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威夷文化偏向于亚洲的集体主义,强调“共同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除海岛标配、碧海蓝天椰树白云外,夏威夷从不吝啬雨后彩虹。在檀岛的任何角落,邂逅双彩虹于天际,并不需攒人品。另一个色彩斑斓的,是交融东西方文化的多元体验。
在夏威夷,人人都是独特的少数。来自不同背景的文化和基因混血、本地人和游客对半,以及“我(不)是美国人”的身份认同,都是生活在这座彩虹天堂每天的真实感受。
偏东方的文化基因
在夏威夷,说着南腔北调英语的亚裔是大多数,肤色多是各种混血,再加上日光浴的健康小麦色。走在街上,你会分不清谁是本地人,谁是游客。
东亚的中日韩,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中东的阿富汗、伊朗,新马泰等东南亚的亚洲面孔占到4成,而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白种人是少数。2010年的数据显示,夏威夷136万人口中亚洲人占38.6%,白种人占24.7%,其中两种和两种以上混血儿占到23.6%。
从美国本土来的人到夏威夷会有“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前不久一个纽约人从纽约飞到火奴鲁鲁开会,早高峰路况略堵,他看到一个本地出租车司机做了个什么手势。这位城里来的纽约人整个人顿时都不舒服了,以为对方在挑衅,以为下一秒就是要摔车门干架了。
其实不然。要知道夏威夷司机伸出的一定不是中指,而是沙卡(Shaka sign)手势。和中国人表示数字“六”的手势一样,沙卡是夏威夷人互相打招呼示好的肢体语言,正反摇晃两下传递了“你好”、“再见”、“祝你好运”的友好。这种手势在冲浪文化和南美巴西等地十分流行,也是夏威夷集体照和自拍的招牌姿势。
在美国的国土中,拥有在热带的夏威夷,因而多了许多东方元素和亚太基因。不同于欧美人习以为常的“个人主义”和征服自然的逻辑,夏威夷文化偏向于亚洲的集体主义,强调“共同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夏威夷土著爱山敬水,认为大自然的生灵都是平等的生命体。他们在拿植物作草药前,甚至会用夏威夷语问候植物并请求同意,“我可以将你摘下吗”,好似《茉莉花》中所唱的“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这种偏东方的文化基因,难怪会让美国人觉得夏威夷的“异质”。
理论上是美国的,但文化上是亚洲的
夏威夷大学副校长东方睿德(美国白人的中文名字),近日在新华影廊“丝绸之路”图片展开幕时说:“夏威夷,理论上是美国的,但文化上是亚洲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革命,一半发生在夏威夷。”
在他看来,中美有着悠久的合作交流,丝绸之路图片展就是新的最好例证。
夏威夷州府所在地欧胡岛的火奴鲁鲁,有个中国人广为熟知的美丽名字:檀香山。
“檀香山”的由来确有一段故事。19世纪,从北美开往澳门、福建、广州、上海的船只多经由夏威夷,波士顿商船船长,听说檀香木制作的工艺品深受中国人喜爱,便把大量木材出口到中国,再把瓷器、丝绸和茶叶销往美国。1810~1820年出现了“檀香木经济”。
檀香山又被梁启超称为檀岛。在市区中心的中国城,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纪念铜像。这里有不少他当年的踪迹。
1871年,孙中山的兄长孙眉到茂依岛开发菜园,经营牧场成功,获得“茂依王”的称号;1879年,孙眉接孙母和13岁的孙中山到檀香山,并资助他就读伊奥拉尼学校,未及三年孙中山就在全校英文写作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并接受夏威夷卡拉卡哇国王亲自颁奖;1894年,孙中山第三次访问夏威夷时成立秘密革命组织兴中会;1910年,孙中山第六次访问檀香山时组织了同盟会。
东方睿德说,“未来的国际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在夏威夷相遇,也是多元文化和谐、和平、深入交流的地方。”
该不该是美国的?
20世纪,欧美所绘世界地图以大西洋为中心;21世纪,美国世界地图以太平洋为中心。中美跨越太平洋握手的中心,就在东西方交融碰撞了几个世纪的夏威夷。
多元文化源于历史。最早于900年发现并命名夏威夷的,是南太平洋岛国的波利尼西亚人;1778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船长“发现”夏威夷,将之命名为“三明治群岛”。
马克·吐温在成名前,曾作为美国本土第一批到夏威夷王国的记者,用书信体的方式描述了这里的见闻。他于1866年乘船抵达“三明治岛”,停留4个月,体验了冲浪,登临了钻石头山。
然而,天堂夏威夷王国,在当年美国报纸刊登出的内容,却是被讽刺为“吃西方传教士的食人族”。1820年美国传教士到夏威夷传教,迫使原住民改变生活习俗、改信基督教;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租借夏威夷海港;1893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夏威夷,支援当地美国人发动政变,推翻夏威夷王国;1898年,夏威夷共和国与美国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