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队伍调动过程中教师口令的几个问题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m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口令下达不完整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被听课时,只下达口令:“向右看齐”,而“向前看”就常常忘掉;“稍息”之后,在完成讲解或其他事情后,没有“立正”、就进行三面转法等练习。这些是典型的口令与队形调动的基本错误、低级错误,常常是因为年轻教师的口令意识不强、太紧张等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类错误并不困难,一要勤加口令练习,强化自身口令意识,熟能生巧,水到渠成。二要养成观察学生的好习惯,在下达口令之前,看一下学生的身体所处的状态,比如:当你想练习三面转法时,看一下学生,发现他们处于稍息状态时,立正口令就不会漏掉。三要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多学习,多请教,多请同事来听自己的课,不断给自己加压,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口令预设目标不明确
  下达口令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入你预设的某种队形状态,一般在口令中会有一定的目标意向指明,如“向左转”“向左看齐”,“左”就是口令的目标方向,“转”和“看齐”是动作指示。有的老师在下达口令时,目标不明确或不够明确。常见如:“以排头为基准散开”,这指令下达不完整,学生到底以多大的间隔距离散开?一臂还是两臂?又如“以中间为基准看齐”同时又没有指出哪一个同学为中间基准,结果是队伍两头学生探头看中间是谁、靠中间的学生也犹豫自己是否就是中间那人。这样目标含糊的口令会使队伍调动达不到目标状态。解决这类问题,教师要完善口令发号思维能力,注重目标明确的口令培养和锻炼,平时多注意,勤练习,力戒这类口令的发出。
  三、口令与队形脱节
  年轻教师在齐步走的队形中配口令时,“1-2-1”三个数喊起来很轻松,但是当队形到达预定目标或遇到障碍物时,老师的“1-2-1”又刚刚喊到一半,要让学生立即停下来,但又怕“立定”的口令下达不在正常的步点上,稍一犹豫,就会出现学生无路可走、或在障碍物前自动停下等现象,产生口令明显跟不上队形、与队形脱节的现象。还有要求学生向左转来进行练习时,却不小心发出了向右转的口令,造成队形明显的错误,也是口令与队形脱节的现象之一。解决这类问题,一要加强教师口令的运用时机和节奏的控制能力,提高教师对队形的预判能力;二要加强教师的镜面左右判断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三要提高教师调动队形的口令应变能力和处理意外的艺术水平。
  四、口令内容太长、太多
  体育课堂的口令一般要简洁、明确。若需要进行一连贯的调动,也要尽量分开下达,这样给学生有一定了解和执行的时间和空间。有一位老师在课堂要充分散开队形进行练习,他用了一串话、一口气下达完口令:“第四排后退五步,第三排后退三步,第二排后退一步——走!”表面看口令只是长了点,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生在执行过程中问题就出现了,第四排的部分学生刚刚退一两步,第三排动作快的学生已经把后脚跟踩到他们脚尖上了;还有的教师下达:“先向左横跨三步,再后退三步——走”在这种动作组合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混乱现象。要避免这类问题很简单,就是尽量不要发出过长、组合的口令,把长口令化整为零,一一下达。
  五、口令与学生动作矛盾、甚至错误
  口令是为学生服务,为学生队形调动服务,在学生连贯性的动作中,需要口令来加以协调和统一,有的教师在学生行动中的指挥口令前后不一致。如:在齐步走中,学生步伐一致、整齐,教师用口令指挥着,教师若间隔时间长没有口令,又不看不到多数学生的实际动作,突然来一下1-2-1,往往可能1下在右脚上了。学生们只有重新调整步伐来适应老师口令;还有教师在学生左(右)转弯走中,下达的口令,不能较好的区分预令和动令腿,造成学生走和老师喊的口令相互矛盾。这类问题的关键在老师,一是经验不够丰富,不知道在齐步走中如何科学有效的选择参照学生。二是教师口令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一些高难度的口令掌握和运用有欠缺。要求教师多积累口令经验,多自我练习,对高难度的口令不要退避三舍,更应多通过实践来提高高难度口令的驾驭能力。
  六、口令被淡化、口语化
  口令在人性化的课堂里,在一些大强度的运动后,或在放松活动组织中,可以适度放缓、柔和一些。但是现在课堂有一些老师把口令严重的淡化、弱化,有的甚至换成了普通的口语。如:“向右-看--齐”变成平淡的:“向右看齐一下”;“后退三步--走”变成:向后退三步;“一、三排向后转”变成:“一、三排转过去”等等。这样,口令的提神、强化、整齐划一、振奋人心等一系列功能就会在课堂、在学生心中慢慢消失。体育课还像体育课吗?所以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充分重视体育口令的作用,尽量避免口令口语化,科学的用口令调动好队伍,使口令真正为体育课堂服务。
其他文献
自2001年我国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以来,到目前已经跨人了第十个年头,回顾这十年课改历程,首先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十年是我国教育改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十年,也
摘 要:在实施和落实“体育、艺术2 1项目”过程中,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非正常问题,如:人为挪用课堂、偷梁换柱、分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等,它们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阻碍了活动的开展。作者根据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定的讲解问题的方法。希望“体育、艺术2 1项目”能够真落实到位,真正为学生的体育和艺术发展服务,让学校培养出新一代的各具才艺的人才。  关键词:体育、艺术2
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更多有信念、有思想、无私奉献、执着追求的一线教师、教研员的参与、互补,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有见地的观点,是体育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反馈和不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区域性教研活动方案的相关概念作了诠释,并以铜山区东片区域性教研活动为例阐述了落实区域性教研活动方案的注意事项:构建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避免形式单
日前,“特级教师关槐秀从教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召开,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姜继为、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院长曹世贤等领导代表相关部门向关槐秀老师赠送纪念品,感谢
摘 要:本文主要从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的角度,以主教材为核心的辅助练习角度;选择适合的器材,催化教学的角度;以身体练习为中心,有效挖掘教材内涵的角度;在动态中把握教材学习目标的角度切入,通过新课标视角透视体育教材的内涵,启迪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拓展视野;体育教材;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践分析法,从有利于田径项目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队列队形变化基本特征和一般方法,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典型案例,认为合理严密的组织队形是提高中小学田径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田径;教学;队形  田径类教材历来是中小学体育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有效控制课堂秩序,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队形是解决这一难
教研组是教学实践的共同体,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发挥团队的力量是教研组核心精神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但目前不少
动作一:单人赛龙舟目标:发展学生手脚配合的协调性。方法一:预备姿势是两腿伸直直角坐撑。"一"的时候两手撑地提臀前移大小腿折叠,"二"的时候移重心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一二"动作不
正确的判断是乒乓球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相对而言接发球技术也是难度最大的。搓、推、点、拨、拉、削、摆等,是最常见的接发球技术。如果接发球好,就可以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接发球技术在比赛、训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板型的判断:在一般情况下,发球者发上旋球时,球板的板型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或斜。在平时的训练中,笔者要求学生在练习回接球时,首先要注意力集中,眼睛要盯紧发球者击球一