们送上一场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  展演晚会在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声中拉开序幕。整场晚会节目丰富,亮点纷呈。如《中国画卷》《那一年》《掌声背後》《朝夕相伴》《想有一首歌》《有缘之人》《月下紫荆花》《携手追梦》《今夜多璀璨》等,记录朱吴妮娜博士所见
期刊
貝钧奇先生  角色众多,从海员,到专栏作者,到创业公司老闆,到体育事业的积极推动者,跨度如此之大,但是在每一重角色之中,他都找到了个人的价值,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敢於将自己当下的生活打碎归零,去追寻人生更多重的意义,正是这份勇气让他多次成功转身。一种务实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亦让他的人生生发出了新的意义。  一路追寻 一路乘风破浪  长立於七呎讲台之上,心卻怀着山川湖海,为了实现心中的渴望,年轻时
期刊
7月5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盐城黄海湿地成为全球第二塊潮间带湿地遗产、江苏省首项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显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其为数以百万计的迁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勺嘴鹬、丹
期刊
【本刊讯】7月11日晚,香港惠安同乡总会於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第十六届就职典礼,骆百强、骆俊宪分别荣任新一届会长、主席。  莅临活动现场的还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社团联络部副部长黎宝忠,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陈飞,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林广兆,华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炳华,泉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晓山,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吴汉宗,惠安县人民政府县长赖清正,泉港区委常委、统战部部
期刊
王炳臻先生  心仪书法大半个世纪,他的生活因萦绕了墨香而变成充满趣味。早在学生时代,他凭借着一手好字,或写春联赠予他人,或领同学外出创作海报,奠定了稳固的艺术基础。步入社会,他得益於书法的积累,胜任不同的工作。到了在香港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参加香港书画艺术协会、香港千里墨缘书画会等社团,与同好们分享书法的趣味。他的书法情缘,历经岁月的洗礼,不仅纯粹如初,更增添几分智慧与理性的光华。  国粹启心 恣意
期刊
李悦琪女士  在事业上一直步步为营,追求实事求是,她对合作对象的选择及要求,对投资项目的考察,都会根据个人的丰富经验及公司专业团队对项目进行谨慎而深入地调查及分析 ,並在对风险值有了可靠的预判後才做出决定。因此,凯宏自成立屹今,有着不少亮眼表现,足见其眼光和智慧。生活中,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慈善事业付出。多年前她便决定将个人资产的30%用於慈善,並将每个合作项目利润的30%用做慈善,她的心愿很简
期刊
陈建群先生  一个以国为重、以港为家的社团领袖、成功人士。青年时,他信奉人生当自强,奋斗不息,写下一段不服输、不放棄的励志故事。至中年,他将心放在了青年上,意在为年轻人创造机会,将年轻的力量集聚在一起。他的方向是为社会的未来打造一支充满正能量青年生力军。他总是在努力地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将对香港的爱护之心和对中华民族的赤诚之心,浓缩在每一个言行举止中。  非法“佔中”事件背後的深思  2014年9
期刊
陈荣森先生  自幼醉心於中国书画,曾师从岭南画派名师习画。对於艺术的高悟性以及对於艺术表达的敏感度,让他在绘画艺术之上快速成长。其後,为了生活,他转而投身商海,其艺术创作之路在此中断,可他卻始终未曾真正放下对於艺术的追求。多年之後,他重返艺海,再拾笔墨,一心创作。他的画作融汇古今,折贯中西,表现自我与性灵,画作清新脱俗,生气灵动。自2006年起,其便开始於世界各地举办画展,画作深受大众喜爱。  倍
期刊
香港街道名称多元化,其中以殖民地时代香港总督命名的街道最多,年代愈久的港督,以其命名的街道愈接近上环、半山及山顶。有的港督没有街道命名,卻有其它建筑物命名,例如柏立基师范学院、戴麟趾美沙酮诊所、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等,亦有个别港督是没有留下命名纪念的,例如第21任港督杨慕琦爵士和末代港督彭定康。  砵甸乍街(Pottinger Street)  砵甸乍是香港第一任总督(1843年6月-1844年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文化使命”国际论坛,於8月12日在澳门君悦酒店开幕,论坛内容涵盖历史、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语言、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德国、美国、葡萄牙、韩国、日本、新加坡、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展开研讨和交流。  文化使命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