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手持技术是在掌上就可以操作的技术实验。手持技术所特有的数据化、图形化、直观化和定量化的研究手段,有助于学生降低实验的学习难度,改变学习的方式,激发学习的兴趣。实验可通过检测催化剂、浓度等反应产生气泡速率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但是当需要定量描述反应速率时则无法直接感受出来,手持技术则可让实验结果放大化、微量化。
【关键词】 手持技术;催化剂;浓度;反应速率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手持技术之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特色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所追求的课堂为“援疑质理”式课堂,即教师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学生沿着自己的问题展开研究。以问题驱动课堂,学生在问题研究中不断产生需求,不断选择方法更主动地学习。
在问题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援疑质理”--〔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题3“制取氧气”,在制取氧气这一课时中,已初步了解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途径有很多种,因此在学习课题3制取氧气的内容后,引入教材《中学化学实验教科书》中的实验3《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手持技术进行探究实验,拓展教材内容,使得教科书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二、學情分析
本节课将要合作的对象是普通中学九年级的学生。
在知识的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制取氧气这一课时的内容,初步了解催化剂及其作用,引入手持技术进行探究实验,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并探究除了催化剂外,浓度是否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在能力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了一些基本的的实验操作办法,懂得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懂得如何进行实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优势。
虽然这年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动手操作能力强,不过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还不够完善,需要正确引导。
(1)教材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催化剂跟过氧化氢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掌握手持技术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养成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讨论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会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和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对化学实验以及化学学科浓厚的兴趣,学习发展创新思维,领会科学精神和提高科学素养。
(2)教材重难点
重点:过氧化氢制备氧气。
难点:催化剂、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手持技术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需特别注意一点,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来准备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验探究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四、学习方法
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力图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方法,以多媒体辅助力求创新,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学习能力。
教学程序分为情景导入(3min)、实验探究(32min)、整合数据(5min)、归纳总结(5min)四大部分。
(1)首先情景导入一则关于催化剂由来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催化剂的概念和特征,顺势导入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催化剂、浓度对反应有什么影响。
(2)先设疑让学生大胆猜想,并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探究实验环节,由于学生实验基础能力较薄弱,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将先演示实验,阐明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前三组按照实验步骤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后三组按照实验步骤探究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鼓动学生大胆创新,尝试着改进实验;或者学生还可通过自主制定实验方案,大胆假设,分组实验来分析现象从而得出结论)
(3)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数据整理也是至关重要,我将引导学生把实验数据导出进行整合,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让学生将记录的现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培养学生分析及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
苏格拉底说:“真理会在正确的发问中显示出来”。在学生汇报总结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激发学生思考获得新的灵感与感悟,突破教学难点!
六、板书设计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七、教学特色
1、手持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携带、直观、实时、定量等优点,分析催化剂、反应物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2、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又体现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关键词】 手持技术;催化剂;浓度;反应速率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手持技术之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特色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所追求的课堂为“援疑质理”式课堂,即教师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学生沿着自己的问题展开研究。以问题驱动课堂,学生在问题研究中不断产生需求,不断选择方法更主动地学习。
在问题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援疑质理”--〔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题3“制取氧气”,在制取氧气这一课时中,已初步了解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途径有很多种,因此在学习课题3制取氧气的内容后,引入教材《中学化学实验教科书》中的实验3《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手持技术进行探究实验,拓展教材内容,使得教科书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二、學情分析
本节课将要合作的对象是普通中学九年级的学生。
在知识的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制取氧气这一课时的内容,初步了解催化剂及其作用,引入手持技术进行探究实验,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并探究除了催化剂外,浓度是否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在能力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了一些基本的的实验操作办法,懂得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懂得如何进行实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优势。
虽然这年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动手操作能力强,不过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还不够完善,需要正确引导。
(1)教材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催化剂跟过氧化氢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掌握手持技术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养成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讨论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会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和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对化学实验以及化学学科浓厚的兴趣,学习发展创新思维,领会科学精神和提高科学素养。
(2)教材重难点
重点:过氧化氢制备氧气。
难点:催化剂、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手持技术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需特别注意一点,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来准备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验探究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四、学习方法
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力图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方法,以多媒体辅助力求创新,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学习能力。
教学程序分为情景导入(3min)、实验探究(32min)、整合数据(5min)、归纳总结(5min)四大部分。
(1)首先情景导入一则关于催化剂由来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催化剂的概念和特征,顺势导入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催化剂、浓度对反应有什么影响。
(2)先设疑让学生大胆猜想,并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探究实验环节,由于学生实验基础能力较薄弱,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将先演示实验,阐明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前三组按照实验步骤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后三组按照实验步骤探究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鼓动学生大胆创新,尝试着改进实验;或者学生还可通过自主制定实验方案,大胆假设,分组实验来分析现象从而得出结论)
(3)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数据整理也是至关重要,我将引导学生把实验数据导出进行整合,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让学生将记录的现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培养学生分析及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
苏格拉底说:“真理会在正确的发问中显示出来”。在学生汇报总结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激发学生思考获得新的灵感与感悟,突破教学难点!
六、板书设计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七、教学特色
1、手持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携带、直观、实时、定量等优点,分析催化剂、反应物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2、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又体现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